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772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



背景技术: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目前现有技术主要通过西医治疗高血压,然而,西药治疗高血压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效果不佳且无法根除该病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人体的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所述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桑寄生10-25份,桑椹5-16份,川芎5-15份,牛膝8-22份,夏枯草3-12份,罗布麻叶6-16份,鬼针草8-15份,益母草3-10份,珍珠母5-9份,天麻5-10份,葛根5-20份,元参2-10份,泽泻3-12份,酸枣仁3-8份,茵陈6-14份,石决明5-12份,豨莶草3-15份,地龙8-16份,龙胆草6-12份,山栀子2-8份,知母3-10份,何首乌5-15份,蒲黄4-9份,仙茅5-12份,淫羊藿2-8份,羌活5-13份,鸡血藤5-10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桑寄生10-15份,桑椹8-12份,川芎5-10份,牛膝10-14份,夏枯草6-9份,罗布麻叶8-11份,鬼针草12-15份,益母草5-8份,珍珠母7-9份,天麻5-8份,葛根10-14份,元参4-7份,泽泻6-9份,酸枣仁3-5份,茵陈8-10份,石决明6-8份,豨莶草4-10份,地龙9-12份,龙胆草7-11份,山栀子4-8份,知母3-5份,何首乌7-10份,蒲黄6-8份,仙茅8-10份,淫羊藿3-6份,羌活5-8份,鸡血藤8-10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桑寄生12份,桑椹8份,川芎6份,牛膝14份,夏枯草7份,罗布麻叶9份,鬼针草13份,益母草6份,珍珠母8份,天麻5份,葛根11份,元参5份,泽泻8份,酸枣仁3份,茵陈9份,石决明6份,豨莶草7份,地龙9份,龙胆草8份,山栀子5份,知母3份,何首乌8份,蒲黄6份,仙茅9份,淫羊藿5份,羌活6份,鸡血藤9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桑寄生10份,桑椹10份,川芎6份,牛膝12份,夏枯草8份,罗布麻叶8份,鬼针草12份,益母草7份,珍珠母8份,天麻6份,葛根12份,元参5份,泽泻6份,酸枣仁4份,茵陈9份,石决明7份,豨莶草6份,地龙9份,龙胆草8份,山栀子5份,知母4份,何首乌7份,蒲黄8份,仙茅8份,淫羊藿3份,羌活8份,鸡血藤8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桑寄生14份,桑椹8份,川芎9份,牛膝12份,夏枯草8份,罗布麻叶11份,鬼针草12份,益母草5份,珍珠母9份,天麻8份,葛根14份,元参7份,泽泻6份,酸枣仁3份,茵陈8份,石决明7份,豨莶草6份,地龙9份,龙胆草8份,山栀子5份,知母4份,何首乌8份,蒲黄6份,仙茅10份,淫羊藿5份,羌活5份,鸡血藤10份。

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组分,并混合于加热容器内备用;

(2)、提取:向盛有原料的加热容器内加入适量水,再对加热容器进行加热,先使用武火加热,将加热容器内的混合药液煮沸,再使用文火加热,将煮沸后的混合药液继续加热55-65分钟,保温60—65分钟;

(3)、储存: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液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瓶装并放置于阴凉位置。

本发明所用的中药原料的药性及功效如下:

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

桑椹:主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造成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

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牛膝:活血通经;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闭经、鼻衄、虚火牙痛、脚气水肿;补肝肾,强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肾亏虚、跌打瘀痛。

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罗布麻叶: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高血压,神经衰弱,肾炎浮肿。

鬼针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治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早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益母草: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平肝,潜阳,定惊,止血;治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

天麻: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元参:用于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发烧烦渴,自汗盗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结核;治疗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能滋养心肝,安神,敛汗;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作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具有解热,抗炎,降血脂,扩冠等作用。

石决明:有清热、镇静、降血压、拟交感神经的作用。

豨莶草:祛风湿,利筋骨,降血压;治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疟疾,急性肝炎,高血压病,疔疮肿毒,外伤出血。

地龙:清热息风、清肺定喘、利尿通淋:主治壮热惊痫,动风抽搐,肺热气喘,对肺热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适用于湿热下注,热淋涩痛。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主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

山栀子: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知母:滋阴降火,润燥滑肠;主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何首乌: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

蒲黄: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仙茅:温肾阳壮,祛除寒湿。主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软弱,下肢拘挛,更年期综合征。

