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45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补片和加强片,补片为椭圆形结构,补片上沿着椭圆的长半轴开设有切断线,切断线的末端开设有圆孔,圆孔位于补片的椭圆焦点附近;加强片包括椭圆形外圈和星型加强条,加强条之间的夹角为60°,椭圆形外圈的一侧设有缺口,椭圆形外圈与补片的外圈重合,且缺口的一侧与圆孔的一侧相对应,补片和加强片通过缝合线复合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补片上的切断线和圆孔可以方便地将平面结构的补片弯曲为曲面,且无褶皱,方便了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手术,修补效果好,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且利用缝合线将补片和加强片复合,增强了补片的抗扭曲能力。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补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 的编织补片。

【背景技术】
[0002] 疝气是指支撑脏器的腹壁在某个部位出现断裂或者弱化,使得腹内脏器通过该断 裂或者弱化部位向体表突出,形成局部肿块。目前临床上最常采用的修补疝气的方法是先 在疝气发生的部位上开口,将挤入在该部位中的脏器推回腹腔中,再将由生物相容性材料 制成的网状编织物修补器械置于上述开口中并将其通过缝合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就位,然后 关闭该开口。
[0003] 应用人工材料对腹外疝进行修补已经成为目前疝修补的发展方向,修补疝的补片 理想材料应达到的要求为:(1)在组织液中不引起物理变化;(2)无化学活性;(3)不存在 炎症和异物反应;(4)无致癌性;(5)不产生过敏或致高敏;(6)能耐受机械扭曲;(7)能被 随意裁剪;(8)可消毒。
[0004] 目前,在腹股沟疝或切口疝修补中主要使用不可吸收的合成材料,其基础聚合体 通常有聚丙烯(PP)、聚酯(PE)和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Θ-PTFE)。不同补片所使用的基础 聚合体重量(从<30g/m2到>100g/m2)和孔的大小(从〈100 μ m到>5mm)有很大的不同, 其织品和机械性能都有差别。
[0005] 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e-PTFE)为片状薄膜,呈疏水性,与人体组织不易产生粘 连。膜内部的微孔中,胶原纤维是垂直于材料表面排列。这种排列方式与人体皮肤的胶原 排列方式一致,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组织的瘢痕挛缩,同时也体现出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当 补片微孔〈3 μ m时,补片不与脏器发生粘连,任何人体细胞都不能长入,做到绝对防粘连; 只有当补片微孔>6 μ m,一般平均孔径为22 μ m,此时大部分人体细胞都能长入。补片微孔 的大小与吞噬细胞的通过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当材料表面微孔直径大于6 μ m时,允 许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进入,吞噬,杀灭其中的细菌,因此一旦发生感染不必取出补片,但 材料表面微孔直径小于3 μ m时,一旦感染需取出补片。
[0006] 聚酯类补片是早先较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材料,柔韧性较好,有一定的强度,其抗 张力强度大约是聚丙烯补片的1/3。但在疝修补中应用多种修补材料进行对比时发现,聚酯 类补片使用后在肠瘘形成、感染及复发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另外几种材料,因此认为聚酯 类补片不宜再作为疝修补材料,国内这类补片也较少使用。
[0007] 聚丙烯补片:由单丝聚丙烯编织而成,聚丙烯补片具有价格低廉、抗张力强度高、 异物反应低、组织相容性好和抗感染性强等优点,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人工修补材料。但是 该类补片质地较硬,异物感明显,术后瘢痕收缩可致补片扭曲,有报道称其皱缩率在10%? 30%左右。因其可导致肠粘连甚至肠瘘,故不能放置于腹腔内。为弥补聚丙烯补片的缺点, 目前已研制出轻型聚丙烯补片。其保留了聚丙烯补片原有的优点,具有更轻巧、更柔软、皱 缩率小的特点。
[0008] 腹股沟疝的修补材料进展很快,材料和结构越来越符合生理要求,逐渐向微创、操 作简单、患者舒适、并发症少、质量轻、可吸收、生物材料等方向发展。但是,现有的腹股沟疝 的修补编织补片大多为平面结构,在平面疝修补手术中完全适用,但根据腹股沟的组织结 构看,临床中常见的疝修补组织结构复杂,大多为曲面结构,医生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 按照需要对平面结构的编织补片进行裁剪,以满足非平面结构的疝修补,增加了医务人员 的工作量,且传统的编织补片由于强度有限,裁剪修补曲面时,易发生机械扭曲,给病人造 成二次伤害。
[0009] 中国专利号ZL201320361180. 7,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2月11日,实用新型名称 为:一种编织补片,该申请案涉及一种编织补片,包括星形加强片和椭圆形网片,星形加强 片和椭圆形网片由聚丙烯丝或聚酯丝经编而成,星形加强片的中心与椭圆形网片的中心相 重合。聚丙烯丝或聚酯丝为单丝或复丝。椭圆形网片未与星形加强片复合处设有精索孔。 该申请案的星形加强片支撑椭圆形网片,可以减少植入网片的重量,降低人体异物感,但在 实际临床使用中发现,虽然使用星形加强片支撑椭圆形网片,起到了一定的抗扭曲作用,但 由于星形加强片与椭圆形网片采用多点粘连,其抗扭曲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另外,该申请案 的编织网片在针对非平面疝修补中,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增加了一定 的操作难度和手术时间。


