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移位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408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移位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移位车,包括位于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支架,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支架的底部的多个轮子,位于两个侧支架之间用于踩脚的脚踏组件、用于顶住膝盖的膝托组件、用于乘坐的座板组件;脚踏组件包括左端部与左侧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左踏板、右端部与右侧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右踏板,左踏板的右端部与右踏板的左端部相转动连接;膝托组件包括左端部与左侧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左膝托、右端部与右侧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右膝托,左膝托的右端部与右膝托的左端部相转动连接;座板组件包括左端部与左侧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左座板、右端部与右侧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右座板。本实用新型的移位车可以折叠,方便存放。
【专利说明】—种可折叠的移位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移位车。

【背景技术】
[0002]移位车主要用于帮助老年人或腿部受伤者在座椅、沙发、轮椅、座便器之间实现安全的转移,现有技术中的移位车,包括可移动的底盘、连接于所述的底盘下方的多个轮子、固定于所述的底盘上的脚踏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的底盘上方的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支架上的膝盖板、一个或多个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支架上的扶手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支架上的臀板。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脚踏板、膝盖板、臀板均是固定连接于支架上的,使得移位车不可折叠,不用时占据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移位车。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折叠的移位车,包括位于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支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的侧支架的底部的多个轮子,位于两个所述的侧支架之间用于踩脚的脚踏组件、用于顶住膝盖的膝托组件、用于乘坐的座板组件;
[0006]所述的脚踏组件包括左端部与左侧的所述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左踏板、右端部与右侧的所述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右踏板,所述的左踏板的右端部与所述的右踏板的左端部相转动连接;
[0007]所述的膝托组件包括左端部与左侧的所述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左膝托、右端部与右侧的所述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右膝托,所述的左膝托的右端部与所述的右膝托的左端部相转动连接;
[0008]所述的座板组件包括左端部与左侧的所述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左座板、右端部与右侧的所述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右座板。
[0009]具体地,每个所述的侧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杆、下端部与所述的底杆相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杆、与所述的竖杆的上端部相连接且自下而上向前上方延伸的扶杆;多个所述的轮子设置在所述的底杆的底部。
[0010]更具体地,所述的左踏板和所述的右踏板分别通过第一销轴与两个所述的底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左膝托和所述的右膝托分别通过第二销轴与两个所述的竖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左膝托和所述的右膝托通过第三销轴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左座板和所述的右座板分别通过第四销轴与两个所述的扶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
[0011]具体地,所述的移位车还包括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五销轴与所述的左踏板和所述的右踏板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两端部分别通过第六销轴与所述的左踏板和所述的右踏板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
[0012]更具体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前方且两者相平行。
[0013]更具体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长度。
[0014]更具体地,所述的第一销轴、所述的第五销轴、所述的第六销轴的轴心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的第二销轴、所述的第三销轴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的第四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扶杆相垂直。
[0015]更具体地,当所述的移位车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左座板、所述的右座板沿前后方向延伸。
[0016]更具体地,所述的移位车还包括一端部与一侧的所述的扶杆通过螺钉相转动连接的连杆,所述的连杆的另一端部与另一侧的所述的扶杆相可拆卸地连接。
[0017]更具体地,所述的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插销与另一侧的所述的扶杆相可拆卸地连接。
[001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后左右是根据人坐在移位车中的前后左右定义的。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脚踏组件、膝托组件和座板组件设置成转动连接,使得移位车可以折叠,且折叠后体积较小,占据空间较小,方便存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附图1为移位车的爆炸示意图;
[0022]附图2为移位车的立体图(展开状态);
[0023]附图3为移位车的立体图(折叠状态);
[0024]附图4为移位车的侧视图(展开状态);
[0025]附图5为移位车的俯视图(展开状态);
[0026]附图6为移位车的后视图(展开状态);
[0027]附图7为移位车的后视图(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
[0028]其中:1、轮子;2、左踏板;3、右踏板;4、左膝托;5、右膝托;6、左座板;7、右座板;
8、底杆;9、竖杆;10、扶杆;11、第一销轴;12、第二销轴;13、第三销轴;14、第四销轴;15、第五销轴;16、第一连接板;17、第六销轴;18、第二连接板;19、螺钉;20、连杆;21、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0030]如各附图所示,一种可折叠的移位车,包括位于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支架,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支架的底部的多个轮子1,位于两个侧支架之间用于踩脚的脚踏组件、用于顶住膝盖的膝托组件、用于乘坐的座板组件。
[0031]每个侧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杆8、下端部与底杆8相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杆9、与竖杆9的上端部相连接且自下而上向前上方延伸的扶杆10 ;移位车还包括一端部与一侧的扶杆10通过螺钉19相转动连接的连杆20,连杆20的另一端部通过插销21与另一侧的扶杆10相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轮子I设置在底杆8的底部。
