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除颤器手持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254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除颤器手持电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除颤器手持电极,包括手持电极本体,手持电极本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柔性导线,柔性导线外侧设置有弹簧体,每个柔性导线连接有一个金属球体,金属球体的外侧设置有外套,外套内侧设置有导电橡胶层,金属球体与外套过盈配合,外套下端连接有半球形金属接触板,半球形金属接触板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金属接触板,环形金属接触板外侧设置有弧形外边,手持电极本体底面的外侧设置有导电橡胶套,导电橡胶套与手持电极本体通过绝缘橡胶条粘结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改进了电极结构,取消了铺盖含盐水纱布的繁琐操作,节约了急救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改进的除颤器手持电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诊科的急救设备,尤其是一种改进的除颤器手持电极。

【背景技术】
[0002]除颤器是急诊科在对危重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时常用的设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525143U公开了一种带有导电糊罐的除颤器箱体,可以在急救中节约准备时间。但是,在对身材较瘦的病人进行急救时,由于病人的肋骨较为突出,使得电极无法与皮肤充分接触,这种情况就需要在病人胸前铺盖含盐水的纱布来实现电极的充分接触。这种情况同样会出现耽误病人急救最佳时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除颤器手持电极,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改进了电极结构,取消了铺盖含盐水纱布的繁琐操作,节约了急救时间。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改进的除颤器手持电极,包括手持电极本体,手持电极本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柔性导线,柔性导线外侧设置有弹簧体,每个柔性导线连接有一个金属球体,金属球体的外侧设置有外套,外套内侧设置有导电橡胶层,金属球体与外套过盈配合,外套下端连接有半球形金属接触板,半球形金属接触板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金属接触板,环形金属接触板外侧设置有弧形外边,手持电极本体底面的外侧设置有导电橡胶套,导电橡胶套与手持电极本体通过绝缘橡胶条粘结固定,柔性导线、弹簧体、金属球体、外套、半球形金属接触板、环形金属接触板和弧形外边处于手持电极本体与导电橡胶套形成的空腔内。
[0006]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橡胶套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凹孔,凹孔的开口处设置有缩口,凹孔的内径为1.5mm?2mm,缩口的内径为0.3mm?0.7_。
[0007]作为优选,所述半球形金属接触板的直径为3_?4mm,环形金属接触板的外径为6mm?8mm,弧形外边的高度为2_?3_。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在与患者身体接触时,外侧的导电橡胶套可以根据内部弹簧体的形变和外套角度的改变进行适应性形变,半球形金属接触板、环形金属接触板和弧形外边在下压的过程中,如果在较为平坦的位置,则半球形金属接触板被逐渐压平,环形金属接触板和弧形外边随之向外延伸,提高导电部位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如果在肋骨或者两个肋骨之间的缝隙处,则在肋骨的挤压下,外套与金属球体的连接角度发生变化,半球形金属接触板、环形金属接触板和弧形外边随之改变角度,弧形外边与较小的接触面接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较小接触面(肋骨或者肋骨之间的缝隙)进行充分接触的问题。导电橡胶套的外侧的凹孔用于临时储存少许导电糊,使得电极下压过程中对于较小接触面部位也能保证有充分的导电糊作为中间介质提高接触效果。缩口用来实现导电糊在凹孔内的储存,在凹孔受到挤压力时,缩口扩大,同时导电糊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从凹孔内被挤出,涂抹在皮肤接触面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球体、外套、半球形金属接触板、环形金属接触板和弧形外边相互连接的结构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凹孔的结构图。
[0012]图中:1、手持电极本体;2、柔性导线;3、弹簧体;4、金属球体;5、外套;6、导电橡胶层;7、半球形金属接触板;8、环形金属接触板;9、弧形外边;10、导电橡胶套;11、凹孔;
