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12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安装工具,所述融合器包括上、下表面,内、外弧形面,左、右端面,所述融合器上开有上下方向的轴孔,所述内弧形面上开有与轴孔连通的缺口,所述右端面上设有夹持部,融合器上设有多个上下方向的通孔。所述安装工具包括外套管,外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和手柄,所述外套管中设有可轴向移动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中设有可轴向移动的推杆,所述内套管的前端设有两个相平行的夹板,所述连接轴用于与融合器的轴孔相配合,所述两个夹板用于与融合器的夹持部相配合,所述推杆向前伸出时推动融合器绕连接轴转动。本实用新型非常方便在手术时调整融合器在椎间隙内的摆放位置,具有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安装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椎隙融合术的椎间隙融合器及其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0002]脊柱融合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脊椎的接合或融合。目前对于某些特定脊柱疾病采用融合术治疗,其原理就是让原先的脊柱活动节段不能再活动,长成一个整体。这种治疗方法通常要使用骨植入物促进融合,所述骨植入物包括从患者骨盆截取少量骨组织(自体移植),或从供体截取少量骨组织(异体移植),然后将取得的骨组织置于两个脊椎之间使它们融合在一起。为了辅助治疗而专门设计的植入物(内固定系统)也常常配合使用在融合手术中。脊椎间的植入物用于保证椎骨之间正确的轴线排列和成功的融合。此外,在愈合过程中,这些植入物可以增加脊柱的强度和稳定性。
[0003]椎间融合术是脊柱融合术的一种具体治疗方法,椎间融合术指在病变椎间盘内去除软组织后植入移植骨组织或人工骨组织而促使在两个椎体间形成融合的手术。手术中通常使用专门设计的内植入物是椎间融合器(简称融合器),手术时将融合器置于病变椎间盘上。融合器的主要功能是容纳携带移植骨组织或人工骨组织进而在融合过程中保持椎体间的距离。制造融合器一般使用钛合金或某些特制的高分子材料。融合器一般具有上下通透的圆筒形和箱型结构,在其内部存放移植骨组织或人工骨组织,并且能让移植骨组织或人工骨组织与上下两端椎体的骨组织紧密接触以提高融合。
[0004]通常在腰椎椎间融合手术中选择从病人后背切开进入人体内而最终进入椎间盘。由于需要绕过位于脊柱后方中部的主要神经系统,所以进入椎间盘的入口通道选择在椎间盘侧后方的单独一侧或两侧,然后将一个或两个融合器通过这个入口通道植入椎间盘内,在上下两个椎体之间支撑载荷、维持椎间隙空间的高度,促进融合。在使用单侧进入椎间盘时,插入单个融合器后需要调整融合器在椎间盘内的位置以使得融合器的摆放尽量对称于脊柱的中线,以此保证脊柱融合的稳定性,但是传统技术中对于融合器的调整都很不理想,很难保证融合器对称于脊柱的中线,所以为了提高植入的精度以便于更好的完成治疗,如何确保植入融合器的位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调整位置的椎间合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椎间融合器,所述融合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内弧形面外弧形面、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融合器上开有上下方向的轴孔,所述内弧形面上开有与轴孔连通的缺口,所述右端面上设有夹持部,所述融合器上设有多个上下方向的通孔。
[0007]优选地,所述融合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齿状凸起。
[0008]优选地,所述融合器的右端面上设有上下两个凹槽,所述夹持部形成在上下两个凹槽之间。
[0009]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椎间融合器安装的工具,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前端设有连接轴,后端设有手柄,所述外套管中设有可轴向移动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中设有可轴向移动的推杆,所述内套管的前端设有两个相平行的夹板,所述连接轴用于与融合器的轴孔相配合,所述两个夹板用于与融合器的夹持部相配合,所述推杆向前伸出时推动融合器绕连接轴转动。
[0010]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套管和驱动套管,所述驱动套管可在手柄套管中转动且所述驱动套管与手柄套管之间设有轴向限位结构,所述驱动套管前端依次设有两段旋向不同的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内套管的后端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推杆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所述内套管、推杆和外套管之间无转动配合;所述驱动套管转动时,所述内套管和推杆做方向相反的轴向运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套管上设有环形挡圈,所述手柄套管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挡圈与环形凹槽相配合,形成所述轴向限位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推杆和外套管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开有长槽,一销轴穿设在所述三个长槽中,使所述内套管、推杆和外套管之间无转动配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套管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驱动套管和第二驱动套管,所述第一内螺纹在第一驱动套管上,所述第二内螺纹在第二驱动套管上。
[0014]优选地,所述驱动套管的后端的内壁设有沿轴向开设的环形长槽,所述推杆的后端固定有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在环形长槽中。
