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梅尼埃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426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泽泻、菖蒲等中药的治疗梅尼埃病的组合物、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眩晕分为外周性和中枢性两种。在外周性眩晕中,根据位置又分为前庭性和非前庭性。前庭外周性眩晕约占所有眩晕患者的71%,其中梅尼埃病(Méni è res disease)在外周性眩晕中占第二位,是眩晕最主要病因之一。

梅尼埃病又称为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疾病,病因迄今不明。多因素致病的理论被多数人接受。其临床特点表现在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伴耳鸣和耳胀。其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20min至24h。早期一般为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并逐渐累及中高频,一般在5~10年后听力曲线最终为平坦型的重度聋。

2011年中国卫生部调查显示,梅尼埃病发病率约7.5-157/10万人;该病发病年龄4-90岁,多发于中青年,发病高峰40~60岁。男女发病率约1-1.3:1。一般单耳发病,可出现双耳受累。

目前,对于梅尼埃病的治疗仍有争议。尽管目前没有治愈该病的方法,但是通过口服药物可以得到控制,故仍以保守治疗为主。口服药物主要为对症处理,如①焦虑紧张给予镇静安定药。如地西泮等;②恶心、呕吐给予抗胆碱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等;③抗组胺前庭抑制药,如倍他司汀等;④改善内耳循环药,如双氢麦角碱等;⑤改善血循环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等⑥脱水、利尿药,如呋塞米、甘露醇;⑥激素类,如地塞米松等。

梅尼埃病属于中医“眩晕”、“冒眩”等范畴,是一种与水代谢相关的内耳疾病,内耳膜迷路积水是其主要病理特征。《类聚方广义》中描述该病为“支饮眩冒症,其剧者,昏昏摇摇,如居暗室,如居舟中,如步雾里,如升 空中,居屋床褥,如回转而走,虽瞑目敛神,亦复然…”《黄帝内经》“清阳出上窍,支饮留于心膈,则上焦之气浊而不清,清阳不能走于头目,故其人苦冒眩也”。《丹溪心法·头眩》中“无痰不作眩”。

梅尼埃病常因气候、环境、情绪、疲劳等因素为诱因反复发作,病机主要为风、火、痰、虚等,主要以虚实夹杂为多见。临床上分为肝阳上亢证、痰浊中阻证、瘀阻脑络证、肾阳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等。

本方是在经典方剂泽泻汤的基础上组方而成。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泽泻汤具有利水、扩张血管、降脂、降压等药理作用,具有减轻实验性豚鼠模型内淋巴积水程度和改善内淋巴积水造成的听力损害作用。本方由泽泻、炒白术、菖蒲、天麻、旋复花和川芎组成,具有化痰利水、平肝熄风、活血止痛的作用,经药理实验证明,本品有效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本病中医病机以水饮停留、上泛为主,常表现为眩晕、耳鸣、吐逆等症,泽泻主要含有三萜类化合物。泽泻水煎剂具有利尿作用。白术主要含苍术酮、苍术醚、倍半萜内酯化合物。白术炮炙后,挥发油含量降低,可增强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改善梅尼埃病的恶心呕吐症状。泽泻、白术两药配伍,直入肾、脾二经,降浊中寓升清,力专而效宏,既可祛除痰浊水饮以治标,又能健脾益肾以杜生痰饮之源,故有“泽泻利水而决之于沟渠,白术培土而防之于堤岸。

本病吐逆频作,此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故配伍升清降浊药物旋复花,旋复花主要含有酚酸类成分,可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水饮、痰浊俱为阴邪,无痰不作眩,二者常相兼为患,蒙蔽清窍,故配伍祛痰开窍药物菖蒲,菖蒲主要含有α-、β-细辛醚、顺甲基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等,具有辟秽开窍,宣气逐痰的功效。

