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道细菌感染疾病的中兽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8069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肠道细菌感染疾病的中兽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肠道细菌感染疾病是以剧烈腹泻,脱水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主要病原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如,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寒、鸡大肠杆菌病、鸡白痢。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是由沙门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特别是2~4月龄仔猪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生率高。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肠道细菌感染,也有疫苗上市销售,但因血清型较多和各地血清型不尽一致而未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在选用的药物当中,仍然以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硝基呋喃类、喹恶林类及磺胺类等化学类药物为主,由于兽医临床长期不规范用药,造成临床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得常用的这些化学类药物效果较差,有的甚至100%耐药,这给临床控制该类疾病带来巨大的困难。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中兽药产品应用于兽医临床,为控制本类病症的发生及保证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减少临床耐药性的发生提供基础。杨树花Flospopul为杨柳科Salicaceae植物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加拿大杨Populuscanadensis或同属树种植物干燥雄花序。性味苦、寒,归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止泻的功效,主治湿热下痢、幼畜泄泻。兽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家畜的各类细菌性痢疾和肠炎。《中国兽药典》中收载了杨树花片和杨树花口服液,用于治疗马、牛、羊、猪、鸡及其他禽类的肠炎、痢疾病。盘春秀,“杨树花和母仔康“母源疗法”过奶治疗仔猪黄白痢的疗效试验”,畜禽业2007年09期公开了杨树花提取物具有抗菌功效,可以治疗仔猪黄白痢。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杜思邈,“苦参提取物体外抗菌实验研究”,中医药学报2010年03期公开了苦参具有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作用。未见杨树花和苦参二者组合使用的报道。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肠道细菌感染疾病的中兽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了治疗肠道细菌感染疾病的中兽药,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杨树花10份、苦参5-10份。优选地,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杨树花10份、苦参5份。其中,它是由各原料的水或/和乙醇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品中常用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是口服制剂。进一步地,所述口服制剂是散剂、口服液、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中兽药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2)取原料的水或/和乙醇提取物,加食品、保健品或药品中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中兽药在制备抗菌的中兽药中的用途。其中,所述中兽药是抗大肠杆菌和/或沙门氏菌的中兽药。其中,所述中兽药是治疗肠道细菌感染疾病的中兽药。其中,所述中兽药是治疗大肠杆菌和/或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的中兽药。其中,所述中兽药是治疗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寒、鸡大肠杆菌病和/或鸡白痢的中兽药。本发明中兽药可以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治疗肠道细菌感染疾病,如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寒、鸡大肠杆菌病和/或鸡白痢,且无毒副作用,本发明中兽药中的杨树花和苦参在本发明配比下组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疗效优良,临床应用前景良好。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的制备1、处方:杨树花10g、苦参5g。2、制备方法:取处方量的杨树花和苦参,加2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h,过滤,浓缩至相当于原生药1g/ml,分装,即可。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的制备1、处方:杨树花10g、苦参10g。2、制备方法:取处方量的杨树花和苦参,加2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h,过滤,浓缩至相当于原生药1g/ml,分装,即可。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的制备1、处方:杨树花9g、苦参6g。2、制备方法:取处方量的杨树花和苦参,粉碎,分装,即可。以下用实验例的方式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抑菌作用1材料1.1药材杨树花苦参1.2主要仪器RE-52CS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设备厂;UV-1800-PC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1.3菌种及试剂大肠杆菌CMCC(B)44102、沙门氏菌CMCC(B)50094,国家菌种保藏中心。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方法2.1中药提取将杨树花苦参按照10:0,10:5,10:10,5:10,0:10的比例各加水20倍,分别煎煮2次,每次2h,滤过,浓缩至相当于原生药1g/ml,保存备用。2.2体外抑菌试验2.2.1试验准备将大肠杆菌CMCC(B)44102、沙门氏菌CMCC(B)50094分别接种于营养肉汤,37℃培养24h后取出,稀释至1×105-106CFU/mL,保存备用。2.2.2平板试验采用管碟法进行试验,每个平板加入菌悬液5μl,各种提取液200μl,与于37℃培养12h后取出测定抑菌圈大小。3结果结果见表1。表1试验结果杨树花苦参配比沙门氏菌抑菌圈(mm)大肠杆菌抑菌圈(mm)10:09.3±0.39.8±0.310:518.3±0.2*18.7±0.4*10:1010.7±0.310.4±0.55:109.5±0.19.7±0.20:1010.0±0.210.1±0.4其中,*是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单用杨树花、苦参可以抑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杨树花苦参的配比分别为10:5或者10:10)也可以抑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而与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单用相比,本发明药物(杨树花苦参的配比分别为10:5或者10:10)在相同剂量下,抑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效果明显提高,说明本发明将杨树花和苦参在本发明特定配比下可以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杨树花苦参的配比为5:10时,抑制抑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效果比单用杨树花、苦参差。实验结果说明,本发明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且杨树花和苦参在本发明特定配比下可以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性质检测1材料杨树花苦参2方法2.1提取方法杨树花苦参(2:1)加水20倍量,煎煮2次,每次2h,过滤,浓缩至相当于原生药1g/ml。2.2口服液制备方法将提取液调节pH值为6.2,以药液总量10%的比例加入稳定剂二甲基甲酰胺,依次加入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0.1%,金属离子络合剂EDTA-2Na0.05%,搅拌使溶解。将配制完成的药液放入冰箱中冻成冰块后取出,溶化后过滤,重复3次,定容即得口服液。单方制剂同法制备。2.3颗粒剂制备按提取液总量的5%加入粘合剂,糖粉稀释剂80%,搅拌使溶解,采用一步制粒法制备颗粒即得。单方制剂同法制备。3结果采用《中国兽药典》的要求及方法检测上述口服液和颗粒,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实验例3本发明药物治疗肠道细菌感染疾病的作用1材料黄白痢仔猪20头,副伤寒仔猪20头;大肠杆菌病病鸡50只,鸡白痢雏鸡50只。2方法2.1给药黄白痢仔猪各药液按照10ml/头/d的剂量灌喂,副伤寒仔猪以20ml/头/d的剂量灌胃,大肠杆菌病鸡以2ml/只/d饮水,鸡白痢雏鸡以0.5ml/只/d饮水。2.2观察指标(1)治愈:精神、食欲恢复正常,不出现稀粪,肛门干燥、无红肿,无复发现象。(2)有效:粪便变稠,排便次数减少,精神、食欲好转。(3)无效:精神、粪便、食欲无明显改善,出现死亡。3结果表2各制剂的疗效试验注:头/%,表示/之前的数字表示头数,/之后的数字表示所占百分比,比如,杨树花口服液治愈的数值为11/55,表示治愈的头数为11头,占比为55%。由表2可以看出,杨树花和苦参混合的作用(杨树花和苦参的配比为2:1)强于单用,合用的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率均在80%以上,无效率为0%,口服液和颗粒剂对疗效影响不明显。杨树花单独使用的治愈率为50%-70%,无效率为8%-35%,苦参单独使用的治愈率为50-72%,无效率为6%-25%,说明本发明将杨树花和苦参混合使用,在特定配比下,药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杨树花或苦参。实验结果说明,本发明药物可以有效治疗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细菌感染疾病,如,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寒、鸡大肠杆菌病和/或鸡白痢;并且,杨树花和苦参在本发明特定配比下可以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综上,本发明中兽药配方精当,可以抗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治疗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细菌感染疾病,无毒副作用,而且生产工艺简单可行。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