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961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进行处置的部位的旋转操作及送液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本申请基于2014年11月1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4-233508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经内窥镜向体腔内插入、且具有通入高频电流从而切除粘膜等的刀部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在贯穿于向内窥镜的通道内插入的绝缘性的护套内的线的顶端安装有在处置中使用的刀部而构成。刀部通过操作固定有线的基端的操作构件而自护套的顶端自由突出没入。

作为切开部的形状,公知有将圆棒状、棒状构件的顶端部弯曲为l字状的、所谓的钩刀等。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若使设于高频手术刀的止挡件突起朝向安装于挠性护套的顶端部的硬质筒体进行按压,则硬质筒体的锥形面与止挡件突起面接触,高频手术刀被稳定地保持在挠性护套的中心轴线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7-4439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钩刀的情况下,通过使刀部相对于护套旋转,从而刀部的顶端部的方向产生变化,因此使用者使线旋转,将刀部的顶端部的方向调节为适合手法的状态进行使用。在调节了刀部的顶端部的方向之后,优选的是,能够保持(锁定)刀部的顶端部的方向。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这样的结构中,也是通过将止挡件突起牢固地按压于锥形面,从而能够保持高频手术刀与硬质筒体不相对旋转。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即使在止挡件突起抵接于硬质筒体的基端部的最突出状态下,也形成有用于向硬质筒体的内径部送液或者抽吸的连通路径。但是,为了将刀部保持为不与硬质筒体相对旋转,需要将止挡件突起等刀部侧的机构相当牢固地按压于硬质筒体等护套侧的机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刀部由于通常径向的尺寸非常小,小至数毫米程度,因此即使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那样的结构,在将高频手术刀牢固地按压于硬质筒体以使高频手术刀与硬质筒体不相对旋转的状态下,也存在有实际上无法充分地进行送液等的可能性。

结合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且可靠地进行用于处置的部位的锁定与送液等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管状的插入部;止挡件,其具有通孔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部;操作线,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插入部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插入部;处置部,其设于所述操作线的顶端部并贯穿于所述通孔;以及限制构件,其在所述插入部内设于比所述止挡件靠基端侧的位置,并连接所述处置部与所述操作线,所述止挡件具有与所述限制构件的一部分面接触的锁定面,所述限制构件按压于所述止挡件时,所述处置部被锁定为无法相对于所述插入部绕所述插入部的轴线旋转,而且,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止挡件在所述插入部的绕轴线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非接触区域,而且,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止挡件以所述非接触区域在设有所述锁定面的区域内存在于所述插入部的轴线方向上的整个范围的方式面接触。

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还具有设于所述限制构件和所述止挡件中的至少一者的流路面,所述限制构件按压于所述止挡件时,在设有所述流路面的部位形成有所述非接触区域。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管状的插入部;止挡件,其具有通孔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部;操作线,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插入部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插入部;处置部,其设于所述操作线的顶端部并贯穿于所述通孔;以及限制构件,其在所述插入部内设于比所述止挡件靠基端侧的位置,并连接所述处置部与所述操作线,所述止挡件具有与所述限制构件的一部分面接触的锁定面,所述限制构件具有流路,该流路形成为第一开口在所述限制构件的顶端部开口,第二开口在比与所述锁定面面接触的部位靠基端侧的部位开口,所述限制构件按压于所述止挡件时,所述处置部被锁定为无法相对于所述插入部绕所述操作线的轴线旋转。

在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插入部具有树脂制的管护套和配置在所述管护套内的金属制的线圈护套。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各个技术方案,能够同时且可靠地进行用于处置的部位的锁定与送液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限制构件的外观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限制构件的外观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操作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操作线与管之间的接合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使用时的一形态的图。

图7是表示限制构件的其他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顶端部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变形例中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顶端部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操作部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顶端部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变形例中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顶端部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刀部的其他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止挡件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止挡件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的整体结构的图。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贯穿于具有软性的插入部的内窥镜内进行使用。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包括:具有挠性的管状的插入部10、贯穿于插入部10的操作线20、安装于操作线20的顶端部的刀部(处置部)30以及连接于插入部10的操作部40。