【发明内容】

[0010]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编织补片在非平面疝修补手术中使用操作难度 大、修补效果差、医护人员劳动量大导致手术时间长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 修补的编织补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补片上的切断线和圆孔可以方便地将 平面结构的补片弯曲为曲面,且曲面结构固定方便,无褶皱,方便了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手 术,修补效果好,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且利用缝合线将补片和 加强片复合,连接牢固,增强了补片的抗扭曲能力。
[0012] 2.技术方案
[0013]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包括补片和加强片,所 述的补片为椭圆形结构,所述的补片上沿着椭圆的长半轴开设有切断线,所述的切断线的 末端开设有圆孔,所述的圆孔位于补片的椭圆焦点附近;所述的加强片包括椭圆形外圈和 由椭圆形外圈中心向外延伸并与椭圆形外圈结合为一体的星型加强条,所述的加强条之间 的夹角为60°,所述的椭圆形外圈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的椭圆形外圈与补片的外圈重合, 且缺口的一侧与圆孔的一侧相对应,所述的补片和加强片通过缝合线复合为一体结构。
[0015]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补片和加强片均由聚丙烯丝编织而成。
[0016]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圆孔的直径为6mm?10mm。
[0017] 3.有益效果
[0018]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其补片为椭圆形结 构,补片上沿着椭圆的长半轴开设有切断线,切断线的末端开设有圆孔,圆孔位于补片的椭 圆焦点附近,利用补片上的切断线和圆孔可以方便地将平面结构的补片弯曲为曲面,且曲 面结构固定方便,无褶皱,方便了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手术,修补效果好,降低了手术操作 难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
[0020]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其加强片包括椭圆 形外圈和由椭圆形外圈中心向外延伸并与椭圆形外圈结合为一体的星型加强条,加强条之 间的夹角为60 °,椭圆形外圈的一侧设有缺口,椭圆形外圈与补片的外圈重合,且缺口的一 侧与圆孔的一侧相对应,补片和加强片通过缝合线复合为一体结构,利用缝合线将补片和 加强片复合,连接牢固,缝合线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增强了补片的抗扭曲能力;
[0021]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其补片和加强片均 由聚丙烯丝编织而成,编织补片的重量轻,降低了人体的异物感,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0022]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其圆孔的直径为 6mm?10mm,保证了编织补片在弯曲较大角度后不会皱起,且在疝修补手术中可以用作精 索孔,无需再另外裁剪精索孔,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和节省了手术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的使用状态示意 图。
[0025]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6] 1、补片;2、加强片;3、缝合线;11、切断线;12、圆孔;21、加强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8] 实施例
[0029]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包括补片 1和加强片2,补片1和加强片2均由聚丙烯丝编织而成,重量轻,降低了人体的异物感,且 成本低廉,易于推广;补片1为椭圆形结构,其上网孔的表面积为补片1总面积的90%,可 以促进结缔组织的长入,补片1上沿着椭圆的长半轴开设有切断线11,切断线11的末端开 设有圆孔12,圆孔12位于补片1的椭圆焦点附近,将补片1沿着切断线11向内折叠,则平 面结构的补片1便可以形成曲面(如图2所示),可以适用于多种非平面的疝修补使用,利 用补片1上的切断线11和圆孔12可以方便地将平面结构的补片1弯曲为曲面,且曲面结 构固定方便,无褶皱,方便了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手术,修补效果好,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 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圆孔12的直径为6_?10_,保证了编织补片在弯曲较大角度 后不会皱起,且在疝修补手术中可以用作精索孔,无需再另外裁剪精索孔,减轻了医护人员 的操作难度和节省了手术时间;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切断线11和圆孔12并非为了 穿过精索设计,当需要修补曲面且需要穿过精索时,则需要额外裁剪精索孔。加强片2包括 椭圆形外圈和由椭圆形外圈中心向外延伸并与椭圆形外圈结合为一体的星型加强条21,力口 强条21之间的夹角为60°,保证了编织补片强度均匀;加强片2上的网孔表面积为其总面 积的50%?60%,保证了编织补片具有足够的抗扭曲能力;椭圆形外圈的一侧设有缺口, 椭圆形外圈与补片1的外圈重合,且缺口的一侧与圆孔12的一侧相对应,补片1和加强片2 通过缝合线3复合为一体结构,利用缝合线3将补片1和加强片2复合,连接牢固,缝合线 3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增强了补片1的抗扭曲能力。
[0030]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其补片1和加强片2的形 状均由冲模一次性冲裁成型,加工生产效率高;补片1和加强片2的复合采用缝合线3进行 缝合,使编织补片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使用时,如图2所示,针对曲面的修补位置,将编织补 片沿切断线11的方向弯曲成与修补位置形状相对应的曲面,使编织补片拱起,然后进行修 补;加强片2的加强条21与椭圆形外圈之间的空隙为预留的精索孔位置,便于根据手术需 要进行裁剪。
[003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利用补片上的切断线和 圆孔可以方便地将平面结构的补片弯曲为曲面,且曲面结构固定方便,无褶皱,方便了平面 或非平面疝修补手术,修补效果好,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且利 用缝合线将补片和加强片复合,连接牢固,增强了补片的抗扭曲能力。
[0032]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 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 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包括补片(1)和加强片(2),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补片(1)为椭圆形结构,所述的补片(1)上沿着椭圆的长半轴开设有切断线 (11),所述的切断线(11)的末端开设有圆孔(12),所述的圆孔(12)位于补片(1)的椭圆焦 点附近;所述的加强片(2)包括椭圆形外圈和由椭圆形外圈中心向外延伸并与椭圆形外圈 结合为一体的星型加强条(21),所述的加强条(21)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的椭圆形外圈 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的椭圆形外圈与补片(1)的外圈重合,且缺口的一侧与圆孔(12)的 一侧相对应,所述的补片(1)和加强片(2)通过缝合线(3)复合为一体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补片(1)和加强片(2)均由聚丙烯丝编织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疝修补的编织补片,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圆孔(12)的直径为6mm?10_。
【文档编号】A61F2/02GK203885665SQ201420289158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唐健雄 申请人:唐健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