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814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包含一次性无菌试管和试管架,该一次性无菌试管设于该试管架内,该试管架包含水平平行设置的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至少一个侧杆连接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并使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的两圆心在同一垂直纵轴上,在上定位圈上还设有上固定环和上固定钩,在上固定环上设有第一皮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能起到放置吸痰连接管、并进一步将其固定至外部设施上的作用,且特别适合于和医院内病床床架、治疗车或其他带有柱状部件的设施配合使用,方便医院内临床操作、并可减少吸痰护理过程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
【专利说明】—种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吸痰护理中放置和固定吸痰连接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医疗护理中的吸痰,是指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病患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常用于昏迷的病人、痰液特别多有窒息可能的病人以及需气管内给药、注入造影剂或稀释痰液的病人。
[0003]痰液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泡所产生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此种分泌物甚少,呼吸道粘膜受刺激时,分泌物增多,痰液也增多。但在病理情况下,如肺部具有炎症或肿瘤时,痰液量会增多,且痰液主要由分泌物和炎性渗出物所组成,且呈不透明并有性状改变,病理情况下的痰液中常会含有寄生虫卵和致病菌,具有感染性。
[0004]吸痰是医院在危重症患者急救治疗中常用的手段,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吸痰装置已日趋简便,主要包括吸痰瓶、吸痰连接管及其他一些辅助部件。但在现有的吸痰装置,吸痰连接管均没有专用的固定装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被随意放置或者包裹固定在患者病床旁,操作不便、容易污染管口。且如果患者的痰液带菌,则吸痰连接管的管口可能会污染周边环境,造成院内感染,既不利于患者的恢复,也对医疗环境不利、影响医疗护理人员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能起到放置吸痰连接管、并固定至外部设施上的作用,由此可减少医院吸痰护理过程中发生污染与感染的可能性。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包含一次性无菌试管和试管架,该一次性无菌试管设于该试管架内。该试管架包含水平平行设置的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至少一个侧杆连接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并使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的两圆心在同一垂直纵轴上,在上定位圈上还设有上固定环和上固定钩,在上固定环上设有第一皮筋。
[0007]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针对于现有的吸痰护理过程中吸痰连接管被随意放置的现状,设置了一个专门用于放置吸痰连接管、并可进一步将其固定至医院病房设施上的装置。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包含一个设有一次性无菌试管的试管架,将吸痰装置的吸痰连接管存放到该一次性无菌试管内,再将该试管架固定到医院内的床架、治疗车或者其他带有柱状部件的设施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捆绑型”的固定方式将该试管架固定到外部设施上,具体来说,在试管架的上定位圈的基础上设置了上固定环和上固定钩,在上固定环中设第一皮筋,临床使用时将第一皮筋绕过外部设施后以第一固定钩钩住,达到将试管架捆绑固定到外部设施上的目的。其中所使用的皮筋有一定的弹性,可随意调节长度,因此能使用在不同型号的外部设施上,使用便捷。临床使用过程中,如试管发生污染则可随时更换。本实用新型为吸痰连接管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可靠的存放装置,方便临床使用、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可能性。
[000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中,在下定位圈上还设有下固定环和下固定钩,在下固定环上设有第二皮筋。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固定到外部设施上时,虽然利用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钩及第一皮筋已能达到捆绑固定的目的,但为使捆绑固定的作用更可靠牢固、杜绝一次性无菌试管发生翻倒或掉落的情况,可进一步地在下定位圈上类似地设置下固定环和下固定钩,在下固定环上设第二皮筋,通过上、下两道皮筋的捆绑作用将试管架牢靠稳固地捆绑固定到外部设施上。
[000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中,侧杆的个数为两个,且相对于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的两圆心所在的垂直纵轴呈对称设置。虽然一个或一个以上连接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的侧杆均能达到试管架对设于其内部的一次性无菌试管进行固定的目的,但本着兼顾试管架对试管固定的可靠性以及试管架用材的节约性原则,本实用新型中侧杆的优选个数为两个,且两个侧杆相对于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的两圆心所在的垂直纵轴呈对称设置。两个侧杆在两侧对称位置对试管架内的一次性无菌试管进行固定,可达到更为稳固可靠的固定效果。
[0010]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中,上固定钩和下固定钩的钩尖部位呈弯曲内扣的形状。弯曲内扣形状的钩尖部位可确保上固定钩和下固定钩不会与病人、家属或护理人员的衣物之间产生钩拉牵扯,由此使该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更稳固,提高医疗设施的人性化和安全性。
[0011]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中,上定位圈的内径为1.5cm?