插入部10由具有挠性的纵长的护套16构成。作为护套16,能够使用公知的树脂制的管护套等。操作线20配置在护套16内。在操作线20的顶端部设有刀部30。操作线20的基端部与操作部40相连接,通过操作操作部40,能够使操作线20和刀部30相对于插入部10进退。作为操作线20,能够使用公知的捻线等。

刀部30是由金属等形成的所谓的钩刀,具有与操作线20相连接的主体部31和设于主体部31的顶端侧的弯曲部32。弯曲部32相对于主体部31弯折约90度,并向远离插入部10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弯曲部32与主体部31所成的角度并不特别限制为90度,适当地设定较好。

操作部40具有连接有插入部10的流体供给部41和用于操作操作线的线操作部46。流体供给部41具有栓42。能够通过在栓42上连接注射器100等,从流体供给部41向插入部10内供给液体、气体等流体。也能够通过在栓42上连接抽吸源,从插入部10的顶端抽吸患者体内的液体等。

线操作部46具有:包括棒状的操作主体47和以能够相对于操作主体47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该操作主体47的滑动件48的公知的结构。操作线20的基端部借助后述的管安装于滑动件48。通过使滑动件48相对于操作主体47滑动,能够使操作线20相对于插入部10前进及后退。在滑动件48上设有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插头49。

通过在插头49上连接电源线等,能够从插头经由操作线20向刀部30供电。

如图1所示,在插入部10的顶端部安装有用于将刀部30自插入部10突出的突出长度限制为预定值以下的止挡件11。止挡件11是大致圆柱状的构件,沿着圆柱形状的中心轴线设有通孔12。通孔12具有顶端侧的第一区域12a和基端侧的第二区域12b,通孔12贯穿有刀部30。第一区域12a的内径在止挡件11的整个中心轴线方向上是恒定的。第二区域12b的内径随着从止挡件11的顶端侧靠近止挡件11的基端侧而逐渐扩大。第二区域12b的内表面13是在抑制刀部30的相对移动时与限制构件35面接触的锁定面。后面说明详细内容,以下,有时将内表面13称作“锁定面13”。

刀部30与操作线20在插入部10中的比止挡件11靠基端侧的内部区域利用限制构件35连接为一体。限制构件35是圆筒状的构件,具有直径尺寸在整个轴线方向上恒定的基部36和设于比基部36靠顶端侧的位置且直径尺寸逐渐缩小的锥形状的缩径部37。止挡件11的锁定面13与缩径部37的外周面37a在止挡件11与限制构件35同轴配置的状态下平行(包括大致平行。)。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姿势的限制构件35的外周面的图。如图2所示,在限制构件35上,通过切掉基部36和缩径部37的一部分而形成有流路面38。流路面38是平面,包括限制构件35的顶端和基部36的外周面上的位于比缩径部37靠基端侧的位置的点p。由此,如果限制构件35的轴线x1方向上的位置相同,则流路面38与轴线x1之间的距离比外周面37a与轴线x1之间的距离短。如图3所示,流路面38形成在隔着轴线x1相对的两个部位。

图3是从图1中的下侧观察限制构件35看到的图。在图2和图3中,附图标记39表示流入用于连接操作线20与刀部30的钎焊材料等的孔。

图4是操作部40的局部剖视图。操作线20的基端侧贯穿于防止纵向弯曲用的管21内,并固定于管21。管21经由流体供给部41内延伸至操作主体47的内部,并固定于滑动件48(未图示)。流体供给部41与管21之间利用o形密封圈22确保水密,从栓42供给来的流体不向线操作部46泄漏。

如图5放大所示,在管21的顶端部设有通过切削等将直径尺寸形成得比管21的基端侧的区域的直径尺寸小的小径部23。操作线20与管21利用从设于小径部23的孔23a流入的钎焊材料24连接为一体。这种结构防止了水等从管21的顶端侧进入管21的内部。另外,从孔23a涌起的钎焊材料24是难以比管21中的、比小径部23靠基端侧的区域向径向外侧突出、难以引起需要在钎焊后进行去除剩余的钎焊材料的工序的事态的结构。

