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养肾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0240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养肾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采用中药施于皮肤,治疗身体各种疾病,这已成为中华医学的一朵奇葩,许多医学文献中均有记载,清代的《理论骈文》就有很好的描述,中医药的讲究也在于内服外敷原理,在应对身体出现不适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不同凡响的作用。人体在日常生活中所吸收的有害物质,若没有得到及时排泄,它会沉淀于血液中,当血液流动出现涩滞时,引起睡眼不足、腰酸背痛、浑身泛力等症状。

例如: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肾主纳气。其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是:肾主骨、生髓、通于脑,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肾正常与否的表象:

1.肾气足,人过中年不虚胖。

“肾者水脏,主津液”。肾气足,可调节体内水分循环使用,并将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体外。肾气衰时,体内该排掉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腰以下部位虚胖,甚至浮肿。若脸也肿胖,表明已相当严重。补充肾气,人的腰围即可减小,但体重可能不减。这是因为“肾主骨”,人的肾气足了,骨质密度随之增加,体重也会增加。

2.肾气足,毛发荣光。“肾主毛发”。

肾气足,头发浓密而荣光;肾气不足,头发脱落,发质枯干。所以,治理脱发的根本是调养肾。肾气足者,过百岁仍然鹤发童颜。

3.肾气足,颈直挺、齿坚固。

肾主骨,牙是骨之余。肾气足,颈椎自然直挺,人体轻松挺拔;肾气虚,颈椎无力挺直,重则骨质增生。肾气足,牙齿坚固,白而亮,年过80岁也可完好;肾气虚,牙齿松动,甚者40岁左右即脱落。所以,当人到中年出现骨质增生或出现牙齿松动时,不要急于做手术,应从调肾入手,这样既能从根本上解决病患,又可保住牙齿。

4.肾气足,人不气喘,脸不长色斑。

“肾纳肺气,为气根;肺主皮毛”。肾气足,可接纳肺气,人不会气喘,肺朝百脉可养皮肤;肾气虚,使肺的肃降功能受阻,严重时会气喘,面部易生斑等。肾阳虚者在秋冬季节手脚寒凉,严重者夏季也凉。有此症状者,每年春节过后,脸上即长色斑,也叫“肾锈”。如果在进入秋冬季节时,能调养得手脚温热,并一直保持到夏季,一般情况下全年脸上不长斑。肾气足者面色白亮,皮肤细嫩。肾气虚者面色青白,无光泽。严重的人会因肾虚不纳肺气,脸色晦暗。

5.肾气足,消化吸收旺盛。

肾阳是生命门火而化脾胃土。一些人常年胃病,甚者几十年治不好,其原因是肾寒引起的胃寒,此症不温补肾阳如隔靴搔痒。补足肾阳,人消化、吸收旺盛,必定精神焕发。

6.肾气足,更年期可延至60岁以后。

《黄帝内经》讲:女子四十九(虚)岁天癸枯竭,但善保养者高寿仍可生子。天癸枯竭,指女性体内雌性激素迅速减少。这时,女性体内润滑物质匮乏,细胞在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增大,造成内热增升,消耗元气,导致女性燥热不安,彻夜难眠,甚至狂躁、闭经。这就是女性更年期到来的征兆。如果针对此症,适时滋肾阴、降虚热,不出一个月,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可减轻或消失,月经来潮也可能延至60岁以后。

7.肾气足,夫妻生活和谐。

已婚女子肾气足,对丈夫温存依恋,是夫妻生活正常的表现。女性肾阳虚者气不能达到私密处,引不起快感,甚者疼痛,导致所谓的性冷症,反感夫妻性生活,容易导致夫妻感情不和。男性肾气不足,年过40岁后则会厌倦夫妻房事,影响男性的自信,甚至出现疑心过重现象。

综上所述,肾气虚的症状主要病因是肾的阴阳失衡,肾气不足,因此,治疗肾气虚症状的主要方法是调养肾,使肾气足,以保持肾的阴阳平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养肾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以使肾气足,保持肾的阴阳平衡。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调养肾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制成:茵陈50~60%、艾绒15~25%、甘草8~12%、干姜4~8%、樟脑0~2%、高岭土1~2%、冰片0~1%、黄连0~1%,上述各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各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茵陈60%、艾绒20%、甘草10%、干姜5%、樟脑2%、高岭土1%、冰片1%、黄连1%。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各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茵陈50%、艾绒25%、甘草12%、干姜8%、樟脑1.5%、高岭土1.5%、冰片1%、黄连1%。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各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茵陈55%、艾绒25%、甘草9%、干姜6%、樟脑2%、高岭土2%、冰片0.5%、黄连0.5%。