本病常有兼挟肝风上扰清窍者,故配伍平肝息风药物天麻,血不利则为水,水饮停蓄亦可导致血行不畅,故常配伍活血祛瘀药物川芎。同时本病常伴有巅顶疼痛症状,天麻与川芎两药配伍,即为名方大川芎丸。天麻主要 含有香荚兰醇、香荚兰醛、天麻甙等成分,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肝阳上亢型和痰浊中阻型的头晕。川芎主要含有挥发油和有机酸类成分,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头痛之首选药物。二者配伍,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鉴于梅尼埃病的多发性和危害性,同时,目前临床上少见针对梅尼埃病的成熟产品应用,化药主要为对症治疗药物非专一性治疗药物,中药品种极为少见,市场存在空白,临床需求不能满足,因此,及时开发研制针对性的治疗梅尼埃病有效中药新药是非常必要。本品的开发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究一种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梅尼埃病的药物组合物,并提供其口服制剂制备方法,以便于工业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梅尼埃病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泽泻60~140份、炒白术20~100份、菖蒲10~100份、天麻10~100份、旋复花10~100份和川芎10~100份。

优选为:泽泻70~120份、炒白术30~80份、菖蒲20~60份、天麻20~60份、旋复花30~70份和川芎30~70份。

进一步优选为:泽泻90份、炒白术45份、菖蒲30份、天麻30份、旋复花45份和川芎36份。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称取原料药泽泻、炒白术、菖蒲、天麻、旋复花和川芎备用;

b)天麻、川芎两味用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干燥,得干粉;

c)泽泻、炒白术、菖蒲和旋复花以水提取,滤过,滤液合并浓缩,醇沉放置过夜,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干燥,得干粉;

d)上述各部分干粉混合均匀,加入糊精、乳糖、微粉硅胶、甘露醇、预胶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等,经干法制粒制成颗粒或以湿法制粒,加入适量微粉硅胶或滑石粉等润滑剂,混匀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加入柠檬酸、阿斯巴甜、硬脂酸镁等混匀后,直接制成颗粒剂或压片。

前述药物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称取原料药泽泻、炒白术、菖蒲、天麻、旋复花和川芎备用;

b)天麻、川芎两味用3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4次,溶剂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12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干燥,得干粉;

c)泽泻、炒白术、菖蒲和旋复花以水提取2~4次,溶剂用量为药材重量的8~12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缩,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0~1.20,加入乙醇醇沉至乙醇浓度40~70%,放置过夜,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5~1.20,干燥,得干粉;

d)上述各部分干粉混合均匀,加入糊精、乳糖、微粉硅胶、甘露醇、预胶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等,经干法制粒制成颗粒或以95%乙醇湿法制粒,加入适量微粉硅胶或滑石粉,混匀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加入柠檬酸、阿斯巴甜、硬脂酸镁混匀后,直接装袋制成颗粒剂或压片。

最优选的药物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称取原料药泽泻、炒白术、菖蒲、天麻、旋复花和川芎备用;

b)天麻、川芎两味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溶剂用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 提取时间为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分别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干燥,得干粉;

c)泽泻、炒白术、菖蒲和旋复花以水提取3次,溶剂用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为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缩,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5,加入乙醇醇沉至乙醇浓度50%,放置过夜,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0,干燥,得干粉;

d)上述各部分干粉混合均匀,加入糊精、乳糖、微粉硅胶、甘露醇、预胶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等,经干法制粒制成颗粒或以95%乙醇湿法制粒,加入适量微粉硅胶或滑石粉,混匀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加入柠檬酸、阿斯巴甜、硬脂酸镁混匀后,直接装袋制成颗粒剂或压片。

以上所述治疗梅尼埃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提取方法是煎煮法、回流提取法、温浸法、渗漉法中的任一种;所述的干燥方法可以为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药物复方制剂,具有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梅尼埃病药物中的应用。其含有的药味少,利于制备成现代化制剂和便于质量控制。本发明复方制剂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

本发明所述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工业生产应用,其包括药学上适于应用的各种口服制剂,例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本发明中适用于口服制剂的药用辅料有糊精、乳糖、微粉硅胶、甘露醇、硬脂酸镁,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还可选用药典常规辅料羟丙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淀粉,磷酸钙,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滑石粉,羟丙甲纤维素,柠檬酸,乙基纤维素等。

本发明复方制剂(眩复)经动物实验结果显示:

选用昆明种小鼠灌胃给药1次,以双氢氯噻嗪作对照,观察眩复对小鼠的利尿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眩复5、10、20g生药/kg剂量组均 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给药后4小时达峰值。表明眩复对梅尼埃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化痰利水)。

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灌胃给药1次,以牛黄降压丸做对照,观察眩复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眩复5、10、20g生药/kg剂量组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表明眩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平肝熄风)。