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的使用时的动作。

首先,使用者将内窥镜插入部向患者的体内插入,使内窥镜插入部的顶端部移动至处置对象部位的附近。接下来,使用者将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从设有刀部30的顶端侧向内窥镜的钳子塞等插入,并贯穿于内窥镜插入部内的处置器具通道。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向通道内的贯穿也可以在将内窥镜插入部插入患者的体内之前进行。

若使用者使滑动件48相对于操作主体47前进,则刀部30自插入部10的顶端突出。如上所述,插入部10固定于流体供给部41,操作线20固定于线操作部46。因而,通过使线操作部46的整体相对于流体供给部41旋转,从而能够使操作线20和刀部30相对于插入部10旋转,将弯曲部32的方向调节为期望的方向。

当想要在调节了弯曲部32的方向的状态下进行固定(锁定)时,使用者用力使滑动件48前进。这样的话,限制构件35按压于止挡件11。由于锁定面13与外周面37a如上所述平行,因此通过滑动件48的前进操作,外周面37a的大致整体与锁定面13面接触。其结果,止挡件11与限制构件35利用在外周面37a与锁定面1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相卡合,刀部30被锁定为无法相对于插入部10绕插入部10的轴线旋转。

图6是表示从图1中的下侧观察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的顶端部看到的状态的剖视图。在如上所述止挡件11与限制构件35面接触并摩擦卡合的状态下,设于限制构件35的两个流路面38位于相比于外周面37a靠近轴线x1的位置,因此不与锁定面13接触。其结果,止挡件11与限制构件35在缩径部37中不在限制构件35的整周上相接触,在插入部的绕轴线方向的、设有流路面38的一部分上,以确保了非接触区域的状态被锁定。该非接触区域如图6所示,在设有锁定面13的区域中,在插入部10的轴线方向上的整个范围连续。因而,在止挡件11与限制构件35摩擦卡合了的状态下,利用锁定面13的一部分和流路面38限定的空间在插入部10的轴线方向上连续并得以确保。因而,从栓42导入的流体进入该空间内,在止挡件11的通孔12的内部能够在通孔12的内周面与刀部30之间的间隙内适当地流动。

通过以上作用,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能够相对于插入部10锁定刀部30,并且从插入部10的顶端部进行送液等。另外,从插入部10的顶端部输送的液体包括水、生理盐水、具有粘性的流体等。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由于切掉与止挡件11面接触的限制构件35的外周面37a的一部分而形成了流路面38,因此能够确保止挡件11与限制构件35之间的面接触并可靠地发挥刀部30的锁定功能,并且能够可靠地开设用于供给流体的流路。因而,能够适当且可靠地同时实现刀部的锁定功能与送液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限制构件的流路面的数量并不特别限制,只要具有至少一个以上即可。另外,流路面的形状也并不限于上述平面,既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截面为v字状的槽38a,也可以是曲面。

参照图8和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51与上述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在限制构件内形成有用于供给流体的流路这一点上不同。在以后的说明中,对与已经说明的结构通用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8是表示内窥镜用处置器具51的顶端部的剖视图。限制构件52的外形大致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限制构件35相同。在限制构件52的内部形成有能够供流体导入的流路53。

流路53具有形成得与限制构件52的中心轴线大致同轴的第一区域53a和形成得与限制构件52的中心轴线大致垂直的第二区域53b。第一区域53a在限制构件52的顶端开口,在内部贯穿有刀部30。第二区域53b在比缩径部37靠基端侧的位置且在基部36的外周面上开口。由于第一区域53a与第二区域53b相连通,因此供给到插入部10的内部的流体若被施加压力,则从第二区域53b进入流路53内,并经由第一区域53a从限制构件52的顶端流出。流体之后经由止挡件11的通孔12从插入部10的顶端流出。

