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818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丸剂药物,特别是供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确切病因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与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及其他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相关联的因素有关)。内因包括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

临床表现:

A.症状

(a)慢性咳嗽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不表现出咳嗽。

(b)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c)气短或呼吸困难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但由于个体差异常,部分人可耐受。

(d)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

(e)其他疲乏、消瘦、焦虑等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表现。

B.体征

(a)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

(b)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c)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d)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丸剂药物,以解决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慢性阻塞性肺病。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40~80g、菊花80~160g、麦冬60~120g、羌活30~100g、玄参90~160g、防己80~160g、生地黄100~350g、麻黄20~120g、桂枝15~60g、白芍100~220g、橘红30~90g、桔梗30~100g、荆芥30~100g、防风80~160g、金银花100~220g、黄芩50~160g、鱼腥草150~260g、丹参80~160g、皂角刺30~100g、红花30~120g、炒桃仁50~100g、地龙50~100g、制水蛭25~200g、川牛膝60~120g、黄芪90~300g、黄精150~250g、芦根150~320g、茯苓150~260g、当归80~160g、细辛15~90g、炙甘草20~120g,淀粉适量。

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50~70g、菊花90~140g、麦冬70~100g、羌活40~85g、玄参100~140g、防己90~140g、生地黄115~300g、麻黄30~100g、桂枝20~50g、白芍115~200g、橘红40~80g、桔梗40~85g、荆芥40~85g、防风90~140g、金银花115~200g、黄芩60~140g、鱼腥草170~230g、丹参90~140g、皂角刺40~85g、红花40~100g、炒桃仁60~85g、地龙60~85g、制水蛭30~170g、川牛膝70~100g、黄芪100~250g、黄精170~220g、芦根170~280g、茯苓170~230g、当归90~140g、细辛17~100g、炙甘草30~100g,淀粉适量。

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60g、菊花120g、麦冬85g、羌活75g、玄参120g、防己120g、生地黄260g、麻黄85g、桂枝40g、白芍170g、橘红70g、桔梗75g、荆芥75g、防风120g、金银花170g、黄芩120g、鱼腥草200g、丹参120g、皂角刺75g、红花85g、炒桃仁75g、地龙75g、制水蛭150g、川牛膝85g、黄芪220g、黄精200g、芦根250g、茯苓200g、当归120g、细辛85g、炙甘草85g,淀粉适量。

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淀粉外,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和淀粉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水丸剂(其水丸的粒度为:4.7mm~4.8mm),进而晒干,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5g/次,饭前一小时服,同时配合呼吸锻炼。一个月为一疗程,治疗3~5个疗程,症状及体征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柴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症;

菊花,性味:甘苦、凉,用于治疗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

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用于治疗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等症;

羌活,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等症;

玄参,性味:味甘、苦、咸、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等症;

防己,性味:苦、寒,具有行水,泻下焦湿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水肿臌胀、湿热脚气、手足挛痛、癣疥疮肿等症;

生地黄,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心烦、舌绛、血热吐衄、斑疹紫黑、热病伤阴、消渴多饮;

麻黄,性味:辛、微苦、性温,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等症;

桂枝,性味:辛、甘、性温,具有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等症;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具有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症;

橘红,性味:辛、苦、温,具有散寒燥湿、理气化痰、宽中健胃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咳嗽、痰多气逆、恶心呕吐、胸脘痞胀;

桔梗,性味: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具有祛痰、利咽、宣肺、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之功效,用于主治咽喉肿痛、肺痈吐脓、咳嗽痰多、痢疾腹痛、胞满胁痛、口舌生疮、赤目肿痛、小便癃闭等病症;

荆芥,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湿,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症;

防风,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等症;

金银花,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黄芩,性味:苦、寒,具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等症;

鱼腥草,性味: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等症;

丹参,性味: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等症;

皂角刺,性味:辛、温,具有消毒透脓、搜风、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等病症;

红花,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等症;

炒桃仁,性味:苦甘、平,具有活血行瘀、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地龙,性味:咸、寒,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制水蛭,性味:咸苦、平,有毒,具有破血、逐瘀、通经之功效,用于治疗蓄血、百瘕、积聚、妇女经闭、干血成痨、跌扑损伤、目亦痛、云翳;

川牛膝,性味:甘、微苦、性平,具有活血祛瘀、祛风利湿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腰膝疼痛等症;

黄芪,性味:甘、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黄精,性味:甘、平,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赢瘦、风癞癣疾等症;

芦根,性味:甘、寒,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透疹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麻疹、解河豚鱼毒;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

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 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

细辛,性味:辛、温,小毒,具有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等症;

炙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慢性阻塞性肺病,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60g、菊花120g、麦冬85g、羌活75g、玄参120g、防己120g、生地黄260g、麻黄85g、桂枝40g、白芍170g、橘红70g、桔梗75g、荆芥75g、防风120g、金银花170g、黄芩120g、鱼腥草200g、丹参120g、皂角刺75g、红花85g、炒桃仁75g、地龙75g、制水蛭150g、川牛膝85g、黄芪220g、黄精200g、芦根250g、茯苓200g、当归120g、细辛85g、炙甘草85g,淀粉适量。

实施例2:

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70g、菊花140g、麦冬100g、羌活85g、玄参140g、防己140g、生地黄300g、麻黄100g、桂枝50g、白芍200g、橘红80g、桔梗85g、荆芥85g、防风140g、金银花200g、黄芩140g、鱼腥草230g、丹参140g、皂角刺85g、红花100g、炒桃仁85g、地龙85g、制水蛭170g、川牛膝100g、黄芪250g、黄精220g、芦根280g、茯苓230g、当归140g、细辛100g、炙甘草100g,淀粉适量。

实施例3:

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80g、菊花160g、麦冬120g、羌活100g、玄参160g、防己160g、生地黄350g、麻黄120g、桂枝60g、白芍220g、橘红90g、桔梗100g、荆芥100g、防风160g、金银花220g、黄芩160g、鱼腥草260g、丹参160g、皂角刺100g、红花120g、炒桃仁100g、地龙100g、制水蛭200g、川牛膝120g、黄芪300g、黄精250g、芦根320g、茯苓260g、当归160g、细辛90g、炙甘草120g,淀粉适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共765例,年龄为58岁以上的425例,只有340例为58岁以下。765例患者中改善预后的475例,显效的290例,总有效率达1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