[001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安装工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的椎间隙融合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方便融合器在椎间隙内调节摆放位置的优点,调节融合器的位置主要靠安装工具实现,本安装工具通过螺纹配合实现内套管和推杆的相反方向轴向运动,进而使得融合器可以旋转一定角度以便于将融合器放置在预定位置;使用本安装工具安装融合器时非常简单方便,在手术时不仅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还降低了手术风险、增加了椎间融合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融合器的结构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融合器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融合器的安装工具结构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融合器与其安装工具的配合关系放大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融合器与其安装工具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融合器与其安装工具的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3]图7为图5中Al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8为图6中A2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9为图5中B出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10为图5中Cl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11为图6中C2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示意图。
[0029]图13为图8的俯视第一工作原理图。
[0030]图14为图8的俯视第二工作原理图。
[0031]图中:1 融合器11上表面12下表面
[0032]13内弧形面131缺口14外弧形面
[0033]141左端面142右端面15轴孔
[0034]16夹持部17齿状凸起18限位槽
[0035]19通孔161凹槽2外套管
[0036]3 手柄4 连接轴41支撑杆
[0037]31手柄套管32驱动套管311环形凹槽
[0038]323环形挡圈321第一内螺纹322第二内螺纹
[0039]51内套管52推杆511第一外螺纹
[0040]521第二外螺纹6 轴销33第一驱动套管
[0041]34第二驱动套管512夹板35环形长槽
[0042]7 环形挡圈8 塑胶套9椎间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43]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44]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椎间融合器,所述融合器I是由上表面11、下表面12、内弧形面13外弧形面14、左端面141和右端面142限定的腰形结构,所述融合器I上开有上下方向的轴孔15,所述内弧形面13上开有与轴孔15连通的缺口 131,所述右端面上设有夹持部16,如图2所示,所述融合器I上设有多个上下方向的通孔19,通孔19中用于容纳手术时移植骨组织或人工骨组织。融合器I开设通孔19还能够在保证整体强度的同时减轻整体重量;此外,通孔19的开设还增加了融合器I整体与人体组织的融合面积。
[004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在安装后融合器发生滑动,所述融合器I的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均设有齿状凸起17。
[004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加工,以及更好的满足整体结构要求,所述融合器I的右端面上设有上下两个凹槽161,所述夹持部16形成在上下两个凹槽161之间。
[0047]结合图1-图11,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安装工具,其包括外套管2,所述外套管2的前端设有连接轴4,后端设有手柄3,所述外套管2中设有可轴向移动的内套管51,所述内套管51中设有可轴向移动的推杆52,所述内套管51的前端设有两个相平行的夹板512 ;结合图1、2、3、4、5,所述连接轴4用于与融合器I的轴孔15相配合,所述两个夹板512用于与融合器I的夹持部16相配合将夹持部16夹在中间,所述推杆52向前伸出时推动夹持部16使融合器I绕连接轴4转动。如图4、5所示,在利用安装工具安装所述融合器I时,将连接轴4插入到轴孔15中,同时确保夹持部16在两个夹板512之间,从而实现融合器安装工具对融合器I的夹持工作。结合图4和10,其为融合器I与安装工具配合好的状态图,两个夹板512将夹持部16夹在中间;如图11所示,当推杆52沿轴向向前移动并推动夹持部16使融合器I的右端面时,融合器I会以连接轴4为轴转动,进而调整融合器I在手术时的安装位置。
[0048]所述内套管51和推杆52的轴向移动可通过多种实现,例如所述内套管51和推杆52的后端可以从手柄3的后端伸出,人工手动即可实现内套管51和推杆52的轴向运动。而在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图5-图9,所述内套杆51和推杆52的轴向运动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如图9所示,所述手柄3包括手柄套管31和驱动套管32,所述驱动套管32可在手柄套管31中转动且所述驱动套管32与手柄套管31之间设有轴向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驱动套管32上设有环形挡圈323,所述手柄套管31上设有环形凹槽311,所述环形挡圈323与环形凹槽311相配合,形成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如图7、8所示,所述驱动套管32前端(即靠近外套管2的一端)依次设有两段旋向不同的第一内螺纹321和第二内螺纹322。所述内套管51的后端设有第一外螺纹511,所述推杆52上设有第二外螺纹521,所述内套管51的第一外螺纹511与驱动套管32上的第一内螺纹321相配合,所述推杆52的第二外螺纹521与驱动套管32上的第二内螺纹322相配合;所述内套管51、推杆52和外套管2之间无转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或6所示,所述内套管51、推杆52和外套管2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开有长槽,一销轴6穿设在所述三个长槽中,使所述内套管51、推杆52和外套管2之间无转动配合。结合图5、6、10、11,所述驱动套管32转动时,所述内套管51和推杆52做方向相反的轴向运动。
