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824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按摩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了按摩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按摩,一般指物理按摩,用手或器械来回摩擦、揉捏或敲打身体的表面部分的行为,用于治疗和保养。

现有按摩器多种多样,很多便携的机械式按摩器是一种简洁实用的产品,简单实用的功能,满足了使用者对人体部位保养的要求。使用户在压抑的工作后精神能得到有效的放松。目前的小型便携式按摩器多为单纯的按摩头作自转震动或者单一的摆动,具有组合运动的按摩器往往其结构较为复杂,导致产品体积大,使用不方便。

如今仅仅依靠简单的机械式物理按摩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市面上也有很多光照治疗仪器,采用特定波长光照射至人体部位上,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等功效,采用光照治疗的好处在于光可以透过衣服作用于人体部位。可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物质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产生按摩效果等。但一般的光照治疗仪针对人体上的某些病痛而设定的,无法被广泛使用。

本申请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按摩器运动单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按摩护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小型便携式的按摩护理装置。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按摩护理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上设有机械式按摩组件,所述机械式按摩组件包括设于装配腔内的可自转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与去偏心连接的按摩转轴,所述按摩转轴上设有旋转摆动关节,所述按摩转轴上设有从装配腔伸出至基体外的伸出端,所述第一转轴自转并带动按摩转轴作绕第一转轴轴心的转动,且转动的按摩转轴在旋转摆动关节的驱动下进行摆动。

如上所述的按摩护理装置,所述按摩转轴与第一转轴相接处设有偏心转动件,所述偏心转动件的一侧与第一转轴连接,其另一侧与按摩转轴连接,所述旋转摆动关节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按摩转轴连接处的第一旋转摆动关节,所述按摩转轴上位于第一旋转摆动关节与伸出端之间设有第二旋转摆动关节,所述第二旋转摆动关节固定在基体装配腔内,所述第一转轴自转带动偏心转动件转动,所述第一旋转摆动关节带动按摩转轴随所述偏心转动件在基体装配腔内作偏心转动,在固定在基体装配腔内的第二旋转摆动关节作用下,使按摩转轴上位于第二旋转摆动关节的两侧均绕第二旋转摆动关节摆动。

如上所述的按摩护理装置,所述偏心转动件大致呈圆柱型,所述偏心转动件的一侧上设有与第一转轴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心偏离所述偏心转动件的轴心,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上设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的轴心偏离安装孔的轴心,所述按摩转轴连接有第一旋转摆动关节的一端设于球面凹槽内。

如上所述的按摩护理装置,所述偏心转动件的球面凹槽其截面包括与所述第一旋转摆动关节配合连接的连接段,和配合所述按摩转轴摆动的弧形段。

如上所述的按摩护理装置,所述机械式按摩组件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空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按摩转轴设于套筒的空腔内,且套筒的一侧设有伸出口,所述第二旋转摆动关节固定在伸出口处,所述按摩转轴的伸出端从伸出口处伸出至套筒外。

如上所述的按摩护理装置,所述伸出口的轴心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重合。

如上所述的按摩护理装置,所述第一旋转摆动关节和第二旋转摆动关节均包括固定外圈、与所述按摩转轴连接的摆动内套;

所述固定外圈的内侧环设有弧面槽,所述摆动内套的外侧上环设有与所述弧面槽相配的弧形凸起,且所述固定外圈与摆动内套之间设有若干转子;

所述第一旋转摆动关节的固定外圈设于偏心转动件的球面凹槽内并随偏心摆动件转动,所述第二旋转摆动关节的固定外圈固定设于所述套筒的伸出口处。

如上所述的按摩护理装置,所述按摩转轴的伸出端上设有按摩软套。

如上所述的按摩护理装置,按摩护理装置还包括红外线按摩组件,所述红外线按摩组件包括若干设于套筒上的红外线发射器。

如上所述的按摩护理装置,所述基体外侧还设有便于拿取按摩护理装置的手持部,且基体上还设有控制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采用物理按摩与光能按摩的接合方式,其转动的机械式按摩组件的按摩转轴与人体的部位接触,采用结构简单的旋转摆动关节,实现对人体部位的推、捏、揉等按摩手法,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经络穴位,调整神经功能;另外在机械式按摩组件工作的同时,红外线按摩组件同时向按摩的部位发出特定光线进行光照按摩,起到活血的功效,显著提高按摩治疗的作用。

