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病的除痹外用药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8028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湿病治疗药物,尤其是治疗风湿病的除痹外用壮药药酒。



背景技术:

目前风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祖国传统中医称之为“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素问:痹论》指出: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痹也。”壮医认为风湿病属于“发旺”(风湿病)(Fungcaep)的范畴,认为本病缘于肝肾不足,感受邪毒(风毒、湿毒、瘀毒、寒毒、热毒等),客于筋骨,阻滞龙路、火路,使气血失于均衡,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

常见的风湿病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增生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红斑狼疮、产后风、顽固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干燥综合症等,以筋骨、肌肉、关节发生酸痛、麻木、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主要表现的病症。该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久病不愈可引发心脏及其它内脏器官病变。据国家卫生部调查统计,每年因风湿、类风湿、骨病,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约达150万人。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多采用对症下药,药物以抗生素、激素、止痛剂为主,其短期效果尚可,但不易根治,但长期服用不但会产生抗药性,还会产生诸如胃肠功能损伤、骨质疏松、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障碍及皮质素功能亢进等不良反应。

壮医外治疗法治疗痹症操作简便、副作用少,能直达病所。然而,目前壮医治疗痹证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观察阶段,在壮医理论体系指导下,对临床经验总结基础上转化成壮药制剂在壮族地区推广使用是目前壮医研究函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壮药制剂的研发将对实现壮医现代化起积极推进作用。

中药和壮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原则,方剂中的“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配伍的一种形式,是根据单味中药在方剂中的作用而确认的。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其中:

1、君药:即在处方中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组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

2、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意义一是为佐助药,用于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为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是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 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4、使药:意义一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君臣佐使”组方原则是科学的,有良好的实践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西医不易根治、产生抗药性、不良反应多等缺点,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病的除痹壮医药酒。

本发明是采用我国壮族传统医药配方经过精选和试验而成。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风湿病的除痹外用药酒,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原料与食用酒浸泡制成:

雷公藤1000-1400份,鸡血藤700-1100份,威灵仙700-1100份,当归700-1100份,两面针700-1100份,田七100-400份,独活400-800份,海风藤1000-1400份,怀牛膝700-1100份。

更适宜的重量份配比为:

雷公藤900-1100份,鸡血藤800-1000份,威灵仙800-1000份,当归800-1000份,两面针800-1000份,田七150-300份,独活500-700份,海风藤1100-1300份,怀牛膝800-1000份。

最适宜的重量份配比为:

雷公藤1200份,鸡血藤900份,威灵仙900份,当归900份,两面针900份,田七250份,独活600份,海风藤1200份,怀牛膝900份。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风湿病的除痹外用药酒中用于浸泡的食用酒为谷类、薯类或糖蜜酿制的,不含甲醇的白酒,尤其米酒效果最佳。食用酒的用量重量份为:10-40千份,最佳为25千份,酒精度数为50-65度,最佳为58度。

本发明所述药酒为壮医外用药酒,适用于治疗风湿病,尤其是壮医所称痹证(属风寒湿型,兼夹瘀证或虚证)。

本发明所述药酒配方应用了壮医中君、臣、佐、使原理,其中方解如下:

君药:雷公藤、海风藤、鸡血藤:通龙路,祛风除湿、温通经络。

臣药:两面针、威灵仙:加强君药祛风利湿、活血止痛,通龙路、火路,以治其标。

佐药:当归活血通路,兼有补血之功。田七:活血祛瘀止痛,使龙路、火路通畅。

使药:独活、怀牛膝:为引经之药,引诸药直达病所。

食用酒为辅料,其作用一是将各种中药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二是食用酒有行气发散作用,外擦皮肤有透皮作用。

其中最主要的君药雷公藤含有雷公藤内酯醇等有效成分,现代药理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抗生育等活性,广泛用于治疗肿瘤,肾炎,哮喘等疾病。

本发明药酒配方中雷公藤、鸡血藤、威灵仙、当归、两面针、田七、独活、海风藤、怀牛膝原药材名称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各品种项下标准。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除痹外用药酒治疗痹症操作简便、副作用少,能直达病所,具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祛瘀、补肾强筋。使龙路、火路通畅,气血归于均衡等功效;治疗痹证(风寒湿痹)总有效率达到9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除痹外用药酒,由称取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原料混合均匀后与10千重量份50度米酒浸泡20天而制成。

