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776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神经性厌食症是特殊的精神心理变态,自我造成的进食减少,严重的营养不良和

体重减轻以及闭经。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19岁,女生至少10倍于男

生。发病机理是由于心理压力和青春期发育引起的心理变化及下脑功能紊乱共同导致的异

常进食行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

料制成:山药18-22克,麦芽28-32克,沙参10-14克,白扁豆13-17克,鸡内金13-17克,佛手10-14克,山楂10-14克,炙甘草4-8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山药20克,麦芽30克,沙参12

克,白扁豆15克,鸡内金15克,佛手12克,山楂12克,炙甘草6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山药:清热,解毒。 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麦芽:消食,和中,下气。治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乳胀不消。

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白扁豆:健脾,化湿,消暑。主脾虚生湿,食少便溏,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烦渴胸闷。

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

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佛手: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驱绦虫。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

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炙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

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山药18克,麦芽28克,沙参10克,白扁

豆13克,鸡内金13克,佛手10克,山楂10克,炙甘草4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山药20克,麦芽30克,沙参12克,白扁

豆15克,鸡内金15克,佛手12克,山楂12克,炙甘草6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山药22克,麦芽32克,沙参14克,白扁

豆17克,鸡内金17克,佛手14克,山楂14克,炙甘草8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