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242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包括髓内钉体;髓内钉体的近端外设有防旋凸起;在髓内钉体内设有芯体,在芯体上位于髓内钉体内铰接有内锁针,髓内钉体设有供内锁针穿过的斜孔,斜孔自内向外向上倾斜;在髓内钉体的一端设有与芯体连接的让芯体轴向运动的轴向驱动装置。安装使用时通过防旋凸起来使髓内钉与骨折近端固定,再通过轴向驱动装置来实现髓内钉体内的芯体向髓内钉体近端方向移动,使内锁针穿过髓内钉体的斜孔进入到骨髓腔内壁,在骨折两端形成两个相向的作用力,对骨折端起到加压的作用,从而使骨折处两端能紧密的接合。髓内钉取出时,反序操作,利用驱动装置将内锁针收回髓内钉体内,用外力将髓内钉取出。
【专利说明】一种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固定用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于长管骨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通常采用髓内针、钢板、外固定架等固定术,在髓内钉固定术中,普遍的髓内针设有近、远端径向的锁钉通孔,在使用时,将髓内针置入髓腔内,然后在健康的长管骨皮质上对应髓内针的锁钉通孔位置处打上相应的通孔,使锁钉可以穿过长管骨皮质和髓内针近、远端锁孔,达到锁固的作用。使用这种髓内针,需要近、远端两端的锁钉连接固定,安装时将髓内针置入到髓腔内后再钻孔,无法很好的在长管骨皮质近、远端处找准对应髓内针锁钉通孔的位置,这样会造成锁钉难以穿过长管骨皮质和锁孔,同时在健康的长管骨皮质处钻孔,也给病人带来了新的创伤和疼痛;另外,由于锁钉通孔之间的位置已经确定,且锁钉通孔为径向布置,在安装锁钉过程中,不能产生轴向相对挤压力,骨折处两端难以达到紧密接合的目的,当锁钉穿过锁钉通孔实现髓内针锁固后,因骨折处两端的非紧密结合使得骨折端的愈合延迟或不愈合,严重时术后还需要取出一端锁钉以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也出现了一种髓内针,如在2000年5月30日申请,2001年4月11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426343Y公开了一种经髓内到皮质外自锁加压髓内针。该髓内针包括髓内针体和内锁针,髓内针体置入到长管骨的髓腔内,再将内锁针穿入髓内针体并使内锁针尖端部位沿内锁针孔变形穿出相应的内锁针孔固定到长管骨上。在固定骨折的长管骨过程中,髓内针体的一端作用在位于骨折处一端的长管骨上,在利用内锁针固定长管骨时,内锁针尖端对位于骨折处另一端的长管骨具有向前的作用力,这样,对于长管骨来说,容易在骨折处形成相反的作用力,骨折处两端难以达到紧密接合的目的,使得骨折的愈合受限,恢复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简便,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包括髓内钉体,髓内钉体的近端设有防旋凸起;在髓内钉体内活动的设有芯体,芯体的截面为非圆形,在芯体上位于髓内钉体内铰接有内锁针,髓内钉体设有供内锁针穿过的斜孔,斜孔自内向外向上倾斜;在髓内钉体的一端设有与芯体连接的让芯体轴向运动的轴向驱动装置。
[0006]安装使用时通过防旋凸起来使髓内钉与骨折处近端固定,再通过轴向驱动装置来实现髓内钉体内的芯体向髓内钉体近端方向移动,使内锁针穿过髓内钉体的斜孔进入到骨折处另一端的骨髓腔内固定,在骨折两端形成两个相向的作用力,对骨折端起到加压的作用,从而使骨折处两端能紧密的接合。髓内钉取出时,反序操作,利用驱动装置将内锁针收回髓内钉体内,用外力将髓内钉取出。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轴向驱动装置可以为螺纹驱动件,螺纹驱动件包括内螺纹套及连接在内螺纹套上端的抵挡部,在芯体的近端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套与芯体的外螺纹部分相啮合,抵挡部抵挡在髓内钉体的上端面上;采用这种结构的轴向驱动装置可以使得操作芯体的移动更加方便,同时抵挡部对髓内钉体的作用使骨折处两端能更紧密的接合。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内锁针可以分别安装在芯体远端部的左侧、右侧和后侧,采用这种方式安装内锁针,可以使髓内钉起到好的防旋固定效果,同时安装在后侧的内锁针是为了防止当髓内钉置入到关节部位骨折处时,因关节部位的活动而造成内锁针刺出皮肤的事故的发生。