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的中药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8174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畜禽用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新城疫、温和型流感等病毒病治疗的中药发酵液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新城疫、温和型流感等是造成影响家禽养殖效益的主要疾病,温和型流感能够引起免疫抑制,引起免疫失败,造成其他疾病的爆发,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温和型流感没有典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气管环出血,造成免疫抑制,激发各类感染,新城疫主要表现高热、呼吸困难、下痢和出现神经症状。腺胃乳头肿胀、出血或溃疡,尤以在与食管或肌胃交界处最明显。

中药发酵技术是模拟中药在人体内的消化分解过程,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体外建立一个“工业化肠胃系统”,采用的多种益生菌,对中药进行预消化、分解和转化,把大分子的中间物质,分解转化成为能够被直接吸收的有效小分子物质。因此,发酵中药疗效快、效果确切。发酵后的中药经过预消化和转化。彻底解除药物有害毒性,并去除了传统中药汤剂“苦口”的缺陷,口味好转,患者可以长期服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病毒的发酵液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发酵液,使用方便,适合在规模化养殖中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病毒的中药发酵液的原料中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材:钩藤5~10份、黄连5~10份、栀子5~20份、地黄5~10份、陈皮5~15份、连翘叶10~30份、白术5~15份和白扁豆5~15份。

所述抗病毒中药发酵液中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份数比优选为:钩藤5份、黄连5份、栀子5份、地黄5份、陈皮5份、连翘叶10份、白术5份和白扁豆5份。

所述抗病毒中药发酵液中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钩藤10份、黄连10份、栀子20份、地黄10份、陈皮15份、连翘叶30份、白术15份和白扁豆15份。。

所述抗病毒中药发酵液中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钩藤7份、黄连8份、栀子12份、地黄7份、陈皮10份、连翘叶20份、白术10份和白扁豆10份。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抗病毒中药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中药提取步骤:将各原料药材按重量配比投入到中药提取罐,煎煮提取2次;

(2)复合菌种发酵步骤:将所述中药提取步骤中得到中药提取液转移到发酵罐中,接种混合菌种,发酵,得到抗病毒中药发酵液。

其中,所述中药提取步骤包括:将各原料药材按重量份称重后,放置于中药提取罐中,按混合物总重量的6~12倍量加水下浸泡2小时,然后加温至100℃煎煮1~2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提取药液;在盛放药渣的中药提取罐中按原料药材总重量的6~10倍量第二次加水,煎煮1~2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提取药液,将第二次提取药液与第一次提取药液混合,浓缩至每升含生药0.2kg,过滤,得到中药提取液。

所述复合菌种发酵步骤优选为:将中药提取液转移到发酵罐中,加入酵母膏,葡萄糖,硫酸铵、硫酸镁,酵母膏加入量为中药提取液量的0.05%~0.5%,加入葡萄糖的量为中药提取液量的0.1~0.5%,加入硫酸铵的量为中药提取液量的0.01%~0.1%,硫酸镁的加入量为中药提取液量的0.001%~0.01%,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值至6.0~7.0。加热加入辅料的中药提取液,温度至90℃以上,保持30~60分钟,降低温度至20~37℃,按照中药提取液的1%接种发酵用的混合菌种Ⅰ,搅拌发酵48h~96h,转速为10~30r/min,结束后,接种1%的混合菌种Ⅱ,密封,保持温度20~37℃,厌氧发酵12~36h。发酵结束后,即得中药发酵液。

其中,所述复合菌种发酵步骤中的混合菌种Ⅰ为:米曲霉109~1011个/mL、酿酒酵母107~109个/mL、短小芽孢杆菌109~1011个/mL、凝结芽孢杆菌108~1010个/mL。所述复合菌种发酵步骤中混合菌种Ⅱ为:发酵乳杆菌109~1011个/mL、动物双歧杆菌107~109个/mL。

