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069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血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血液检验领域,特别是一种采血针。



背景技术:

在血液检验中,采血针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血液采集。一般抽血都采用采血针和负压试管配合。采血针是一次性消耗品,在丢掉后,采血针的针头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这不仅很容易扎伤操作者,还有可能误伤其他人;尤其是在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采血之后,采血针的针头上将可能携带有传染病菌,一旦扎伤人或动物,就会造成传染病菌的传播,以至于给社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另外即使存在防止针头伤人感染的针座,由于针孔太小,在插入过程中同样存在被刺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血针,能够避免抽血针头的尖端和注血针头的尖端可能扎伤人或动物造成传染病菌的传播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血针,包括抽血针头,抽血针头通过软管与注血针头连通,所述抽血针头和注血针头一侧均设有可调节针座,可调节针座包括外壳,外壳内靠近侧壁的螺杆与卡头螺旋连接,卡头下端固定连接有通管,通管侧壁上沿圆周方向竖直画有多条缝,螺杆上远离卡头的一端与外壳外的旋转轮固定连接,外壳外远离旋转轮的一端设有端盖。

所述的通管材质为弹性材料。

所述的软管上还设有弹性圈。

本发明一种采血针,通过设置可调节针座,一方面可以将采血针针头进行隔离,另外由于可调节针座的通管为伸缩式,开口可调节大小,因此在针头插入过程中不会对人手造成伤害,可彻底杜绝针头扎伤人或动物造成传染病菌的传播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可调节针座的示意图。

图中:抽血针头 1,注血针头 2,软管 3,可调节针座 4,外壳5,螺杆 6,卡头7,通管8,旋转轮 9,缝 10,端盖 11,弹性 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采血针,包括抽血针头1,抽血针头1通过软管3与注血针头2连通,所述抽血针头1和注血针头2一侧均设有可调节针座4,可调节针座4包括外壳5,外壳5内靠近侧壁的螺杆6与卡头7螺旋连接,卡头7下端固定连接有通管8,所述的通管8材质为弹性材料。如橡胶、弹性塑料等。通管8侧壁上沿圆周方向竖直画有多条缝10,螺杆6上远离卡头7的一端与外壳5外的旋转轮9固定连接,外壳5外远离旋转轮9的一端设有端盖11。

如图1所示,所述的软管3上还设有弹性圈12。由此结构,防止针从针座中脱出,提高安全性。

当需要处理采血针时,旋动旋转轮9,与螺杆6螺旋连接的卡头7带着通管8向下运动,并旋出,由于通管8上设有缝10,伸出外壳5的通管开口张开,这时,可将抽血针头1的尖端和注血针头2的尖端分别置于对方的针座4内,然后反方向旋动旋转轮9,将通管8收回,并盖上端盖11。最后放置于弹性圈12中扎紧,彻底消除隐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