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内锁针安装位置可以沿芯体轴向等距错位分布,可以使髓内钉起到好的防旋加压固定效果。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防旋凸起可以设置在髓内钉体近端部外缘的左侦U、右侧和前侧,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旋固定的效果并且通过设置在前侧的防旋凸起,可以在安装髓内钉时便于观察。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抵挡部的上端面上可以设有内六角盲孔,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去旋转内螺纹套。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内锁针可以为圆弧型,弯曲方向朝上,同时斜孔呈圆弧型,这样当芯体移动时,内锁针产生沿髓内钉轴向方向的力更大,可以使骨折处两端更紧密的接合在一起,同时钉套的斜孔为圆弧型,内锁针穿过该圆弧斜孔时,内锁针与斜孔更加贴合,减少了芯体的晃动,起到更好的防旋固定效果。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芯体与内锁针之间设有扭簧,这样当芯体移动时,内锁针可以更顺利的穿过斜孔。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防旋凸起可以为楔形,其斜面方向朝钉套下端,采用这种结构的防旋凸起可以更加方便的进入到骨质中,起到防旋的作用。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防旋凸起上可以设有通孔;髓内钉体的近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内螺纹用于安装螺纹杆,通过在螺纹杆上作用外力将髓内钉体打入髓内腔和取出,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方便将髓内钉体打入髓内腔和取出。
[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装简便并且可以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以达到缩短康复时间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由图1至图4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包括髓内钉体1,髓内钉体I的上端部设有防旋凸起2,防旋凸起2设置在髓内钉体I近端部外缘的左侧、右侧和前侧,防旋凸起2为楔形,其斜面方向朝髓内钉体I下端,防旋凸起2上设有通孔3 ;在髓内钉体I内设有芯体4,芯体4的截面为非圆形,在芯体4上位于髓内钉体I内铰接有内锁针5,内锁针5分别安装在芯体4远端部的左侧、右侧和后侧,内锁针5安装位置沿芯体4轴向等距错位分布,髓内钉体I设有供内锁针5穿过的斜孔6,斜孔6自内向外向上倾斜;在髓内钉体I的一端设有与芯体4连接的让芯体4轴向运动的螺纹驱动件7,螺纹驱动件7包括内螺纹套8及连接在内螺纹套8上端的抵挡部9,在芯体4的近端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套8与芯体4的外螺纹部分相啮合,抵挡部9抵挡在髓内钉体I的上端面上,在抵挡部9的上端面上设有内六角盲孔10,髓内钉体I的近端内壁11上设有内螺纹。
[0026]髓内钉安装使用时,将装有内锁针5的芯体4先装入到髓内钉体I内,然后通过打靶器与髓内钉体I的上端内壁11处的螺纹配合,将髓内钉体I打入到长骨骨折端的髓腔内,使防旋凸起2进入到髓腔骨质内,由于防旋凸起2采用的是楔形结构并且斜面方向朝髓内钉体I下端,这样防旋凸起7可以更容易的进入到髓腔骨质内,然后再将内螺纹套8与芯体4螺纹配合,通过六角扳手与内六角盲孔10配合作用,向髓内钉体I下端方向旋转内螺纹套8 ;由于髓内钉体I外缘有防旋凸起2在髓腔骨质内,可以防止髓内钉体I在旋转内螺纹套8时转动,同时由于芯体4的截面为非圆形,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防止旋转内螺纹套8时芯体4的转动;当内螺纹套8时,使芯体4沿轴向方向向髓内钉体I近端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使内锁针5穿过斜孔6后进入到髓腔骨质内,内锁针5产生作用在髓腔骨质向髓内钉体I上端方向的力;同时由于在向髓内钉体I下端方向旋转内螺纹套8,使内螺纹套8的抵挡部9产生作用在髓内钉体I向髓内钉体I下端方向的力,因为防旋凸起2在髓腔骨质内,所以防旋凸起2产生作用在髓腔骨质向髓内钉体I下端方向的力;这样在旋转内螺纹套8时,髓内针同时产生作用在髓腔骨质向髓内钉体I上端和下端方向的力,对骨折端起到加压的作用,使骨折处两端可以紧密的接合。当要取出髓内针时,可以旋出内螺纹套8,芯体4向髓内钉体I下端移动回到原来位置,内锁针5也退回斜孔6到髓内钉体I内,然后再用打靶器与髓内钉体I上端设有内螺纹的内壁11连接,并且连接防旋凸起2上的通孔3,可以方便快捷地取出髓内钉体I。