1.8cm,下定位圈的内径为1.2cm?1.5cm ;上定位圈与下定位圈的两圆心之间的距离为4cm?10cm。本实用新型中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中,试管架的作用是放置一次性无菌试管,若试管架尺寸太小,则无法放入一次性无菌试管;若试管架尺寸太大,则一次性无菌试管会在试管架中晃动甚至掉落。为使该一次性无菌试管在试管架中更好地固定、不发生晃动,试管架的尺寸大小需要与一次性无菌试管的尺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的尺寸大小适合于一次性无菌试管的放置。
[0012]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中,试管架为不锈钢试管架,试管架与上固定环、上固定钩、下固定环、下固定钩和侧杆之间分别为焊接连接。使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试管架、并以焊接方式连接各结构部件,使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牢固耐用,不易发生生锈、损坏,也方便清洁消毒。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固定到病房床架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1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具体来说,该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包含试管架和一次性无菌试管1,其中,试管架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包含水平平行设置的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上定位圈的内径为1.6cm,下定位圈的内径为1.3cm,上定位圈2与下定位圈3的两圆心之间的距离为5cm,且两圆心在同一垂直纵轴上;两个侧杆4连接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且两个侧杆4相对于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的两圆心所在的垂直纵轴呈对称设置;一次性无菌试管I设于该试管架内,试管架经捆绑固定到医院的固定设施上,捆绑结构具体来说包括:与上定位圈2连接的上固定环5和上固定钩6,上固定钩6的钩尖部位为弯曲内扣的形状,在上固定环5上设有第一皮筋7。此外,试管架和上固定环5、上固定钩6以及侧杆4之间分别以焊接连接。
[0018]本实施方式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在使用时,护理人员先拉动设于试管架的固定环5上的第一皮筋7,使第一皮筋7绕过床架,进而钩到上固定钩6上,然后将一次性无菌试管I放入到试管架中。在将试管架捆绑固定好之后,护理人员即可开始进行吸痰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将吸痰连接管存放在一次性无菌试管I中。本实施方式中的试管架和其他结构部件均为不锈钢材质,以焊接方式连接,不易生锈、损坏,且方便清洁消毒。在吸痰护理中,所使用的一次性无菌试管的外径一般为1.5cm,高度一般为15cm,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试管架的尺寸适于放置该一次性无菌试管I。由于本实施方式在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之间设置了两个侧杆4,且使两个侧杆4相对于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的两圆心所在的垂直纵轴呈对称设置,这两个侧杆4在对称位置上对试管架内的一次性无菌试管I进行固定,使一次性无菌试管I不会发生从试管架中滑动或者掉落的情况。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采用第一皮筋7捆绑固定,由于皮筋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随意调节长度,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能使用在不同型号的病床床架上。
[0019]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结构如附图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对捆绑型的固定部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来说,第二实施方式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还包括:与下定位圈3连接的下固定环8和下固定钩9,在下固定环8上设有第二皮筋10,附图3为将本实施方式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固定到病床床架上的示意图。
[0020]从附图2和附图3中可以看到,第二实施方式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在下定位圈3上类似地设置了下固定环8、下固定钩9和第二皮筋10,在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同时以第一皮筋7和第二皮筋10 —起对试管架进行捆绑固定,形成上下两道捆绑力。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第一固定环5、第一固定钩6及第一皮筋7已能达到基本的捆绑固定的目的,但只在试管架上部设置一道皮筋捆绑,其固定作用很有限,试管架下部由于没有受到固定力,可能会发生晃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较,本实施方式对于试管架的上、下两道皮筋捆绑的固定更为稳定,由此可减小试管架由于外力发生晃动或倾斜,避免试管架中的一次性无菌试管的内容物溅出试管、造成污染或感染的情况。
[0021]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次性无菌试管(I)和试管架,所述一次性无菌试管(I)设于所述试管架内, 所述试管架包含水平平行设置的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至少一个侧杆(4)连接所述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并使所述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的两圆心在同一垂直纵轴上, 在所述上定位圈(2)上还设有上固定环(5)和上固定钩¢),在所述上固定环(5)上设有第一皮筋(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定位圈(3)上还设有下固定环(8)和下固定钩(9),在所述下固定环(8)上设有第二皮筋(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4)为两个,且相对于所述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的两圆心所在的垂直纵轴呈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钩(6)和下固定钩(9)的钩尖部位呈弯曲内扣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圈(2)的内径为 1.5cm ?1.8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圈(3)的内径为 1.2cm ?1.5c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圈(2)与下定位圈(3)的两圆心之间的距离为4cm?10cm。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为不锈钢试管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与所述上固定环(5)、上固定钩¢)、下固定环(8)、下固定钩(9)和侧杆(4)之间分别为焊接连接。
【文档编号】A61M25/02GK203915733SQ201420306739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0日
【发明者】杨晓晖, 钱美伶 申请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