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4084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病因可由高血压、尿路梗阻、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疾病等因素引起,以及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及接触重金属等也可以损害肾脏。慢性肾衰竭患者不但肾功能逐渐恶化,而且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数十倍,还可以引起贫血、骨骼病变、营养不良、性功能下降等,导致死亡率上升。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时,应根据临床特点,有针对性治疗,并制定合适的饮食治疗方案。其采用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减轻或消除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缓病程进展,防治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在慢性肾衰竭末期多采用多依靠血液透析方式。上述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案均存在疗效不理想的不足。

中医认为,慢性肾衰竭多为脾肾阳虚之证,脾肾阳虚,气化水液输布无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浊内蕴,关格不通,上则恶心呕吐,下则尿少尿闭。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理,以补肾助阳、养肝健脾、利水通淋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治疗慢性肾衰竭存在疗效不理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丹参10-30份,菟丝子10-20份,巴戟天10-20份,藿香5-15份,车前草10-20份,墨旱莲10-20份,龟板10-20份,麻黄5-15份,桑椹10-20份,猪苓10-20份,龙胆草10-20份,蒲公英10-20份,高良姜5-15份,竹茹10-20份,旋覆花10-20份,灯心草10-20份,补骨脂10-20份,砂仁5-15份,金钱草10-20份,石韦10-20份,紫花地丁10-20份,甘草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丹参20份,菟丝子15份,巴戟天15份,藿香10份,车前草15份,墨旱莲15份,龟板15份,麻黄10份,桑椹15份,猪苓15份,龙胆草15份,蒲公英15份,高良姜10份,竹茹15份,旋覆花15份,灯心草15份,补骨脂15份,砂仁10份,金钱草15份,石韦15份,紫花地丁15份,甘草1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菟丝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健脾的功效;巴戟天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的功效;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车前草具有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的功效;墨旱莲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的功效;龟板具有滋阴、潜阳、补肾、健骨的功效;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桑椹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的功效;猪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龙胆草具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的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高良姜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竹茹具有清热泻火、涤痰凉血、除烦开郁的功效;旋覆花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的功效;灯心草具有利水通淋、清心降火的功效;补骨脂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的功效;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金钱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的功效;石韦具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的功效;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补肾助阳、养肝健脾、养血活血、利水通淋之功效,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7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丹参20g,菟丝子15g,巴戟天15g,藿香10g,车前草15g,墨旱莲15g,龟板15g,麻黄10g,桑椹15g,猪苓15g,龙胆草15g,蒲公英15g,高良姜10g,竹茹15g,旋覆花15g,灯心草15g,补骨脂15g,砂仁10g,金钱草15g,石韦15g,紫花地丁15g,甘草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丹参10g,菟丝子20g,巴戟天10g,藿香15g,车前草10g,墨旱莲20g,龟板10g,麻黄15g,桑椹10g,猪苓20g,龙胆草10g,蒲公英20g,高良姜5g,竹茹20g,旋覆花10g,灯心草20g,补骨脂10g,砂仁15g,金钱草10g,石韦20g,紫花地丁10g,甘草15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丹参30g,菟丝子10g,巴戟天20g,藿香5g,车前草20g,墨旱莲10g,龟板20g,麻黄5g,桑椹20g,猪苓10g,龙胆草20g,蒲公英10g,高良姜15g,竹茹10g,旋覆花20g,灯心草10g,补骨脂20g,砂仁5g,金钱草20g,石韦10g,紫花地丁20g,甘草5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丹参18g,菟丝子18g,巴戟天12g,藿香13g,车前草12g,墨旱莲18g,龟板12g,麻黄13g,桑椹12g,猪苓18g,龙胆草12g,蒲公英18g,高良姜8g,竹茹18g,旋覆花12g,灯心草18g,补骨脂12g,砂仁13g,金钱草12g,石韦18g,紫花地丁12g,甘草13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丹参25g,菟丝子12g,巴戟天18g,藿香8g,车前草18g,墨旱莲12g,龟板18g,麻黄8g,桑椹18g,猪苓12g,龙胆草18g,蒲公英12g,高良姜13g,竹茹12g,旋覆花18g,灯心草12g,补骨脂18g,砂仁8g,金钱草18g,石韦12g,紫花地丁18g,甘草8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50~80岁。

二、诊断标准:主要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中脾肾气虚,湿浊内蕴证。脾肾气虚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次症:脘腹胀满,大便不实,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湿浊证主症:恶心呕吐,肢体困重,食少纳呆。次症: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厚浊。一项主症加两项次症或两项主症即可辨证为该证。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七天为一疗程。

四、疗效标准:

1、有效:临床症状减少,病情稳定,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2、无效:病情和患者生活质量无变化或加重。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5-20个疗程,有效38人,无效12人。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吴某,男,67岁。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衰竭。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5个疗程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增加≥10%,血肌酐降低≥10%,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病例2:毕某,女,72岁,确诊慢性肾衰竭半年,每月透析一次,其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停止透析,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4个疗程后,身体状态明显转好,肾小球滤过率有所增加,血肌酐无降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