[0027]防旋凸起2设置在髓内钉体I外缘的左侧、右侧和前侧。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旋固定的效果并且通过设置在前侧的防旋凸起2,可以在安装髓内钉时便于观察。内锁针5分别安装在芯体4左侧、右侧和后侧,采用这种方式安装内锁针5,可以使髓内钉起到好的防旋固定效果,同时安装在后侧的内锁针5是为了防止当髓内钉置入到关节部位骨折处时,因关节部位的活动而造成内锁针5刺出皮肤的事故的发生。
[0028]由图4所示本申请记载的髓内钉体I上端为图所示的上部位置。
[0029]由图5至图6所示,内锁针5可以为圆弧型,弯曲方向朝上,同时斜孔6呈圆弧型,这样当芯体4移动时,内锁针5产生沿髓内钉体I轴向方向的力更大,这样可以使骨折处两端更紧密的接合在一起,同时髓内钉体I的斜孔6为圆弧型,这样内锁针5穿过该圆弧斜孔6时,内锁针5与斜孔6更加贴合,减少了芯体4的晃动,起到更好的防旋固定效果。
[0030]由图7所示,内锁针5可以为圆弧型,弯曲方向朝上,同时斜孔6呈圆弧型,这样当芯体4移动时,内锁针5更容易穿出和退回斜孔6,有利于髓内钉的取出,同时髓内钉体I的斜孔6为圆弧型,这样内锁针5穿过该圆弧斜孔6时,内锁针5与斜孔6更加贴合,减少了芯体4的晃动,起到更好的防旋固定效果。
[0031]作为这种髓内钉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芯体4与内锁针5之间设有扭簧,这样当芯体4移动时,内锁针5可以更顺利的穿过斜孔6。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包括髓内钉体;其特征在于:髓内钉体的近端设有防旋凸起;在髓内钉体内活动的设有芯体,芯体的截面为非圆形,在芯体上位于髓内钉体内铰接有内锁针,髓内钉体设有供内锁针穿过的斜孔,斜孔自内向外向上倾斜;在髓内钉体的一端设有与芯体连接的让芯体轴向运动的轴向驱动装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驱动装置为螺纹驱动件,所述的螺纹驱动件包括内螺纹套及连接在内螺纹套上端的抵挡部,在芯体的近端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套与芯体的外螺纹部分相啮合,抵挡部抵挡在髓内钉体的上端面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锁针分别安装在芯体远端部的左侧、右侧和后侧。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锁针安装位置沿芯体轴向等距错位分布。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凸起设置在髓内钉体近端部外缘的左侧、右侧和前侧。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在抵挡部的上端面上设有内六角盲孔。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锁针为圆弧型,弯曲方向朝上,所述的斜孔呈圆弧型。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在芯体与内锁针之间设有扭簧。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凸起为楔形,其斜面方向朝髓内钉体下端。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凸起上设有通孔;髓内钉体的近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文档编号】A61B17/72GK204092152SQ201420414266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5日
【发明者】杨涛 申请人:杨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