雷公藤1000份,鸡血藤700份,威灵仙700份,当归700份,两面针700份,田七100份,独活400份,海风藤1000份,怀牛膝700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除痹外用药酒,由称取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原料混合均匀后与40千重量份65度高粱酒浸泡60天而制成。

雷公藤1400份,鸡血藤1100份,威灵仙1100份,当归1100份,两面针1100份,田七400份,独活800份,海风藤1400份,怀牛膝1100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除痹外用药酒,由称取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原料混合均匀后与25千重量份58度木薯酒浸泡30天而制成。

雷公藤1200份,鸡血藤900份,威灵仙900份,当归900份,两面针900份,田七250份,独活600份,海风藤1200份,怀牛膝900份。

实施例4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除痹外用药酒,由称取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原料混合均匀后与25千重量份58度糖蜜酒浸泡30天而制成。

雷公藤1200份,鸡血藤900份,威灵仙900份,当归900份,两面针900份,田七250份,独活600份,海风藤1200份,怀牛膝900份。

实施例5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除痹外用药酒,由称取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原料混合均匀后与25千重量份58度米酒浸泡后于陶瓷罐密封30天而制成。

雷公藤1100份,鸡血藤950份,威灵仙900份,当归1000份,两面针800份,田七150份,独活500份,海风藤1300份,怀牛膝800份。

应用实施例: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除痹外用药酒治疗痹证患者的临床应用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现代医学的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慢性肌筋膜炎等多个病种。临床表现以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麻木、关节肿大、屈伸不利、麻木不仁为主要特征的痹证诊断标准,痹证的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痹证分期:应辨清风寒湿痹与热痹的不同,本发明药酒适用于风寒湿痹。风寒湿痹虽有关节酸痛,但无局部红肿灼热,其中以关节酸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通有定处,疼痛剧烈者为痛痹,肢体酸痛重,肌肤不仁者为着痹。

使用方法:一日3次,一次10ml~50ml,外用。15天至30天为一个疗程。可连续使用3个疗程。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国医药科技局2002年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注:计算公式(莫尼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本发明药酒治疗痹证(风寒湿痹)的临床应用效果见表1:

典型病例:

杨某,女,39岁,2012年3月29日初诊。自诉全身关节疼痛5年余,在我院风湿科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症见: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晨僵,手足沉重,肌肤麻木不仁,每遇阴雨天气则疼痛加重,畏寒,疲乏无力,舌淡暗苔白,脉弱。中医诊断为痹证,属风寒湿型,兼夹虚证。治益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祛瘀,补肾强筋。使龙路、火路通畅,则气血归于均衡。使用本发明药酒外擦治疗,组方为雷公藤1200g、田七250g、威灵仙900g、当归900g、两面针900g、鸡血藤900g、独活600g、海风藤1200g、怀牛膝900g,加米酒25kg,浸泡30天后经过滤、分装、质检、包装后使用。使用方法:一日3次,一次10ml~50ml,外用。30天为一个疗程。使用本发明药酒外用治疗1个疗程后明显好转,全身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功能及中医症状体征得到改善。继续使用本发明药酒外用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活动改善明显,可参加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活动。

陈某,男,50岁,2013年4月15日初诊。自诉右肩部疼痛、活动不利1个月,无明显外伤史,拍右肩关节正位片未见异常,在我院骨科科诊断为“右肩周炎”。症见:右肩关节 疼痛,为刺痛,夜间尤甚,活动不利,晨僵,遇寒则疼痛加重,畏寒,舌质暗红苔白,脉弦。中医诊断为痹证,属风寒湿型,兼夹瘀证。治益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祛瘀,补肾强筋。使龙路、火路通畅,则气血归于均衡。使用本发明药酒外擦治疗,组方为雷公藤1200g、田七250g、威灵仙900g、当归900g、两面针900g、鸡血藤900g、独活600g、海风藤1200g、怀牛膝900g,加米酒25kg,浸泡30天后经过滤、分装、质检、包装后使用。使用方法:一日3次,一次10ml~20ml,外用。30天为一个疗程。使用本发明药酒外用治疗1周后明显好转,全身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功能及中医症状体征得到改善。继续使用本发明药酒外用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右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