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13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多年来,医学界一直致力于对糖尿病的研究 , 这是因为一旦患上糖尿病 , 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由感冒、肺炎、肺结核所引起的各种感染疾病,而且不易治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营养摄入的增多甚至过剩,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患病人数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正在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目前,主要应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对糖尿病进行治疗,大多数西药作用途径单一,极易引起患者低血糖、胰岛 β 细胞功能衰竭及其他如水肿、肝脏损害等副作用,长期服用需要加量并有继发失效的可能,此外西药不能有效地控制慢性并发症。

中医一般认为糖尿病隶属于祖国医学中“消渴”范畴,认为“消渴”的病因病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脏腑柔弱或后天失养、嗜食肥甘、感受外邪、情志内伤、劳逸过度、气滞血瘀等。诸因素长期作用于机体,最终导致脾虚,甚至脾气下陷。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以柔肝养血、健脾益气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降糖类药物和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存在副作用大易引起并发症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丹参10-30份,旱莲草10-20份,红花5-15份,玉米须10-20份,黄精10-20份,知母10-20份,玉竹5-15份,车前子10-20份,萹蓄10-20份,仙鹤草10-20份,侧柏叶10-20份,麦冬5-15份,石斛10-20份,锁阳10-20份,桂枝5-15份,太子参10-20份,夏枯草10-20份,薏苡仁10-20份,海浮石5-15份,益母草10-20份,莪术10-20份,桑椹10-20份,甘草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丹参20份,旱莲草15份,红花10份,玉米须15份,黄精15份,知母15份,玉竹10份,车前子15份,萹蓄15份,仙鹤草15份,侧柏叶15份,麦冬10份,石斛15份,锁阳15份,桂枝10份,太子参15份,夏枯草15份,薏苡仁15份,海浮石10份,益母草15份,莪术15份,桑椹15份,甘草1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旱莲草具有养肝益肾、凉血止血的功效;红花具有镇静、祛痰、解痉、活血的功效;玉米须具有利尿、泄热、平肝、利胆的功效;黄精具有滋肾润肺、补脾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玉竹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车前子具有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的功效;萹蓄具有利尿、清热、杀虫的功效;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健胃、截疟、解毒疗疮的功效;侧柏叶具有凉血止血、止咳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锁阳具有补肾润肠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夏枯草具有清肝明目、清热利尿、散结消肿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的功效;海浮石具有清肺火、化老痰、软坚、通淋的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祛瘀利水、清热解毒的功效;莪术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桑椹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柔肝养血、健脾益气、活血生津、清热解毒之功效,对糖尿病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和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安全性评价,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83%,治愈率达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丹参20g,旱莲草15g,红花10g,玉米须15g,黄精15g,知母15g,玉竹10g,车前子15g,萹蓄15g,仙鹤草15g,侧柏叶15g,麦冬10g,石斛15g,锁阳15g,桂枝10g,太子参15g,夏枯草15g,薏苡仁15g,海浮石10g,益母草15g,莪术15g,桑椹15g,甘草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丹参30g,旱莲草10g,红花15g,玉米须10g,黄精20g,知母10g,玉竹15g,车前子10g,萹蓄20g,仙鹤草10g,侧柏叶20g,麦冬5g,石斛20g,锁阳10g,桂枝15g,太子参10g,夏枯草20g,薏苡仁10g,海浮石15g,益母草10g,莪术20g,桑椹10g,甘草15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丹参10g,旱莲草20g,红花5g,玉米须20g,黄精10g,知母20g,玉竹5g,车前子20g,萹蓄10g,仙鹤草20g,侧柏叶10g,麦冬15g,石斛10g,锁阳20g,桂枝5g,太子参20g,夏枯草10g,薏苡仁20g,海浮石5g,益母草20g,莪术10g,桑椹20g,甘草5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丹参23g,旱莲草12g,红花13g,玉米须12g,黄精18g,知母12g,玉竹13g,车前子12g,萹蓄18g,仙鹤草12g,侧柏叶18g,麦冬7g,石斛18g,锁阳12g,桂枝13g,太子参12g,夏枯草18g,薏苡仁12g,海浮石12g,益母草13g,莪术18g,桑椹12g,甘草13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丹参18g,旱莲草18g,红花7g,玉米须18g,黄精12g,知母18g,玉竹7g,车前子18g,萹蓄12g,仙鹤草18g,侧柏叶12g,麦冬13g,石斛12g,锁阳18g,桂枝7g,太子参18g,夏枯草12g,薏苡仁18g,海浮石7g,益母草18g,莪术12g,桑椹18g,甘草7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

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65例,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30~70岁。

二、诊断标准:

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

2、初起可“三多”症状不著,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中风,雀目,疮疖等;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腹痛,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

3、查空腹、餐后2小时尿糖和血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试验;必要时查尿酮体,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七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四、疗效标准:

1、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多次正常;

2、好转:主要症状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8-20个疗程,治愈24例,好转30例,未愈11例。治疗期间对中药品临床引起各类型的过敏反应、疑为药物引起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和形态方面的异常、疑为药物引起癌症等致突变反应、药物的依赖性以及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其他不良反应进行了评价,即中药品不良反应(ADR)评价,未发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马某,女,57岁。患者自述:近期感到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大便秘结,腰膝酸软。空腹血糖9.1mmol/L。诊断为:糖尿病Ⅱ型。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5个疗程,症状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巩固,空腹血糖小于 5 mmol/L。

病例2:李某,男,65岁。自述初起时因口干、多饮、乏力,检查发现血糖高,长期口服“消渴丸”、 “优降糖”、“迪沙片”等降糖药物,但血糖控制并不理想。空腹血糖 9.3mmol/L。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4个疗程,患者一般状态明显改善;继续服用 5 个疗程,所有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控制在7 mmol/L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