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9828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尤其是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鸡热应激是指鸡受到热应激源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一种适应性疾病。临诊特征为沉郁、昏迷、呼吸促迫,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导致动物休克死亡。本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气候突然变热的季节或鸡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的鸡舍,常于午夜后死亡。

在我国,由于养鸡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使得鸡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以及环境密闭、通风不良等,当遇到高温天气极其容易引起热应激,处理不及时便会大面积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该中西药复合制剂,具有清热利湿、祛暑解表、疏散风热等功效,生物利用度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西药复合制剂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分别为:

藿香5-45份;

金银花5-45份;

薄荷2-35份;

茵陈2-35份;

菊花3-40份;

麦冬1-35份;

阿莫西林粉0.5-3份。

一种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藿香、金银花、薄荷、茵陈、菊花、麦冬,烘焙30-60min后放置室温;

(2)将步骤(1)中烘焙后的药材粉碎、研磨、过筛、与阿莫西林粉混匀即得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中含有的藿香,金银花,薄荷,茵陈,菊花,麦冬等中药成份对鸡具有清热利湿、祛暑解表、疏散风热功效,其中所加的阿莫西林粉对鸡热应激时继发的细菌疾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抗菌作用效果明显。

2、本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具有服用剂量小、味道好、吸收快、奏效迅速、质量稳定、便于携带、易于保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述。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涉及的藿香、金银花,薄荷、茵陈、菊花、麦冬和阿莫西林粉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实施例1

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其中西药复合制剂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藿香5g,金银花5g,薄荷2g,茵陈2g,菊花3g,麦冬1g,阿莫西林粉0.5g。

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藿香、金银花、薄荷、茵陈、菊花、麦冬,烘焙30min后放置室温;

(2)将步骤(1)中烘焙后的药材粉碎、研磨、过筛、与阿莫西林粉混匀即得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

实施例2

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其中西药复合制剂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藿香45g,金银花45g,薄荷35g,茵陈35g,菊花40g,麦冬35g,阿莫西林粉3g。

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藿香、金银花、薄荷、茵陈、菊花、麦冬,烘焙60min后放置室温;

(2)将步骤(1)中烘焙后的药材粉碎、研磨、过筛、与阿莫西林粉混匀即得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

实施例3

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其中西药复合制剂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藿香30g,金银花30g,薄荷20g,茵陈20g,菊花25g,麦冬15g,阿莫西林粉1g。

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藿香、金银花、薄荷、茵陈、菊花、麦冬,烘焙45min后放置室温;

(2)将步骤(1)中烘焙后的药材粉碎、研磨、过筛、与阿莫西林粉混匀即得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

临床应用

为了验证本发明对鸡热应激的临床预防效果,我们在山东省济宁市的某规模化养鸡场内进行了本发明对鸡热应激的疗效试验。试验将本发明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对动物进行分组给药,与鸡热应激的常规预防药物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从而评价本发明的预防效果和最佳用量。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动物

山东省济宁市某规模化养鸡场。

1.2试验药物

本发明由本公司制备。

电解多维:200g/袋。

1.3试验方法

选取即将出栏肉食鸡,提前3天进行投药。

1.4预防效果诊断标准

用药后,因为热喘应激死亡数量进行统计。

1.5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将同一批次的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00羽。

试验1组为对照组,不做处理;

试验2组为本发明高剂量组,临床推荐剂量(每吨料100g)的1/2倍量给药,混饲,连续给药3天。

试验3组为本发明中剂量组,临床推荐剂量(每吨料100g)给药,混饲,连续给药3天。

试验4组为本发明低剂量组,临床推荐剂量(每吨料100g)的2倍量给药,混饲,连续给药3天。

试验5组为电解多维组,按照说明书使用:每吨料200g混饲,连续给药3天。

1.6预防效果判定方法

死亡率:

用药后因热应激死亡鸡羽数占该试验组的比例。

发病率:

用药后出现热喘等应激症状鸡羽数占该试验组的比例。

2试验结果

对出栏前鸡群,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散剂,混饲后,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高中低剂量组的预防效果都达到了理想的要求;电解多维对照组预防效果一般,不及本发明。结果见表1。

表1疗效观察

3结果分析

从临床症状、发病率、死亡率等方面进行分析,高剂量组的预防效果明显高于其它组。

4结论

本发明按每吨料100g给药,混饲,连续3天对鸡热应激进行预防,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西药复合制剂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分别为:藿香5-45份,金银花5-45份,薄荷2-35份,茵陈2-35份,菊花3-40份,麦冬1-35份,阿莫西林粉0.5-3份。本发明具有清热利湿、祛暑解表、疏散风热等功效,生物利用度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防鸡热应激的中西药复合制剂。

技术研发人员:安同伟;陈庆忠;李迎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1.11
技术公布日:2017.07.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