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雾化喷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医用雾化喷雾装置,解决治疗口咽、气管、鼻腔疾病的问题。该装置包括雾化喷雾面罩、呼吸孔、雾化吸入管、雾化喷雾管、松紧带,还包括雾化鼻吸管,雾化鼻吸管上端设有软密封垫,其下端与雾化吸入管连接,构成雾化鼻吸管经雾化吸入管与雾化喷雾管连通的结构;所述雾化鼻吸管还可分解为两个单独的雾化鼻吸管,其上端插入鼻腔,下端置于雾化吸入管内,构成雾化鼻吸管与雾化喷雾管连通的结构,使口咽、气管、鼻腔同时吸入雾化药剂。根据病情不同,该装置分别用于治疗口咽、气管、鼻腔疾病或者同时治疗口咽、气管、鼻腔疾病,从而满足不同的医疗需求。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机构雾化治疗口咽、气管、鼻腔疾病。
【专利说明】一种医用雾化喷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口咽、气管、鼻腔疾病的雾化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雾化喷雾装置,由于受结构所限,大部分经雾化的药剂吸入口咽、气管,只有少量的雾化药剂吸入鼻腔,对于治疗鼻腔疾病的效果甚微,而主要是用于治疗口咽、气管疾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医用雾化喷雾装置,使口咽、气管、鼻腔能够分别或同时吸入雾化药剂,提高了疗效,达到了预期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雾化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雾面罩、呼吸孔、雾化吸入管、雾化喷雾管、松紧带,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雾化鼻吸管,所述雾化鼻吸管上端设有软密封垫,所述雾化鼻吸管下端与雾化吸入管连接,构成雾化鼻吸管经雾化吸入管与雾化喷雾管连通的结构。
[0005]所述雾化鼻吸管可分解为两个单独的雾化鼻吸管,其上端插入鼻腔,下端置于雾化吸入管内,构成雾化鼻吸管与雾化喷雾管连通的结构,使口、鼻腔同时吸入雾化药剂。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病情不同,可以分别用于治疗口咽、气管、鼻腔疾病或者同时治疗口咽、气管、鼻腔疾病而以口咽、气管治疗为主,从而满足不同的医疗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向示意图;
[0009]图3为单独的雾化鼻吸管示意图。
[0010]图中,雾化喷雾面罩1、呼吸孔2、软密封垫3、雾化鼻吸管4、雾化吸入管5、雾化喷雾管6、松紧带7、单独的雾化鼻吸管8。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2]一种医用雾化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雾面罩1、呼吸孔2、雾化吸入管5、雾化喷雾管6、松紧带7,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雾化鼻吸管4,所述雾化鼻吸管4上端设有软密封垫3,雾化鼻吸管4下端与雾化吸入管5连接,构成雾化鼻吸管4经雾化吸入管5与雾化喷连通的结构。
[0013]所述雾化鼻吸管4可分解为两个单独的雾化鼻吸管8,其上端插入鼻腔,下端置于雾化吸入管5内,构成两个单独的雾化鼻吸管8与雾化喷雾管6连通的结构,使口、鼻腔同时吸入雾化药剂。
[0014]本实用新型在治疗鼻腔疾病时,将雾化鼻吸管4下端与雾化吸入管5连接,戴上雾化喷雾面罩1,这时,雾化的药剂只能经雾化鼻吸管4吸入鼻腔,用于治疗鼻腔疾病,可避免药物进入口腔;当用于治疗口咽、气管疾病时,取下雾化鼻吸管4,戴上雾化喷雾面罩1,当需要同时治疗口咽、气管、鼻腔疾病时,将两个单独的雾化鼻吸管8插入鼻孔中,然后,戴上雾化喷雾面罩1,将两个单独的雾化鼻吸管8下端置于雾化吸入管5内,这样,经口、鼻腔就同时吸入雾化药剂,用于治疗口咽、气管、鼻腔疾病。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雾化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雾面罩、呼吸孔、雾化吸入管、雾化喷雾管、松紧带,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雾化鼻吸管(4),所述雾化鼻吸管(4)上端设有软密封垫(3),所述雾化鼻吸管(4)下端与雾化吸入管(5)连接,构成雾化鼻吸管(4)经雾化吸入管(5)与雾化喷雾管(6)连通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雾化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鼻吸管(4)包括两个单独的雾化鼻吸管(8),其上端插入鼻腔,下端置于雾化吸入管(5)内,构成雾化鼻吸管(8 )与雾化喷雾管(6 )连通的结构,使口、鼻腔同时吸入雾化药剂。
【文档编号】A61M15/00GK203852680SQ201420248533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5日
【发明者】高韦娟, 单菲, 陈雅兰 申请人:高韦娟, 单菲, 陈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