12、缩口 ;13、绝缘橡胶条;14、金属箔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0014]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手持电极本体I,手持电极本体I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柔性导线2,柔性导线2外侧设置有弹簧体3,每个柔性导线2连接有一个金属球体4,金属球体4的外侧设置有外套5,外套5内侧设置有导电橡胶层6,金属球体4与外套5过盈配合,外套5下端连接有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金属接触板8,环形金属接触板8外侧设置有弧形外边9,手持电极本体I底面的外侧设置有导电橡胶套10,导电橡胶套10与手持电极本体I通过绝缘橡胶条13粘结固定,柔性导线2、弹簧体3、金属球体4、外套5、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环形金属接触板8和弧形外边9处于手持电极本体I与导电橡胶套10形成的空腔内。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的直径为3.2mm,环形金属接触板8的外径为7.1mm,弧形外边9的高度为2.1_。当手持电极本体I在与患者身体接触时,外侧的导电橡胶套10可以根据内部弹簧体3的形变和外套5角度的改变进行适应性形变,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环形金属接触板8和弧形外边9在下压的过程中,如果在较为平坦的位置,则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被逐渐压平,环形金属接触板8和弧形外边9随之向外延伸,提高导电部位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如果在肋骨或者两个肋骨之间的缝隙处,则在肋骨的挤压下,外套5与金属球体4的连接角度发生变化,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环形金属接触板8和弧形外边9随之改变角度,弧形外边9与较小的接触面接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较小接触面(肋骨或者肋骨之间的缝隙)进行充分接触的问题。所述导电橡胶套10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凹孔11,凹孔11的开口处设置有缩口 12,凹孔11的内径为1.7mm,缩口 12的内径为0.35mm。导电橡胶套10的外侧的凹孔11用于临时储存少许导电糊,使得手持电极本体I下压过程中对于较小接触面部位也能保证有充分的导电糊作为中间介质提高接触效果。缩口 12用来实现导电糊在凹孔11内的储存,在凹孔11受到挤压力时,缩口 12扩大,同时导电糊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从凹孔11内被挤出,涂抹在皮肤接触面上。
[0015]此外,在导电橡胶套10的内侧设置有金属箔片14,金属箔片14可以减小导电橡胶套10上不同位置的电位差,避免了由于设置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环形金属接触板8、弧形外边9以及外侧的导电橡胶套10导致电极放电不均匀的问题。
[0016]其中,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环形金属接触板8、弧形外边9和金属箔片14采用金属铝片制成,柔性导线2采用铜线,金属球体4和外套5采用铝金铜合金制成,各个导电金属部件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0017]本方案如果配合【背景技术】中带有导电糊罐的除颤器箱体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0018]经过在本院急诊科内部的试用,在不使用带有导电糊罐的除颤器箱体的情况下,除颤仪的平均准备时间由原来的6分20秒缩短至2分45秒,配合带有导电糊罐的除颤器箱体使用后,可进一步缩短至2分12秒。
[001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除颤器手持电极,包括手持电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手持电极本体(I)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柔性导线(2),柔性导线(2)外侧设置有弹簧体(3),每个柔性导线(2)连接有一个金属球体(4),金属球体(4)的外侧设置有外套(5),外套(5)内侧设置有导电橡胶层出),金属球体(4)与外套(5)过盈配合,外套(5)下端连接有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金属接触板(8),环形金属接触板(8)外侧设置有弧形外边(9),手持电极本体(I)底面的外侧设置有导电橡胶套(10),导电橡胶套(10)与手持电极本体(I)通过绝缘橡胶条(13)粘结固定,柔性导线(2)、弹簧体(3)、金属球体(4)、外套(5)、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环形金属接触板(8)和弧形外边(9)处于手持电极本体(I)与导电橡胶套(10)形成的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除颤器手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橡胶套(10)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凹孔(11),凹孔(11)的开口处设置有缩口(12),凹孔(11)的内径为1.5謹?2謹,缩口(12)的内径为0.3謹?0.7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除颤器手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金属接触板(7)的直径为3mm?4mm,环形金属接触板(8)的外径为6mm?8mm,弧形外边(9)的高度为2mm?3mm。
【文档编号】A61N1/39GK203989482SQ201420417331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赵龙燕, 刘蕊蕊, 樊国爱, 王丽 申请人:赵龙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