淫羊藿:补肾壮阳,利小便,祛风除湿,强筋骨,强心力,镇静降脂;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用于冠心痛、心绞痛、更年期综合症、高血脂等症状。

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鸡血藤: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各中药原料的合理配比,并利用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其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好、安全性高且对人体的副作用小,有利于降低心肌氧耗量,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障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桑寄生12份,桑椹8份,川芎6份,牛膝14份,夏枯草7份,罗布麻叶9份,鬼针草13份,益母草6份,珍珠母8份,天麻5份,葛根11份,元参5份,泽泻8份,酸枣仁3份,茵陈9份,石决明6份,豨莶草7份,地龙9份,龙胆草8份,山栀子5份,知母3份,何首乌8份,蒲黄6份,仙茅9份,淫羊藿5份,羌活6份,鸡血藤9份。

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组分,并混合于加热容器内备用;

(2)、提取:向盛有原料的加热容器内加入适量水,再对加热容器进行加热,先使用武火加热,将加热容器内的混合药液煮沸,再使用文火加热,将煮沸后的混合药液继续加热55-65分钟,保温60—65分钟;

(3)、储存: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液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瓶装并放置于阴凉位置。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桑寄生10份,桑椹10份,川芎6份,牛膝12份,夏枯草8份,罗布麻叶8份,鬼针草12份,益母草7份,珍珠母8份,天麻6份,葛根12份,元参5份,泽泻6份,酸枣仁4份,茵陈9份,石决明7份,豨莶草6份,地龙9份,龙胆草8份,山栀子5份,知母4份,何首乌7份,蒲黄8份,仙茅8份,淫羊藿3份,羌活8份,鸡血藤8份。

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组分,并混合于加热容器内备用;

(2)、提取:向盛有原料的加热容器内加入适量水,再对加热容器进行加热,先使用武火加热,将加热容器内的混合药液煮沸,再使用文火加热,将煮沸后的混合药液继续加热55-65分钟,保温60—65分钟;

(3)、储存: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液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瓶装并放置于阴凉位置。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桑寄生14份,桑椹8份,川芎9份,牛膝12份,夏枯草8份,罗布麻叶11份,鬼针草12份,益母草5份,珍珠母9份,天麻8份,葛根14份,元参7份,泽泻6份,酸枣仁3份,茵陈8份,石决明7份,豨莶草6份,地龙9份,龙胆草8份,山栀子5份,知母4份,何首乌8份,蒲黄6份,仙茅10份,淫羊藿5份,羌活5份,鸡血藤10份。

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组分,并混合于加热容器内备用;

(2)、提取:向盛有原料的加热容器内加入适量水,再对加热容器进行加热,先使用武火加热,将加热容器内的混合药液煮沸,再使用文火加热,将煮沸后的混合药液继续加热55-65分钟,保温60—65分钟;

(3)、储存: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液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瓶装并放置于阴凉位置。

实施例四: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桑寄生24份,桑椹12份,川芎13份,牛膝10份,夏枯草8份,罗布麻叶8份,鬼针草11份,益母草8份,珍珠母6份,天麻7份,葛根14份,元参6份,泽泻6份,酸枣仁5份,茵陈10份,石决明7份,豨莶草10份,地龙8份,龙胆草8份,山栀子7份,知母5份,何首乌8份,蒲黄7份,仙茅9份,淫羊藿4份,羌活10份,鸡血藤7份。

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组分,并混合于加热容器内备用;

(2)、提取:向盛有原料的加热容器内加入适量水,再对加热容器进行加热,先使用武火加热,将加热容器内的混合药液煮沸,再使用文火加热,将煮沸后的混合药液继续加热55-65分钟,保温60—65分钟;

(3)、储存: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液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瓶装并放置于阴凉位置。

典型病例:

(1)王某,男,49岁,安徽定远人,销售顾问;治疗前,收缩压162mmHg,舒张压103mmHg,服用本中药后,收缩压129mmHg,舒张压85mmHg。

(2)孙某,女,62岁,安徽绩溪人,农民;治疗前,收缩压157mmHg,舒张压98mmHg,服用本中药后,收缩压126mmHg,舒张压88mmHg。

(3)程某,男,58岁,安徽无为人,私营业主,治疗前,收缩压163mmHg,舒张压96mmHg,服用本中药后,收缩压122mmHg,舒张压80mmHg。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