[0032]脚踏组件包括左端部通过第一销轴11与左侧的底杆8相转动连接的左踏板2、右端部通过第一销轴11与右侧的底杆8相转动连接的右踏板3 ;移位车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6和第二连接板18,第一连接板16的左端部和第二连接板18的左端部分别通过第五销轴15和第六销轴17与左踏板2的右端部相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16的右端部和第二连接板18的右端部分别通过第五销轴15和第六销轴17与右踏板3的左端部相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16位于第二连接板18的前方且两者相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板16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板18的长度。
[0033]膝托组件包括左端部通过第二销轴12与左侧的竖杆9相转动连接的左膝托4、右端部通过第二销轴12与右侧的竖杆9相转动连接的右膝托5,左膝托4的右端部与右膝托5的左端部通过第三销轴13相转动连接。
[0034]座板组件包括左端部通过第四销轴14与左侧的扶杆10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的左座板6、右端部通过第四销轴14与右侧的扶杆10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的右座板7。
[0035]第一销轴11、第五销轴15、第六销轴17的轴心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销轴12、第三销轴13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第四销轴14的轴心线与扶杆10相垂直。
[0036]当移位车处于展开状态时,左踏板2和右踏板3、左膝托4和右膝托5、左座板6和右座板7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连杆20的两端部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扶杆10连接。当将移位车折叠时,解锁插销21,连杆20的一端部与一侧的扶杆10分离,扶杆10绕螺钉19转动,靠近另一侧的扶杆10 ;转动左座板6和右座板7,使得左座板6、右座板7、扶杆10的延伸方向一致;将两侧的侧支架向内靠拢,左踏板2和右踏板3分别向上转动并相互靠拢,左膝托4和右膝托5向后转动并相互靠拢,即实现移位车的折叠,折叠简单方便。
[003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的移位车,包括位于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支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的侧支架的底部的多个轮子(1),位于两个所述的侧支架之间用于踩脚的脚踏组件、用于顶住膝盖的膝托组件、用于乘坐的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脚踏组件包括左端部与左侧的所述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左踏板(2)、右端部与右侧的所述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右踏板(3 ),所述的左踏板(2 )的右端部与所述的右踏板(3)的左端部相转动连接; 所述的膝托组件包括左端部与左侧的所述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左膝托(4)、右端部与右侧的所述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右膝托(5),所述的左膝托(4)的右端部与所述的右膝托(5)的左端部相转动连接; 所述的座板组件包括左端部与左侧的所述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左座板(6)、右端部与右侧的所述的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右座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移位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侧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杆(8)、下端部与所述的底杆(8)相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杆(9)、与所述的竖杆(9)的上端部相连接且自下而上向前上方延伸的扶杆(10);多个所述的轮子(I)设置在所述的底杆(8)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移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踏板(2)和所述的右踏板(3)分别通过第一销轴(11)与两个所述的底杆(8)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左膝托(4)和所述的右膝托(5)分别通过第二销轴(12)与两个所述的竖杆(9)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左膝托(4)和所述的右膝托(5)通过第三销轴(13)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左座板(6)和所述的右座板(7)分别通过第四销轴(14)与两个所述的扶杆(10)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折叠的移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位车还包括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五销轴(15)与所述的左踏板(2)和所述的右踏板(3)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6)、两端部分别通过第六销轴(17)与所述的左踏板(2)和所述的右踏板(3)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的移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16)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18)的前方且两者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的移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16)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18)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的移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销轴(11)、所述的第五销轴(15)、所述的第六销轴(17)的轴心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的第二销轴(12)、所述的第三销轴(13)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的第四销轴(14)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扶杆(10)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的移位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移位车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左座板(6)、所述的右座板(7)沿前后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移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位车还包括一端部与一侧的所述的扶杆(10)通过螺钉(19)相转动连接的连杆(20),所述的连杆(20)的另一端部与另一侧的所述的扶杆(10)相可拆卸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的移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20)的另一端部通过插销(21)与另一侧的所述的扶杆(10)相可拆卸地连接。
【文档编号】A61G5/00GK203970705SQ201420457915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4日
【发明者】陈利忠, 周建军 申请人:太仓市康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