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变频振动型颈枕式颈椎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077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变频振动型颈枕式颈椎牵引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颈椎牵引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牵引、振动和红外线颈枕的颈椎牵引器。



背景技术:

现在的医院颈椎牵引治疗常采用的方法是枕颌带悬吊式牵引,在牵引过程中患者的颈部始终处于悬吊状态,颈部无支撑点,颈椎的稳固性较差,患者易产生紧张感,耐受有限不易长时牵引,且多角度变化牵引操作复杂不利于医生掌握,更重要的是术后可产生某些不良反应。因此,本研究组在前期调节型颈枕式牵引器(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2015201340176)的基础上,研制多功能变频振动型颈枕式颈椎牵引器,主要适应不同患者颈椎牵引治疗的需要,提供牵引时颈椎的稳定性,促进颈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脑部供血,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缓解颈部肌肉疲劳,更适应颈椎病牵引治疗的临床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牵引、振动和红外线颈枕的颈椎牵引器,使得在牵引时患者的颈部依靠在颈枕上,在增强颈椎稳固性的同时,开展理疗、振动按摩和牵引治疗等多种功能。

为此,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变频振动型颈枕式颈椎牵引器,包括牵引座椅(1)、振动颈枕(2)以及颈椎牵引机构(3)组成,其中在颈枕上设置振动器(4)、红外线装置(5)、电动机(6)、频率调节器(7)、定时器(8)组成,振动器是一冠球状构件。

本发明的振动按摩作用,不同的振动频率,可减轻颈部肌肉紧张、缓解颈肩部疲劳,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的功能。

本发明的红外线理疗作用,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头颈部的症状。

本发明颈枕的作用,牵引时患者的颈部处于稳固的位置,增强了对颈椎的保护,避免了牵引可能引起的再损伤;同时是在颈椎正常生理曲度的延伸方向上牵引,具有维持了颈椎自然生理弯曲的趋势,颈枕对颈椎具有向前的支持力,顺应了颈椎正常生理弧度,有利于纠正异常的颈椎生理曲度。

本发明装置,在颈椎牵引时选择适宜的振动频率,可增强患者颈部的适应感,颈部取后伸位牵引,一般角度选择15°~20°,选择定时,操作简单易掌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振动颈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近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多功能变频振动型颈枕式颈椎牵引器由牵引座椅1、振动颈枕2以及颈椎牵引机构3组成,其中振动颈枕2设置在牵引座椅1靠背上部。

参照图2,振动颈枕由振动器4、红外线装置5、电动机6、频率调节器7、定时器8组成;其中振动器4、红外线装置5、电动机6为一个整体,固定在颈枕上;在颈枕的背侧设置频率调节器7、定时器8;牵引时,调整颈枕上下、前后距离,以此适应不同患者的颈椎位置;打开红外线对准颈部紧靠皮肤,选择患者适宜的振动频率,定好时间,实施颈椎治疗。

振动器4呈冠球状,头部可发射红外线,固定在颈枕上。颈枕是一弧形软质构件,软硬度适中,制作成形如小枕头状,外侧弧长与颈椎生理弧度相近,长度与肩同宽。为适应患者颈部特征具有前后及上下调节功能,颈部能舒适的倚靠于颈枕上,于是颈部保持稳固的姿态,有利于实施长时间的牵引,减少患者由于牵引引起的紧张感。

多功能变频振动型颈枕式颈椎牵引器使用时,患者取坐位,于椅上坐稳,肩背部紧靠支架,颈部置于颈枕上,医者为患者调节颈枕上下高度、前后距离,使颈枕位于患者感到最舒适的位置,一般在颈部C2~5;牵引角度为后伸位15°~20°,依据病变部位,在范围内调节,放松不抵抗;牵引时间与重量,根据患者承受力、接受力及牵引时感觉进行调整,以安全有效为原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