本发明中药组方采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健脾祛湿的中医治疗原则,科学组方,调整机体功能,杀灭病毒、降低病毒对机体的损伤,促进采食。本发明中钩藤、黄连作为君药,钩藤清热平肝,黄连清热泻火;栀子、地黄作为臣药,栀子善清三焦之火,加强黄连泻火作用,地黄滋阴生津,防治黄连泻下太过,陈皮、白扁豆、白术具有健脾作用,促进采食增加,提高机体恢复,上述诸药组合,共同起到防治病毒病的作用,且通过发酵技术,改善中药“苦口”的特点,中药发酵液中含有有益菌,改善肠道功能,改善机体抵抗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抗病毒中药发酵液的使用方法,在每吨肉鸡饮水中加入所述中药发酵液3~8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在中药提取技术基础上加入了有益菌的发酵,与中药提取制备的提取液相比,每只鸡中药使用量减少50-70%;

(2)本发明将中药提取液发酵后,提高有效成分含量,与提取液相比,部分有效成分含量提高50%以上;

(3)对新城疫、流感等病毒的防治效果明显,攻毒保护率在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中药发酵液由原料药材组成:钩藤5kg、黄连5kg、栀子5kg、地黄5kg、陈皮5kg、连翘叶10kg、白术5kg和白扁豆5kg。

本实施例的中药发酵液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中药提取液:将钩藤5kg、黄连5kg、栀子5kg、地黄5kg、陈皮5kg、连翘叶10kg、白术5kg和白扁豆5kg,放置于中药提取罐中,煎煮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每升含生药0.2kg,过滤,得到中药提取液。

(2)复合菌种发酵为:将中药提取液转移到发酵罐中,每升中药提取液中加入酵母膏5g,葡萄糖5g,硫酸铵1g,硫酸镁0.1g,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值至6.0~7.0。加热至90℃以上,保持30~60分钟,降低温度至37℃后,每升中药提取液中接种发酵用的混合菌种Ⅰ10ml,搅拌发酵48h,转速为10r/min,结束后,按照每升中药提取液再次接种的混合菌种Ⅱ10ml,密封,保持温度20℃,厌氧发酵12h,发酵结束后,即得中药发酵液。

复合菌种发酵中的混合菌种Ⅰ为:米曲霉109个/mL、酿酒酵母107个/mL、短小芽孢杆菌109个/mL、凝结芽孢杆菌108个/mL。所述复合菌种发酵步骤中混合菌种Ⅱ为:发酵乳杆菌109个/mL、动物双歧杆菌107个/mL。

技术效果:

通过高效液相法测定实施例1中药提取液和中药发酵液中小檗碱和连翘苷的含量,发酵液中小檗碱含量为0.52mg/ mL,连翘苷含量为0.34mg/ mL,提取液中小檗碱含量为0.31mg/ mL,连翘苷含量为0.22mg/ mL,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发酵液中小檗碱含量增加67%,连翘苷含量增加54%。

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建立流感和新城疫疾病模型,在发病后分别在饮水中添加本实施例1中的中药提取液和中药发酵液,中药提取液的使用量为每吨饮水中添加12L,中药发酵液的使用量为每吨饮水中添加5L,死亡率分别为:中药提取液组22%、中药发酵液组18%,攻毒对照组36%,发病率分别为中药提取液组46%、中药发酵液组32%,攻毒对照组72%,由此可见,使用本实施例1的中药发酵液每只鸡的使用量可减少58%,攻毒保护率为82%,显著降低肉鸡发病率。

本实施例发酵过程中的采用的接种量,发酵时间,转速等因素,尽可能的保证发酵的充分进行;当然,通过本实施例的说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不经过创造性劳动也可得出如下方法:将发酵接种量在1%以上,转速小于10r/min,发酵时间小于48h,这些地方也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中药发酵液由以下原料药材组成:钩藤10kg、黄连10kg、栀子20kg、地黄10kg、陈皮15kg、连翘叶30kg、白术15kg和白扁豆15kg。

本实施例的中药发酵液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中药提取液:将钩藤10kg、黄连10kg、栀子20kg、地黄10kg、陈皮15kg、连翘叶30kg、白术15kg和白扁豆15kg,放置于中药提取罐中,煎煮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每升含生药0.2kg,过滤,得到中药提取液。

(2)复合菌种发酵为:将中药提取液转移到发酵罐中,每升中药提取液中加入酵母膏0.5g,葡萄糖1g,硫酸铵0.1g,硫酸镁0.01g,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值至6.0~7.0。加热至90℃以上,保持30~60分钟,降低温度至20℃后,每升中药提取液中接种发酵用的混合菌种Ⅰ10ml,搅拌发酵96h,转速为10r/min,结束后,按照每升中药提取液再次接种的混合菌种Ⅱ10ml,密封,保持温度37℃,厌氧发酵36h,发酵结束后,即得中药发酵液。