2、本申请的红外线按摩组件的光照,红外线可以透过衣服作用于治疗部位。可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物质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产生按摩效果等。红外线主要是由于其能从不同水平调动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使人体更健康。

3、本申请的结构小巧轻便,方便携带和使用,使用者直接用手拿起即可操作使用,方便对全身各个部位进行按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按摩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按摩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隐藏基体后的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机械式按摩组件的结构爆炸图一;

图5为本申请机械式按摩组件的结构爆炸图二;

图6为图3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至图6所示,按摩护理装置,包括基体1,所述基体上设有机械式按摩组件,所述机械式按摩组件包括设于基体1上的按摩转轴502,所述按摩转轴上设有旋转摆动关节,所述按摩转轴在所述旋转摆动关节配合下可绕基体中心转动和摆动。其转动的按摩转轴与人体的部位接触,在结构简单的旋转摆动关节作用下,按摩转轴实现转动和摆动,模拟对人体部位的推、捏、揉等按摩手法,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经络穴位,调整神经功能,显著提高按摩治疗的作用,本产品针对背部、手臂、腰部、腿部、肩部等都可以应用,对僵硬的肌肉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另外,依靠机械式按摩组件有一定幅度的转动,可用在人体上脂肪处,带动脂肪层运动,长期使用能达到消脂减肥的功效。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上设有装配腔,所述机械式按摩组件包括设于装配腔内的可自转的第一转轴505,所述按摩转轴502与所述第一转轴505偏心连接,所述按摩转轴502的一端为从装配腔伸出至基体1外的伸出端,所述第一转轴505带动按摩转轴502转动作绕第一转轴505轴心的转动。本产品结构简单,第一转轴505后接有动力单元501,按摩转轴伸出端在动力单元的带动下绕基体的中心转动,将其与人体部位接触,转动的按摩转轴就模仿人工按摩的手,对人体进行按摩,另外,也调节第一转轴的转动速度来保持适合的按摩力度,提升按摩的质量。

又进一步地,所述按摩转轴502伸出至基体外的一端上设有按摩软套503,采用按摩软套与人体接触一来能够保护人体皮肤不会被刮伤等,二来可保护到按摩转轴不易被损坏,保持产品的使用寿命。

再进一步地,所述按摩转轴与第一转轴相接处设有偏心转动件504,所述偏心转动件504的一侧与第一转轴505连接,其另一侧与按摩转轴502连接,所述旋转摆动关节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轴505与按摩转轴502连接处的第一旋转摆动关节601,所述按摩转轴上位于第一旋转摆动关节与伸出端之间设有第二旋转摆动关节602,所述第二旋转摆动602关节固定在基体装配腔内,所述第一转轴505自转带动偏心转动件转动,所述第一旋转摆动关节带动按摩转轴随所述偏心转动件在基体装配腔内作偏心转动,在固定在基体装配腔内的第二旋转摆动关节作用下,使按摩转轴上位于第二旋转摆动关节的两侧均绕第二旋转摆动关节摆动。采用简单的偏心转轴结构,实现按摩转轴绕基体的中心转动,按摩转轴带有一定幅度的转动方便按摩软套在人体部位上作运动按摩,且不会伤到皮肤,根据物理学,仿生学,达到按摩、揉捏、敲打、振动、捶击、等按摩,起到对人体颈、肩、臂、背、腰、腿、脚等各个器官、肌肉、穴位产生按摩刺激反射作用,促进人体经络通畅,改善血液循环,加强人体新陈代谢,起到活血化瘀、消除疲劳、缓解肌肉酸痛等按摩保健之功效。

又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转动件504大致呈圆柱型,所述偏心转动件的一侧上设有与第一转轴连接的安装孔507,所述安装孔的轴心偏离所述偏心转动件的轴心,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上设有球面凹槽506,所述球面凹槽的轴心偏离安装孔的轴心,所述按摩转轴连接有第一旋转摆动关节的一端设于球面凹槽内。凹槽内形状设计球面成球面是配合按摩转轴作摆动时,其连接在球面凹槽内的会在球面凹槽内摆动。

再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转动件的球面凹槽其截面包括与所述第一旋转摆动关节配合连接的连接段,和配合所述按摩转轴摆动的弧形段。第一旋转摆动关节的外圈固定在连接段上,使第一旋转摆动关节可随偏心连接件转动,在按摩转轴摆动时,弧形段留有足够的空间供按摩转轴摆动。