选用Wistar血瘀大鼠连续灌胃15天,每天一次,以复方丹参片作对照,观察眩复对血瘀大鼠的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眩复5、10、20g生药/kg剂量组均有明显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粘度和血浆比粘度。表明眩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活血)。

选用昆明种小鼠灌胃给药1次,以盐酸曲马多作对照,进行醋酸扭体试验,观察眩复的止痛作用。结果显示,小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眩复5、10、20g生药/kg剂量组均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表明眩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止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原料准备:

取天麻10kg、川芎药材12kg,用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h,滤过,合并二次提取液,回收溶剂,浓缩至50℃相对密度约1.10,减压或喷雾干燥,即得提取物Ⅰ;

泽泻30kg、炒白术15kg、菖蒲10kg和旋复花15kg以水提取三次,溶剂用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为1.5小时,滤过,三次提取液合并浓缩,浓 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5,加入乙醇醇沉至乙醇浓度50%,放置过夜,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0,减压或喷雾干燥,即得提取物Ⅱ;

上述两部分提取物合并,混匀,制得本发明复方提取物,用于本发明制剂的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2

本发明复方制剂配方由以下组份组成:

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复方提取物、甘露醇+淀粉、硬脂酸镁、柠檬酸按量称取,混合均匀后过80目筛,加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1%)适量制粒,60℃干燥2小时后过20目筛整粒,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

实施例3

本发明复方制剂配方由以下组份组成:

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复方提取物、淀粉+糊精、阿斯巴甜按量称取,混合均匀后过80目筛,加90%乙醇溶液适量制粒,50℃干燥3小时后过20目筛整粒,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

实施例4

本发明复方制剂配方由以下组份组成:

采用干法制粒工艺制备,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复方提取物、乳糖+淀粉+微晶纤维素、滑石粉按量称取,混合均匀后过80目筛,直接干法制粒,过20目筛整粒,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

实施例5

本发明复方制剂配方由以下组份组成:

采用湿法制粒后装胶囊工艺制备,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复方提取物、淀粉+乳糖、柠檬酸按量称取,混合均匀后过80目筛,加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2%)适量制粒,50℃干燥3.0小时后过20目筛整粒,然后加入润滑剂, 装胶囊,即得本发明复方胶囊剂。

实施例6

本发明复方制剂配方由以下组份组成:

采用干法制粒后装胶囊工艺制备,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所述:将复方提取物、淀粉、羟丙甲纤维素、甘露醇、阿斯巴甜、柠檬酸按量称取,混合均匀后过80目筛,干压制粒,过20目筛整粒,然后加入润滑剂,装胶囊,即得本发明复方胶囊剂。

实施例7

本发明复方制剂配方由以下组份组成:

采用湿法制粒后装胶囊工艺制备,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所述:将复方提取物、乳糖、淀粉、甘露醇、柠檬酸按量称取,混合均匀后过80目筛,加85%乙醇溶液适量制粒,60℃干燥2小时后过20目筛整粒,然后加入润滑剂,装胶囊,即得本发明复方胶囊剂。

实施例8

本发明复方制剂配方由以下组份组成:

采用湿法制粒后压片工艺制备,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复方提取物、淀粉+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阿斯巴甜、柠檬酸按量称取,混合均匀后过80目筛,加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5%)适量制粒,40℃干燥4小时后过20目筛整粒,然后加入润滑剂,压片,即得本发明复方片剂。

实施例9

本发明复方制剂配方由以下组份组成:

采用干法制粒后压片工艺制备,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所述:将复方提取物、淀粉+甘露醇、羟丙甲纤维素、柠檬酸按量称取,混合均匀后过80目筛,直接干法制粒,过20目筛整粒,然后加入润滑剂,压片,即得本发明复方片剂。

实施例10

本发明复方制剂配方由以下组份组成:

采用湿法制粒后压片工艺制备,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所述:将复方提取物、乳糖+微晶纤维素按量称取,混合均匀后过80目筛,加乙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5%)适量制粒,60℃干燥1.5小时后过20目筛整粒,然后加入润滑剂,压片,即得本发明复方片剂。

现在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相信采用前面所公开的内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可以做很多改进和变化,可最大限度的应用本发明,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基本精神。所有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认为是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因此,前面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仅是举例说明,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