上述各原料组分的药性和功效如下:

茵陈:别名牛至、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白蒿、细叶青蒿、安吕草。归脾、胃、肝、胆经。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热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扩冠等作用,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归脾胃,肝胆经。它的功效主要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保肝利胆、清热、利湿退黄、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具有较强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外用灸法则能灸治百病。

甘草: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归心、肺、脾、胃经 。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气微,味甜而特殊。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干姜:由生姜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制成。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本草纲目》: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又能去恶养新,有阳生阴长之意,故血虚者用之。凡人吐血、衄血、下血,有阴无阳者,亦宜用之,乃热因热用,从治之法也。《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僻下痢,生者尤良。

干姜除含有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质外,还含有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集营养、调味、保健于一身,自古被医学家视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祛寒、祛湿、暖胃、加速血液循环等多种保健功能。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中鱼蟹毒等病症。还有醒胃开脾、增进食欲的作用。干姜中含有辛辣和芳香的成分,含有姜油酮、姜辣素、淀粉和纤维,用于风寒感冒,可通过发汗,使寒邪从表而解。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姜油酮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

樟脑:别名,韶脑(《神效方》),潮脑(《品汇精要》),脑子(《本经逢原》),油脑、树脑(《药材资料汇编》)。《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等症状。涂于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及防腐作用。用力涂擦有发赤作用;轻涂则类似薄荷,有清凉感,此乃由于刺激冷觉感受器的作用。它还有轻度的局部麻醉作用。对于胃肠道粘膜,樟脑有刺激作用,使胃部感到温暖及舒适,大量则能产生恶心及呕吐。临床上用樟脑擦剂有镇痛、止痒作用。口服有驱风作用以及轻微的祛痰作用。

高岭土:又叫白陶土,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铝,为白色或淡黄色细粉,容易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有滑腻感,泥土味,熔点约1785℃。对皮肤的黏附性能好,有抑制皮脂及吸汗的性能,高岭土的药用:可治胃痛、小儿腹泄、妇女血崩等。

冰片:又名片脑、桔片、艾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肝、肺经;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惊痫,暑湿蒙蔽清窍,喉痹耳聋,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散火解毒。治乳腺结块,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黄连:(学名:Coptis chinensis Franch.)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别将上述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进行粉碎;再将粉碎后的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从而制备出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适量的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用棉布进行包装,从而制作成药拓;使用时,首先,对药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在100~120℃,从而激活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药性;接着,使药拓冷却至45~55℃,从而制作成温热药拓;然后,将温热药拓置于人体的背部督脉、膀胱经,后腿部肾经,并进行扣滚、按摩和游走。

这样,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便通过毛细血管加入体内微循环,从而使外用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吸收。

每星期进行一次,对肾、脾、胃有保健与调理作用。

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外用中药组合物采用一定重量百分比的茵陈、艾绒、甘草、干姜、樟脑、高岭土、冰片和黄连等原料组分,并分别将上述各原料组分进行粉碎;再将粉碎后的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从而制备出一种调养肾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再将适量的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用棉布进行包装,从而制作成药拓;使用时,首先,对药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在100~120℃,从而激活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药性;接着,使药拓冷却至45~55℃,从而制作成温热药拓;然后,将温热药拓置于人体的背部督脉、膀胱经,后腿部肾经,并进行扣滚、按摩和游走;这样,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便通过毛细血管加入体内微循环,从而使外用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吸收;

因此,本外用中药组合物主要是根据中医药学、药理,利用茵陈具有改善身体内水循环的作用,结合艾绒的通经活络、清热利湿、褪黄等功效,辅以能够平衡人体内激素含量的甘草,含有辛辣姜油酮、姜辣素、可通过发汗使寒邪从表而解的干姜和通关窍、利滞气的樟脑,并利用高岭土作为热源辅料,同时添加消肿止痛、散火解毒的冰片和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黄连;并将上述各原料组分粉碎、混合均匀后制备成药拓,通过加热药拓,使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药性激活,再冷却成温热药拓,并将温热药拓施于人体皮肤经络、穴位之上,利用人体五行经络相对应的督脉、膀胱经,肾经,经按摩、推拿,打通身体经络,使身体气血通畅,通过茵陈和艾绒的药性缓解体内毒素及瘀滞物,通经活络、除去体内燥湿等,排除体内毒素,净化体内坏境,平衡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健全人体的排泄系统,从而调养肾,以使肾气足,进而保持肾的阴阳平衡,保持身体处于健康水平。