[0049]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是:所述内套管51上的夹板512起到夹持夹持部16的作用,所述推杆52起到推动融合器整体旋转的作用。如图3-图11所示,因为在驱动套管32中所述的第一内螺纹321和第二内螺纹322是旋向相反的,所以当驱动套管32转动时,所述内套管51和所述推杆52做方向不同的轴向运动,结合图7、8、10、11,即当推杆52向前伸出推动融合器I绕连接轴4转动的同时,所述内套管51沿轴向向后运动让夹持部16从两个夹板512之间退出,进而可以对融合器I的角度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所述销轴6的作用是防止转动驱动套管32时内套管51、推杆52和外套管2发生相对转动。
[0050]因为在驱动套管32中有两段旋向不同的内螺纹,所以为了加工方便,所述驱动套管3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驱动套管33和第二驱动套管34,所述第一内螺纹321在第一驱动套管33上,所述第二内螺纹322在第二驱动套管34上,使用时将第一驱动套管33和第二驱动套管34配合连接即可。
[005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驱动套管32的后端的内侧设有沿轴向开设的环形长槽35,所述推杆52的后端固定有环形挡圈7,所述环形挡圈7在环形长槽35中。环形长槽35可以限制环形挡圈7的移动位置,进而可以限制推杆52的移动位置,防止其中的螺纹配合出现脱扣的现象。
[005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柄套管31外部设有塑胶套8,塑胶套8可以使用硅胶或橡胶等摩擦力较大的软质材料制成,从而防止手术时滑落。
[0053]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所述连接轴4是从融合器安装工具的外套管2前端伸出,所以连接轴4与外套管2之间有一段支撑杆41,因此,为了方便连接轴4与融合器本体I的配合,在融合器I上,从轴孔15右侧向右端面延伸开设有限位槽18,当连接轴4与轴孔15配合安装时,所述支撑杆41位于限位槽18中。
[0054]结合图1-14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安装工具安装椎间融合器的方法为:
[0055]I)首先将椎间盘9上的病变组织去除掉,打磨椎间盘9上的椎体终板,去除椎体终板上的软骨层直至渗血骨表面以使得移植骨与椎体骨组织建立血循环,加速融合;
[0056]2)旋转融合器安装工具的驱动套管32将推杆52拉回、内套管51的夹板512向前伸出;
[0057]3)将融合器I安装在融合器安装工具上,连接轴4插入轴孔15中,内套管51上的夹板512将夹持部16夹在中间,支撑杆41位于限位槽18中,安装好后在融合器I上的通孔19内填充移植骨;
[0058]4)将融合器安装工具带着融合器I植入椎间隙内,然后根据实际手术需要,旋转驱动套管32,将推杆52旋出推动融合器I转动,进而调整融合器I的位置;推杆52旋出时,内套管51旋回到外套管2中并释放夹持部16 ;
[0059]5)当融合器I安装到位后,将融合器安装工具撤出,完成椎间融合器的安装。
[006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安装工具,能够解决椎间融合器在手术时植入后调整不便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0061]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1)包括上表面(11)、下表面(12)、内弧形面(13)、外弧形面(14)、左端面(141)和右端面(142),所述融合器(1)上开有上下方向的轴孔(15),所述内弧形面(13)上开有与轴孔(15)连通的缺口(131),所述右端面上设有夹持部(16),所述融合器(1)上设有多个上下方向的通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1)的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均设有齿状凸起(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1)的右端面上设有上下两个凹槽(161),所述夹持部(16)形成在上下两个凹槽(161)之间。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2),所述外套管(2)的前端设有连接轴(4),后端设有手柄(3),所述外套管(2)中设有可轴向移动的内套管(51),所述内套管(51)中设有可轴向移动的推杆(52),所述内套管(51)的前端设有两个相平行的夹板(512),所述连接轴(4)用于与融合器⑴的轴孔(15)相配合,所述两个夹板(512)用于与融合器⑴的夹持部(16)相配合,所述推杆(52)向前伸出时推动融合器(1)绕连接轴(4)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包括手柄套管(31)和驱动套管(32),所述驱动套管(32)可在手柄套管(31)中转动且所述驱动套管(32)与手柄套管(31)之间设有轴向限位结构,所述驱动套管(32)的前端依次设有两段旋向不同的第一内螺纹(321)和第二内螺纹(322),所述内套管(51)的后端设有第一外螺纹(511),所述推杆(52)上设有第二外螺纹(521),所述第一外螺纹(511)与第一内螺纹(321)相配合,所述第二外螺纹(521)与第二内螺纹(322)相配合,所述内套管(51)、推杆(52)和外套管(2)之间无转动配合;所述驱动套管(32)转动时,所述内套管(51)和推杆(52)做方向相反的轴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套管(32)上设有环形挡圈(323),所述手柄套管(31)上设有环形凹槽(311),所述环形挡圈(323)与环形凹槽(311)相配合,形成所述轴向限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51)、推杆(52)和外套管(2)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开有长槽,一销轴(6)穿设在所述三个长槽中,使所述内套管(51)、推杆(52)和外套管(2)之间无转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套管(3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驱动套管(33)和第二驱动套管(34),所述第一内螺纹(321)在第一驱动套管(33)上,所述第二内螺纹(322)在第二驱动套管(34)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套管(32)的后端的内壁设有沿轴向开设的环形长槽(35),所述推杆(52)的后端固定有环形挡圈(7),所述环形挡圈(7)在环形长槽(35)中。
【文档编号】A61F2/44GK204033456SQ20142043459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日
【发明者】郝定均, 刘明岩, 张文桥 申请人:上海三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