可监控网络式智能镇痛输注泵病人感受反馈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监控网络式智能镇痛输注泵病人感受反馈终端,它包括机壳(1)和位于机壳(1)内的控制电路,机壳(1)的面板上有显示屏(2)和键盘,键盘包括自控镇痛键(5)、功能键区(3)和数字键(4),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显示驱动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通信接口电路。本实用新型使病人可以将其治疗感受在线反馈给医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种沟通渠道,开辟了病人主动反馈、医生及时处置的途径,优化了医患的处理模式,提高了处理效率,缩短了响应时间。
【专利说明】可监控网络式智能镇痛输注泵病人感受反馈终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监控网络式智能镇痛输注泵病人感受反馈终端。
【背景技术】
[0002]病人自控镇痛(PCA)是70年代初问世的一种镇痛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医学的紧密结合,90年代初微电脑PCA泵才在临床逐渐广泛应用。PCA即是患者感觉疼痛时通过由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既定剂量的药物,在遵循“按需止痛”原则的前提下,减少医务人员操作,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疼痛治疗质量。此种用药原则在疼痛药理疼痛心理学方面都有一定的优越性。标准PCA即是病人感觉疼痛时按压启动键通过由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设定剂量的药物,其特征是在医生设置的范围内,病人自己按需调控注射止痛药的时机和剂量,达到不同病人、不同时刻、不同疼痛强度下的镇痛要求。不同途径的PCA,其镇痛机制不同,不同个体在不同条件下,所需最低有效止痛药剂量和最低有效血药浓度不同。
[0003]然而,由于病人个体的差异,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如:由于缺乏有效监护和实时监控,往往不能做到根据病人需求进行个性化用药和及时发现由于药物不足或过量带来的风险。如用药不足造成镇痛不全,而用药过量又会造成患者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浑身瘙痒、尿潴留、嗜睡等,若发现处理不及时会危及生命。传统上只能通过医生床边查看才发现问题,显然无论从时效性和有效性上讲均已落伍。因此,如何为病人提供安全、可靠、方便的镇痛服务,则必须对现有的电子镇痛泵进行智能化改造,使其对病人的血氧、心电、脉搏及体温等进行在线监测,并根据所监测到的实时基础生命数据来在线控制病人的供药量,从而彻底解决普通电子镇痛泵所带来的临床应用隐患,减轻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监控网络式智能镇痛输注泵病人感受反馈终端,该终端使病人可以实时向后台医生反馈其感受,对病人使用PCA频率和输药量进行监控,实现医患之间真正即时互动,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服务质量。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可监控网络式智能镇痛输注泵病人感受反馈终端,它包括机壳和位于机壳内的控制电路,所述的机壳的面板上有显示屏和键盘,所述键盘包括自控镇痛键、功能键区和数字键,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显示驱动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通信接口电路,自控镇痛键、功能键区和数字键分别与数据采集电路连接,显示屏与显示驱动电路连接,显示驱动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通信接口电路分别与主控制电路连接,通信接口电路还与外部智能镇痛输注泵连接;所述的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所述的功能键区包括疼痛评分键、运动评分键、镇静评分键、病人感受键;所述的通信接口电路为串行接口电路。
[0006]本实用新型使病人将其感受在线实时反馈给医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种沟通渠道,开辟了病人主动申报、医生及时处置的途径,大大优化了医患处理模式,提高了即时性和处理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0009]图中,1-机壳,2-显示屏,3-功能键区,4-数字键,5-自控镇痛键,6_疼痛评分键,
7-运动评分键,8-镇静评分键,9-病人感受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1]如图1、图2所示可监控网络式智能镇痛输注泵病人感受反馈终端,它包括机壳I和位于机壳I内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是采集键盘区的按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输入到外部智能镇痛输注泵,机壳I的面板上有显示屏2和键盘,键盘包括自控镇痛键5、功能键区3和数字键4,功能键区3包括疼痛评分键6、运动评分键7、镇静评分键8、病人感受键9,所述的显示屏2为液晶显示屏,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显示驱动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通信接口电路,自控镇痛键5、功能键区3和数字键4分别与数据采集电路连接,显示屏2与显示驱动电路连接,显示驱动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通信接口电路分别与主控制电路连接,通信接口电路还与外部智能镇痛输注泵连接,通信接口电路为串行接口电路。
[0012]自控镇痛键5用于病人自助增加药量,当病患觉得疼痛不能忍受,需要增加用药量时,按下自控镇痛键5数据采集电路采集信号传输给主控制电路,主控制电路通过通信接口电路将信息反馈给智能镇痛输注泵,输注泵增加镇痛剂输注量,使用自控镇痛键5可以每15分钟申请增加一次药量,若病人在15分钟内多次按下自控镇痛键5,输注泵只增加药量一次,其余只记录次数。
[0013]功能键区3里的疼痛评分键6、运动评分键7、镇静评分键8、病人感受键9用于病患对身体状况的实时反馈,当病患进行反馈时按下功能键区3内的任一功能键,数据采集电路采集键盘信号传输给主控制电路,主控制电路经过处理将信号传输给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驱动显示屏2上显示病人按下的按键功能,以及该功能详细的评分标准说明,病患根据显示屏2上的说明输入数字键4的相应数字进行评分。评分完成后,数据采集电路采集评分信号传输给主控制电路,主控制电路通过通信接口电路将评分信号传输给智能镇痛输注泵,通过智能输注泵传输给监控中心,经相关分析处理后告知或提醒医生。其中功能键区3和数字键4构成组合键,即只有先按下功能键区3里的任一功能键,再按数字键4,数字键4才会生效,组合键能有效地避免病人的误操作。各功能键的详细评分标准如下:
[0014]疼痛评分键6,用于病人对疼痛感知的评分,评分标准为: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疼痛,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分-10分,患者有较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0015]运动评分键7,用于病人用药后运动能力的评分,评分标准为:0级,无运动神经阻滞;1级,不能抬腿;2级,不能弯曲膝部;3级,不能弯曲踝关节;
[0016]镇静评分键8,用于病人用药后镇静状况的评分,评分标准为:1分,烦躁不安;2分,清醒,安静合作;3分,嗜睡,对指令反应敏捷;4分,浅睡眠状态,可迅速唤醒;5分,入睡,对呼叫反应迟钝;6分,深睡,对呼叫无反应;
[0017]病人感受键9,用于病人用药后不良感受的反馈,不良感受包括:I分,恶心;2分,呕吐;3分,眩晕;4分,弊气;5分,瘙痒;6分,尿潴留。
【权利要求】
1.可监控网络式智能镇痛输注泵病人感受反馈终端,它包括机壳(I)和位于机壳(I)内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I)的面板上有显示屏(2)和键盘,所述键盘包括自控镇痛键(5 )、功能键区(3 )和数字键(4),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显示驱动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通信接口电路,自控镇痛键(5 )、功能键区(3 )和数字键(4)分别与数据采集电路连接,显示屏(2)与显示驱动电路连接,显示驱动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通信接口电路分别与主控制电路连接,通信接口电路还与外部智能镇痛输注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控网络式智能镇痛输注泵病人感受反馈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屏(2)为液晶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控网络式智能镇痛输注泵病人感受反馈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键区(3)包括疼痛评分键(6)、运动评分键(7)、镇静评分键(8)、病人感受键(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控网络式智能镇痛输注泵病人感受反馈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接口电路为串行接口电路。
【文档编号】A61M5/142GK203989260SQ20142023499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俞文锴, 俞卫中 申请人:俞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