第二区域53b在限制构件52中且是在比缩径部37靠基端侧的位置开口,因此即使使用者为了锁定刀部30而使止挡件11与限制构件52面接触,第二区域53b的开口也不会被锁定面覆盖。因而,使用者能够锁定刀部30,并且从流路53适当地进行送液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以不切掉与止挡件摩擦卡合的缩径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因此能够使锁定功能稳定。

此外,由于缩径部的外周面整体与锁定面面接触,因此止挡件11与限制构件52在锁定时可靠地同轴,能够抑制刀部30的轴偏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区域也可以不设置得与限制构件的中心轴线垂直。例如,像图9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也可以将第二区域53b的开口设置在进一步靠近限制构件52的基端的位置,并形成为限制构件52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区域53b在限制构件35的顶端侧构成为钝角。若如此设置,则能够使流体更容易在流路53内流动。

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用于锁定刀部的机构设于操作部这一点上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不同。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61的流体供给部41的放大剖视图。在流体供给部41的基端部配置有具有锁定面63的止挡件62。

在管21上固定有具有缩径部66的限制构件65。因而,若使滑动件48(未图示)前进,则管21和限制构件65相对于流体供给部41前进,并按压于止挡件62的锁定面63。由此,能够相对于插入部10锁定刀部30。

在图11中表示内窥镜用处置器具61的顶端结构的一例。在内窥镜用处置器具61中,不必在插入部10的顶端部设置用于锁定刀部30的机构,因此也可以通过通常的使用了管67等的凿紧、钎焊等来连接刀部30与操作线20。

以上,使用各个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改变构成要素的组合,或者对各个构成要素施加各种变更或进行删除。

例如,像图12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也可以是,在插入部10包括树脂制的管护套16a和金属制的线圈护套101而形成、止挡件102也由导体形成等的情况下,在止挡件102的顶端侧配置陶瓷等的绝缘构件103来防止漏电。在这种结构中,若在止挡件102上设置槽102a,并以绝缘构件103的一部分与槽102a嵌合的方式配置绝缘构件103,则在插入部10的顶端部施加有外力等的情况下,绝缘构件103也不会向插入部10的径向偏移,是优选的。

在该变形例的结构中,利用配置在管护套16a内的线圈护套101,提高了插入部10的刚性。而且,在该变形例中,止挡件102的基端部固定于线圈护套101。根据这些结构,即使为了锁定刀部30而将限制构件35牢固地按压于止挡件102,线圈护套101和止挡件102也可靠地承受通过按压操作而产生的按压力。其结果,能够适当地防止由于在按压力的作用下使管护套16a伸长且止挡件102前进等导致无法充分地发挥锁定功能的事态。该效果与上述绝缘构件103的配置形态无关地发挥作用。

另外,处置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形状,只要是有旋转操作的必要性的形状即可。例如,像图13所示的刀部105那样,也可以在主体部106的顶端安装有主视呈三角形的板状的头107。头107的主视形状并不限于三角形,也可以是星形等其他形状。

稍微不同于上述结构,如图14所示,通过在止挡件110上与锁定面111相独立地设置流路112,也能够同时实现锁定功能与送液等。在该情况下,不用将流路112的基端侧的开口112a形成于锁定面111,而且只要以将限制构件115按压于止挡件110时、开口112a不被限制构件115堵塞的方式设计构成插入部10的顶端部的各个构件即可。

在上述方式中,形成于止挡件110的流路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制,例如像图15所示的流路113那样,也可以是在止挡件110的主视状态下沿周向延伸的形状。

此外,流路面也可以设置于止挡件。例如,在上述锁定面上,以在插入部的轴线方向跨越的方式形成槽,即使将该槽的内表面作为流路面,在限制构件与止挡件面接触的锁定状态下也能够在与限制构件的外周面之间确保流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上述各个实施方式,能够同时且可靠地进行用于处置的部位的锁定与送液等。

附图标记说明

1、51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0插入部;11、102止挡件;12通孔;13内表面(锁定面);16a管护套;20操作线;30刀部(处置部);35、52限制构件;38流路面;38a槽(流路面);53流路;101线圈护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