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注射器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41560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注射器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注射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注射器示意图,传统的注射器一般由塑料针筒2、橡胶活塞8和芯杆9组成,芯杆9的前部设于塑料针筒2中,芯杆9的前端设有橡胶活塞8,橡胶活塞8与塑料针筒2内壁之间密封。这种注射器的缺点是:1、只是单纯的注射药液,不具备对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行过滤的功能。2、采用橡胶活塞来密封针筒2和芯杆9接触面,而橡胶由于其化学材料的特性,决定其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是用来直接注射药液进入人体,其对人体的不良作用与危害不容忽视。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用药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普遍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认识,同时部分患者也通过各种途径对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有所认识,他们对临床用药质量及安全意识日益增强,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临床所用的注射器均不具备过滤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的功能,药液中大量不溶微粒随便药液一起注射到人体内的血液中。静脉输注药液是临床治疗病人的快捷、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患者在享受这一快捷、有效的方法的同时,生命健康、安全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这一风险已为医学所广泛证实,药液中不深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归纳如下:

较大(大于血管直径,成人一般为6~8μm;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毛细血管一般达更细的2~3μm)的微粒可直接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严重者造成局部堵塞和供氧不足,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炎症;小于此径的随血流可直接造成血栓或由于异物侵入组织导致红细胞聚集在微粒周围使体积增大,造成肉芽肿,而且由于数量多同样可引起血管栓塞;同时输液中的微粒还可引起静脉炎、变态反应、血小板减少症、菌血症、过敏反应等等,其对人体的危害是潜伏的、长期的。而我国《药典》对注射剂中不深性微粒控制上限为25μm,下限为10μm。在当代,尤其婴幼儿、儿童承担风险更大,因为人体毛细血管一般为6~8μm,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毛细血管一般达更细的2~3μm,可想而知婴幼儿、儿童在接受用药时承担多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药液过滤功能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注射器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注射器,包括塑料注射杆、塑料针筒、注射针与保护套,注射针外侧设有保护套,塑料注射杆位于塑料针筒内部,塑料针筒采用锁定接头,并通过锁定接头连接注射针,锁定接头的顶端设有锁定接头倾斜角,注射针的针座处设有药液过滤膜片,塑料注射杆不含橡胶活塞;

当抽取药液的时候,有倾斜角度一侧的药液过滤膜片会自动打开,然后药液进入塑料针筒内,当药液抽取完毕后推动塑料注射杆,此时药液过滤膜片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与注射针内的平台接触密封,药液只能通过药液过膜片流出注射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锁定接头倾斜角的角度为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药液过滤膜片的孔径为0.2μm~10μm。

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注射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注塑:注塑塑料注射杆、塑料针筒、保护套、注射针的针座部分;

2)制膜片:根据实际需求,制成相应规定的药液过滤膜片;

3)注射针组装:将不锈钢针管与针座组装制得注射针;

4)组装:首先将保护套套在注射针上,将药液过滤膜片放入注射针的底端,然后将注射针安装在塑料针筒的锁定接头上,再将塑料注射杆安装在塑料针筒内部;

5)组装完成以后包装,经灭菌后一次性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对注射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行过滤,消除药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长期潜伏的危害,解除患者临床用药的后顾之忧。

2、本发明不用橡胶活塞,消除橡胶活塞直接接触药液对人体的危害。橡胶活塞的作用是密封塑料注射杆与塑料针筒的接触面,防止注射药液时药液渗漏在塑料针筒内。本发明不用橡胶活塞来密封塑料注射杆与塑料针筒的接触面,而是靠塑料注射杆和塑料针筒的紧配合来达到密封的使用。

3、本发明工艺简洁,工人操作简单,实施过程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注射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注射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抽取药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注射药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处放大图;

图中:1-塑料注射杆、2-塑料针筒、3-锁定接头、4-药液过滤膜片、5-注射针、6-锁定接头倾斜角、7-保护套、8-橡胶活塞、9-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注射器(带针)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注射器(带针)由塑料注射杆1、塑料针筒2(含锁定接头3、锁定接头倾斜角6)、药液过滤膜片4、注射针5、保护套7组成。

药液过滤膜片4放在注射针5内的平台上,然后注射针5与塑料针筒2的锁定接头3连接,此时锁定接头3压在注射针5内的药液过滤膜片4上(锁定接头3前端有15度的的倾斜角度的地方是不压药液过滤膜片4,如图5所示)。由于锁定接头3前端有15度的地方是不压药液过滤膜片4的,当抽取药液的时候,有倾斜角度一侧的药液过滤膜片4会自动打开,然后药液进入注射器,当药液抽取完毕后推动塑料注射杆1,此时药液过滤膜片4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与注射针5内的平台接触密封,药液只能通过药液过膜片4流出注射针5,从而达到药液过滤膜片4对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截留和过滤作用,药液过滤膜片4的孔径可根据临床不同需求在0.2μm~10μm之间。

本发明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注塑:根据图纸要求注塑塑料注射杆1、塑料针筒2、保护套7、注射针5的针座部分;

2.制膜片:根据实际需求,制成相应规定的药液过滤膜片4;

3.注射针5组装:将不锈钢针管与针座组装;

4.组装:首先将保护套7套在注射针5上,将药液过滤膜片4放入注射针5的底端,然后将注射针5、塑料注射杆1、塑料针筒2、药液过滤膜片4按图2组装即完成。

5.组装完成以后包装,经环氧乙烷灭菌(或其它灭菌方式)后一次性使用。

请参阅图4-图7,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打开包装,缓缓抽动注射器中的塑料注射杆1,待药液抽取完毕后,在缓缓推动注射器中的塑料注射杆1进行注射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