同时,本外用中药组合物还具有使用方便、功效好、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本外用中药组合物对缓解怕冷、疏通气血凝结和改善腰以下部位虚胖及浮肿等症状具有独特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实施例1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调养肾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制成:茵陈60%、艾绒20%、甘草10%、干姜5%、樟脑2%、高岭土1%、冰片1%、黄连1%。

优选实施例2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调养肾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制成:茵陈50%、艾绒25%、甘草12%、干姜8%、樟脑1.5%、高岭土1.5%、冰片1%、黄连1%。

优选实施例3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调养肾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制成:艾茵陈55%、艾绒25%、甘草9%、干姜6%、樟脑2%、高岭土2%、冰片0.5%、黄连0.5%。

制作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调养肾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时,分别将优选实施例中的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进行粉碎,过筛200目;再将粉碎后的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从而制备出调养肾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使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调养肾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时,将适量的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用棉布进行包装,从而制作成药拓;使用时,首先,对药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在100~120℃,从而激活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药性;接着,使药拓冷却至45~55℃,从而制作成温热药拓;然后,将温热药拓置于人体的背部督脉、膀胱经,后腿部肾经,并进行扣滚、按摩和游走。这样,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便通过毛细血管加入体内微循环,从而使外用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吸收。

因此,本外用中药组合物主要是根据中医药学、药理,利用茵陈具有改善身体内水循环的作用,结合艾绒的通经活络、清热利湿、褪黄等功效,辅以能够平衡人体内激素含量的甘草,含有辛辣姜油酮、姜辣素、可通过发汗使寒邪从表而解的干姜和通关窍、利滞气的樟脑,并利用高岭土作为热源辅料,同时添加消肿止痛、散火解毒的冰片和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黄连;并将上述各原料组分粉碎、混合均匀后制备成药拓,通过加热药拓,使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药性激活,再冷却成温热药拓,并将温热药拓施于人体皮肤经络、穴位之上,利用人体五行经络相对应的督脉、膀胱经,肾经,经按摩、推拿,打通身体经络,使身体气血通畅,通过茵陈和艾绒的药性缓解体内毒素及瘀滞物,通经活络、除去体内燥湿等,排除体内毒素,净化体内坏境,平衡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健全人体的排泄系统,从而调养肾,以使肾气足,进而保持肾的阴阳平衡,保持身体处于健康水平。

每星期进行一次,对肾、脾、胃有保健与调理作用。

临床试验:

杨姐,31岁,杨姐结婚6年不育。

经杨姐自述及护理咨询师诊断,就杨姐表征:面部肤色暗淡,伴有轻微黄褐斑、眼圈周边肤色深、平时常觉手脚冷、睡眠质量差等。因此,可以确认为宫寒症状,引起宫寒的一般因素是肾气不足。

建议使用本外用中药组合物药拓,辅于五脏相联的其它中药组合物药拓,以及专业的穴位按摩护理,在护理至第四周时,杨姐面部肤色渐起红润,眼周肤色变浅,同时也建议杨姐加强运动。到第六周时,杨姐初诊时的各种表征已基本消失。护理后的第8个月,杨姐发觉怀孕。

张姐:36岁,对自身的体型认为偏胖,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美容院说要做药拓减肥。

药拓专家为其进行诊断,张姐是典型的实症且湿寒气很重,导致气血凝结。在罐诊过程中,发现杨姐的肩颈淤堵很严重,

所以建议给她使用本外用中药组合物为主,辅以肝、脾等外用中药组合物药拓,以及专业的穴位按摩护理。经5次调理后回家感冒发烧半个多月,全身起黑点,秘现反应很明显,后坚持到店做护理,实症减轻,体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裤头都小了两个码数。后期每做一次,背后黑点都少了很多。调理半年左右,现在全身黑点消失,自己感觉轻松很多,精气神很足。

蔡姐:已婚女性,长期畏寒,精神不振,睡眠质量差,体态虚胖。

经诊断:由于生育后劳碌,饮食与节息时间错乱,久而引起体内气血不畅,基础代谢率水平降低,明显症状表现于手冰冷、容易疲劳、性欲不振,性冷漠。

经诊建议:使用本外用中药组合物为主,辅以肝、脾等外用中药组合物药拓,通过专业的穴位按摩护理、烫捂,第三周后睡眠沉稳,第六周后畏寒现象明显减轻,体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裤头都小了两个码数。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因此,凡是依照本发明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做出的各种各样的等同变换,均被本发明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