复合菌种发酵中的混合菌种Ⅰ为:米曲霉1011个/mL、酿酒酵母109个/mL、短小芽孢杆菌1011个/mL、凝结芽孢杆菌1010个/mL。所述复合菌种发酵步骤中混合菌种Ⅱ为:发酵乳杆菌1011个/mL、动物双歧杆菌109个/mL。

技术效果:

通过高效液相法测定实施例2中药提取液和中药发酵液中栀子苷和橙皮苷的含量,发酵液中栀子苷含量为0.32mg/ mL,橙皮苷含量为0.64mg/ mL,提取液中栀子含量为0.17mg/ mL,橙皮苷含量为0.42mg/ mL,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发酵液中栀子苷含量增加88%,橙皮苷含量增加52%。

2015年12月,莱阳市某肉鸡场,25日龄肉鸡,发生疾病,死淘率大幅增加,每天死淘率在0.5%以上,采食量降低,饮水减少,肉鸡出现咳喘现象,解剖发现气管出血,肺部实质化,拉绿色粪便,部分出现新城疫的典型神经症状。选择一栋鸡舍,15113只,按照每吨饮水中添加8L实施例2的中药发酵液,连续使用5天,5天后与未使用药物的鸡舍相比,死淘率显著降低,每天死淘数量不足0.05%,未使用药物的鸡舍每天死淘1.5%以上,实验后全部使用实施例2的中药发酵液治疗,最终出栏成活率在88%以上。

本实施例发酵过程中的采用的接种量,发酵时间,转速等因素,尽可能的保证发酵的充分进行;当然,通过本实施例的说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不经过创造性劳动也可得出如下方法:将发酵接种量在1%以上,转速大于30r/min,发酵时间大于96h,这些地方也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中药发酵液由以下原料药材组成:钩藤7kg、黄连8kg、栀子12kg、地黄7kg、陈皮10kg、连翘叶20kg、白术10kg和白扁豆10kg。

本实施例的中药发酵液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中药提取液:将钩藤7kg、黄连8kg、栀子12kg、地黄7kg、陈皮10kg、连翘叶20kg、白术10kg和白扁豆10kg,放置于中药提取罐中,煎煮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每升含生药0.2kg,过滤,得到中药提取液。

(2)复合菌种发酵为:将中药提取液转移到发酵罐中,每升中药提取液中加入酵母膏0.25g,葡萄糖0.5g,硫酸铵0.05g,硫酸镁0.005g,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值至6.0~7.0。加热至90℃以上,保持30~60分钟,降低温度至30℃后,每升中药提取液中接种发酵用的混合菌种Ⅰ10ml,搅拌发酵60h,转速为20r/min,结束后,按照每升中药提取液再次接种的混合菌种Ⅱ10ml,密封,保持温度30℃,厌氧发酵28h,发酵结束后,即得中药发酵液。

复合菌种发酵中的混合菌种Ⅰ为:米曲霉1010个/mL、酿酒酵母108个/mL、短小芽孢杆菌1010个/mL、凝结芽孢杆菌109个/mL。所述复合菌种发酵步骤中混合菌种Ⅱ为:发酵乳杆菌1010个/mL、动物双歧杆菌108个/mL。

技术效果:

通过高效液相法测定实施例3中药提取液和中药发酵液中栀子苷和连翘苷的含量,发酵液中栀子苷含量为0.44mg/ mL,连翘苷含量为0.38mg/ mL,提取液中栀子苷含量为0.29mg/ mL,连翘苷含量为0.24mg/ mL,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发酵液中小檗碱含量增加51%,连翘苷含量增加58%。

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建立新城疫疾病模型,在人工攻毒前分别在饮水中连续3天添加本实施例3中的中药提取液和中药发酵液,作为预防用药,中药提取液的使用量为每吨饮水中添加10L,中药发酵液的使用量为每吨饮水中添加3L,攻毒后,每天的死亡数量见表1。

死淘数量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