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膜式组合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941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膜式组合盖。

背景技术:
输液治疗已经在医疗活动中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输液方式经过了从开放式、半开放式到全封闭式的发展过程,而输液器随之由开始的玻璃瓶转变为如今的非PVC复合膜软袋。为实现加药和输液,软袋中一般设有输液塞和加药塞。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使输液塞和加药塞独立设置,采用两个橡胶塞,此方案生产成本较大;另一种则是输液和加药共用一个橡胶塞,此方案容易造成污染。因此,需要一种密封性能好、免污染、造价低、方便实用的输液袋组合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膜式组合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贴膜式组合盖,包括外盖、胶塞、内盖以及贴膜,所述外盖包括外盖盖体和设置在所述外盖盖体上的胶塞室,所述胶塞室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加药区和输液区;所述胶塞设置在所述胶塞室内并且与所述胶塞室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内盖包括内盖盖体和设置在所述内盖盖体上的凸台,所述内盖安装在所述外盖内,并且所述内盖的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与所述胶塞的下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贴膜紧密贴合在所述胶塞室的顶部表面及侧面。进一步地,所述外盖盖体具有阶梯状的突出外缘。进一步地,所述胶塞室的顶部表面为对称的多边形结构,所述胶塞室具有一对高于所述顶部表面的对称侧壁,所述对称侧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V型凹槽。进一步地,所述胶塞的上表面的边缘及中间位置设置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与所述胶塞室的顶壁的边缘及中间位置处的第一凸卡圈相配合,所述胶塞的下表面的边缘及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与所述内盖的所述凸台的上表面的边缘及中间位置处的第二凸卡圈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胶塞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上凹坑,所述胶塞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下凹坑,所述上凹坑和所述下凹坑分别与所述加药区、输液区以及所述内盖的所述凸台的一对针刺部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外盖内周下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内盖外周下部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外盖盖体与所述胶塞室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内盖盖体与所述凸台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均由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胶塞由异戊橡胶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贴膜为铝箔或塑料贴膜,或者所述贴膜是透明的、银色的或金色的复合膜。进一步地,所述胶塞由热塑性弹性体橡胶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贴膜式组合盖为29mm贴膜式组合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的组合盖只有一个胶塞室,简化了产品的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的组合盖只需一个胶塞,胶塞上设置有分别用于加药和输液的隔开的凹坑,将加药区和输液区隔开可以避免药液污染,同时胶塞上的上凹槽、下凹槽分别与胶塞室和内盖凸台的凸卡圈相配合,使胶塞室、胶塞及内盖紧密配合,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组合盖的外盖,需要将胶塞压垫固定在胶塞上,这样容易造成胶塞压垫与外盖之间产生漏液的风险,本发明将胶塞压垫与外盖一体化,并不需要单独的胶塞压垫,因而降低了漏液的风险;另外,本发明的贴膜先经超声焊然后再经热焊处理,密封效果好,大大降低了漏液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贴膜式组合盖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贴膜式组合盖的外盖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贴膜式组合盖的外盖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贴膜式组合盖的胶塞的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贴膜式组合盖的内盖的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的贴膜式组合盖的内盖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贴膜式组合盖包括外盖1、胶塞2、内盖3以及贴膜4。如图4所示,外盖1包括外盖盖体10和设置在外盖盖体10上的胶塞室12,胶塞室12的顶部表面124设置有加药区120和输液区121。外盖盖体10具有阶梯状的突出外缘101。胶塞室12的顶部表面124为对称的多边形结构,胶塞室12具有一对高于顶部表面124的对称侧壁122,对称侧壁12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V型凹槽123。如图5所示,胶塞室12的顶壁的边缘及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凸卡圈125,外盖1内周下部设置有卡槽126。如图6所示,胶塞2的上表面的边缘及中间位置设置有上凹槽21,胶塞的下表面的边缘及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凹槽22,胶塞2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对上凹坑23,胶塞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下凹坑24。如图7所示,内盖3包括内盖盖体31和设置在内盖盖体31上的凸台32,内盖3的凸台32的顶部表面设置有一对针刺部34。如图8所示,内盖3的凸台32的上表面的边缘及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凸卡圈35,内盖3外周下部设置有卡扣33。本发明的贴膜式组合盖的外盖1、胶塞2、内盖3以及贴膜4的配合关系为:胶塞2置于外盖1的胶塞室12内,内盖3压紧胶塞2插入外盖1内,并通过内盖3上的卡扣33与外盖1内的卡槽126相配合,使内盖2固定在外盖1内。此时,胶塞2的上凹槽21与外盖1的胶塞室12的第一凸卡圈125相配合,胶塞2的下凹槽22与内盖3的凸台32上的第二凸卡圈35相配合,因此胶塞2与胶塞室12的内壁以及内盖3的凸台32的上表面紧密贴合,进而对胶塞2形成一定的挤压,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外盖1的胶塞室12的加药区120和输液区121、胶塞2的上凹坑23和下凹坑24、以及内盖3的凸台32上的针刺部34分别对应。如图1-3所示,贴膜4经超声焊再经热焊后密封贴合于外盖1的胶塞室12的顶部表面124上,同样地,经超声焊再经热焊后贴膜4的两端向下折叠焊接在胶塞室12的侧面。上述工艺使贴膜4能够有效地防止漏液,防止药液污染。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贴膜式组合盖的外盖盖体10与胶塞室12一体成型,内盖盖体31与凸台32一体成型,外盖1和内盖3均由聚丙烯材料制成,胶塞2由异戊橡胶制成或胶塞2由热塑性弹性体橡胶例如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制成,贴膜4为铝箔或塑料贴膜,或者所述贴膜4是透明的、银色的或金色的复合膜,贴膜式组合盖为29mm贴膜式组合盖。本发明的贴膜式组合盖结构简单,既解决了一体式加药塞容易造成加药和输液污染的问题,又解决了分别设置加药塞造成的成本增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不但避免了加药的药水对输液针的污染,而且也避免了橡胶塞对药液的污染,使用方便。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