又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式按摩组件还包括套筒508,所述套筒上设有空腔505,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按摩转轴502设于套筒的空腔内,且套筒508的一侧设有伸出口6,所述第二旋转摆动关节固定在伸出口处,所述按摩转轴的伸出端从伸出口处伸出至套筒外。

进一步地,所述伸出口6的轴心与所述第一转轴505的轴心重合,第一转轴轴心也跟基体的轴心重合,使按摩转轴绕基体的轴心转动和摆动,增大了按摩转轴的摆动幅度。

还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的空腔直径大于所述偏心转动件的直径,所述套筒上伸出口6的直径要大于所述按摩转轴的直径。便于偏心转动件在套筒内作偏心转动,伸出口直径要大于按摩转轴的直径便于按摩转轴能够摆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旋转摆动关节601和第二旋转摆动关节602均包括固定外圈603、与所述按摩转轴连接的摆动内套604;所述固定外圈的内侧环设有弧面槽6031,所述摆动内套604的外侧上环设有与所述弧面槽相配的弧形凸起6041,且所述固定外圈与摆动内套之间设有若干转子;所述第一旋转摆动关节的固定外圈设于偏心转动件的球面凹槽内并随偏心摆动件转动,所述第二旋转摆动关节的固定外圈固定设于所述套筒的伸出口处。摆动内套在转子的作用下可相对固定外圈转动和摆动,在按摩转轴转动和摆动时,固定外圈均不动,依靠与按摩转轴连接的摆动内套实现相对运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组合的运动。

又进一步地,按摩护理装置还包括红外线按摩组件,所述红外线按摩组件包括若干设于套筒上的红外线发射器7。在机械式按摩组件在按摩工作的同时,光照发射器能够同时向按摩部位发射红外线,使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能够照射在按摩的部位上,从而达到光疗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按摩的效果。红外线可以透过衣服作用于治疗部位。可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物质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产生按摩效果等。红外线主要是由于其能从不同水平调动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而治疗疾病,被广泛用在治疗领域,研究表明,短波红外线,它的渗透能力最强,可以穿透人体组织5-10毫米,吸收率高达95%,从而使身体中的老废物质排出,达到疏通经脉,缓解疼痛,活血等效果,另外在机械式按摩组件工作的同时,红外线按摩组件同时向按摩的部位发出特定光线进行光照按摩,提高按摩的功效。

具体地,所述基体外侧还设有便于拿取按摩护理装置的手持部102,方便使用和携带,使用者直接用手拿起即可操作使用,方便对全身各个部位进行按摩,随时随地使用。

再具体地,所述基体内还设有可充电的蓄电池8,蓄电池8提供按摩护理装置的驱动电力,长久使用后可更换蓄电池,使按摩护理装置重新获得足够的动力。

更具体地,本产品还包括设于所述基体1上的控制面板9,控制面板9上设有多个控制按钮,有电源开关、功能选着、红外线开关、控制时间开关等,可单独控制各个组件的启动,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求来操控本产品。

本申请工作原理:

人体机能主要是由机械能和热能组成,机械按摩做功与物理声、光、电、磁、热传递是补充能量恢复人体功能的两种方式,双方都是能量传递的过程,都可以引起人体功能的变化,对恢复人体功能都有一定的效果,本申请的产品采用物理按摩与光能按摩的接合方式来提升按摩的效果,使用时只需手握持在手持部上,将基体从座体上取出,并根据使用需要按下座体上对应的使用按钮,即可启动,机械式按摩:启动对应按钮,机械式按摩组件即可开始运作,动力单元带动第一转轴自转,第一转轴使与其连接的偏心转动件做偏心转动,从而使与连接件连接的按摩转轴作与第一转轴轴心即基体的轴心偏心的转动,使按摩转轴作相对基体有一定的幅度转动,摩转轴上的固定位置第二旋转摆动关节作用下相对基体固定,是按摩转轴固定位的两侧均作相对摆动,比起单纯自转或摆动的按摩器能够与人体部位的接触面积更广,动作更为多样,且结构简单,光疗按摩:启动座体上的按钮,红外线发射器将特定波长的红外线照射至按摩的部位上,可起到放松肌肉、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细胞新陈代谢的效果,使按摩效果更佳。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