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818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症状,也是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原因。

当前治疗蛋白尿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激素治疗或者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2.使用RAS阻断(包括ACEI和ARB)治疗;

3.使用NSAIDs药物治疗;

采用第一种方法的激素治疗可能导致感染,血糖升高,血脂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消化道出血,精神异常等大量副作用。联合免疫抑制剂增加了骨髓移植,肝功能损害,脱发,生殖功能障碍,肿瘤发生等副作用。

采用第二种方法的RAS阻断剂降低血压,可能引起急性肾损伤,可能导致血钾升高,ACEI可能导致咳嗽发生。

采用第三种方法的NSAIDs药物治疗,可能会减少肾脏血流,加重肾间质损害,导致肾功能衰竭,导致消化道出血。

中医理论认为,蛋白尿的泄漏是阴精亏损,而阴精的封存与化生,主要为肾脾所主,脾肾亏虚为本。疾病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湿、邪毒、瘀血等为标。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中医治疗蛋白尿是从整体出发,故临床上多以益肾固精填精、健脾敛精生精治本,以利水、祛毒、化瘀治标为基本治疗法则。合理应用中医药,有助消除蛋白尿及延缓肾功能减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葛根14-16g、黄芪9-11g、蝉蜕4-6g、白花蛇舌草7-9g、薏仁14-16g、芡实11-13g、淮山药11-13g、党参9-11g、熟地14-16g、茯苓皮11-13g、菟丝子11-13g、补骨脂11-13g、桑白皮14-16g、淮牛膝8-10g、车前子14-16g、桂枝8-10g、陈皮11-13g、大腹皮14-16g;

各原料药的优选重量份为:葛根15g、黄芪10g、蝉蜕5g、白花蛇舌草8g、薏仁15g、芡实12g、淮山药12g、党参10g、熟地15g、茯苓皮12g、菟丝子12g、补骨脂12g、桑白皮15g、淮牛膝9g、车前子15g、桂枝9g、陈皮12g、大腹皮15g;

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即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

(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锅内加水没过药面,浸泡30分钟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续煎30分钟,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到汤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处方所述重量称取各味原料药;

(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研成细末,装入胶囊即可。

1、本发明药物配合功效:有健脾益气,补肾固精,活血化瘀,利水祛湿。

2、用法与用量:

本发明药物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以及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数。

本发明药物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以及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数。使用指导:汤剂:180-200ml,一天2次,早晚分服,7天为一疗程,一般4个疗程效果显著。

3、本发明组合物进行了大量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动物长期毒性试验以及治疗疾病的大量临床试验,对该药投入治疗疾病的使用环节提供了科学而客观的依据。

其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分别如下:

(1)对本发明制备的汤剂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药物: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 中药材标准。

试验动物:小白鼠,体重在50g左右,雌雄随机选择,由市场购买。

方法和结果:取小白鼠10只,饥饿20小时左右,按每只每天分5次灌喂50ml,连续喂一周,观察10天,小鼠活动正常,无毒性反应,无死亡。表明口服液无急性毒性,临床用药剂量安全。

(2)对本发明制备的汤剂进行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试验动物:大白鼠,体重在120-130g,雌雄随机选择,由市场购买。

方法和结果:取大白鼠20只,分成2组,每组10只,其中第1组作为给药组,按每只每天2次灌喂,每次5-10ml不等,第2组正常喂食作为对照组,每日一次,连续灌喂90天,测体重,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断头处死,测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取心、肾等内脏,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观察剂量的作用,观察饮食、活动的变化,实验证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均无毒性反应,是一种安全的药物。

4、临床诊断:

(1)收治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男女比例0.8:1,平均年龄33岁。临床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成人超过150mg/24h,儿童超过300mg/24h,即可诊断为蛋白尿。

(2)为了验证临床疗效,本组方在界首市泉阳镇中心卫生院进行试用。

(3)治疗方法:服用本发明胶囊,每人每天分三次服用,一次6粒,连续服用1个月。

(4)疗效判定:

完全缓解:自觉症状、体征消失,肾功能正常,尿红细胞、蛋白持续消失;

基本缓解:自觉症状、体征消失,肾功能正常,尿红细胞、蛋白持续减少≥50%;

好转:症状、体征好转,肾功能基本正常,尿红细胞、蛋白持续减少≥25%;

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肾功能、尿检基本无变化或加重。

具体治疗结果参见表1;

表1

5、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慎用。

4.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

5.对该药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药物具有健脾益气,补肾固精,活血化瘀,利水祛湿等功效,且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价格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葛根14g、黄芪9g、蝉蜕4g、白花蛇舌草7g、薏仁14g、芡实11g、淮山药11g、党参9g、熟地14g、茯苓皮11g、菟丝子11g、补骨脂11g、桑白皮14g、淮牛膝8g、车前子14g、桂枝8g、陈皮11g、大腹皮14g;

制备方法如下:

(1)按处方所述重量称取各味原料药;

(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研成细末,装入胶囊即可。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葛根16g、黄芪11g、蝉蜕6g、白花蛇舌草9g、薏仁16g、芡实13g、淮山药13g、党参11g、熟地16g、茯苓皮13g、菟丝子13g、补骨脂13g、桑白皮16g、淮牛膝10g、车前子16g、桂枝10g、陈皮13g、大腹皮16g;

制备方法如下:

(1)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

(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锅内加水没过药面,浸泡30分钟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续煎30分钟,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到汤剂。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葛根15g、黄芪10g、蝉蜕5g、白花蛇舌草8g、薏仁15g、芡实12g、淮山药12g、党参10g、熟地15g、茯苓皮12g、菟丝子12g、补骨脂12g、桑白皮15g、淮牛膝9g、车前子15g、桂枝9g、陈皮12g、大腹皮15g;

制备方法如下:

(1)按处方所述重量称取各味原料药;

(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研成细末,装入胶囊即可。

典型案例:

万某某,男,年龄43岁,安徽省界首市泉阳镇人。因查出尿蛋白+++,已有三个月,经多方治疗无明显好转后来诊,就诊时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查血脂及肾功能均正常,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两个疗程后,复查尿蛋白转阴,完全缓解。

柏某某,女,年龄28岁,安徽省界首市顾集镇人。因反复蛋白尿2年,虽经多方治疗,均不能好转,来诊时查尿蛋白+++,血脂正常,来诊时面部及全身无水肿,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两个疗程后,复查时尿常规正常,完全缓解。

陈某某,男,年龄33岁,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镇人。就诊时尿蛋白+++,彩超显示:左肾94×39mm,右肾100×41mm,且实质回声增强,诊断为慢性肾炎,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两个疗程后,肾功能基本正常,好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 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