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136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代医学认为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指血液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它又与许多疾病相关,首先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凶素,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进一步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密切相关,该疾病已经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如本氧乙酸类、烟酸酯类,虽然短期服用,可以起到降脂作用,但这些药物一旦停药,血脂又有一定的上升,使得这类药物的疗效不佳。患者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会产生的一定的肝肾毒副作用。因此,研制开发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的药物组合物,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

高血脂症属中医“痰浊”、“血瘀”范畴。中医认为,痰饮是由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使津液的运化、输布与排泄发生了障碍,而瘀滞体内,加之寒凝火热而成。因此,高血脂症实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虚则为肺、脾、肾;实则究于痰、气、血。治疗时大多采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滋阴养血、活血化瘀、清热通便、消食化痰之法。

传统的中医药在改善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可以对此类疾病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具有临床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优点。

本病为先天脾胃虚弱,脾胃运化输布水液功能失调,以致痰湿内生,血脉瘀阻,不通则痛,或因嗜食膏粱厚味、忧思伤脾或肝郁乘脾,均可致脾虚失运、水湿停聚成痰。脾气虚,血运不畅,久病成瘀,痰瘀互结,阻滞气机,加重血瘀,致脉中之血不洁,进而引发此病。或因人到中年,肾元亏虚,精气渐衰,肾阴不足,虚火灼津,肾气虚弱,肾不化津,则清从浊化,或因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致脂质内聚,困遏脾运,积存于体内而引发高脂血症。

方中以土远志、芡实叶、金纳香、香橼、橘叶五药相须合用,共为君药,协同发挥活血散瘀、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之功;再配合赤阳子、五龙皮、甘露子、卷柏、大黄、郁金、橙叶、旱田草、白花柴、红升麻、八宝茶、杠香藤,诸药相配为臣,增强了方中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之功,并可振奋脾胃,疏通脉络;佐以蓝花参、南烛叶、楮实、刺五加、杜仲叶,五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滋补肝肾之功。辅以白果叶、僵蚕为使药,增强方药活血养心,解痉散结之功,方中药物相辅相承,诸药相合,共奏活血化痰,散瘀止痛,益气健脾,滋补肝肾之功。上述方药共用,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如下的原料药制成:土远志、芡实叶、金纳香、香橼、橘叶、赤阳子、五龙皮、甘露子、卷柏、大黄、蓝花参、郁金、橙叶、旱田草、南烛叶、白花柴、红升麻、八宝茶、僵蚕、白果叶、杠香藤、楮实、刺五加、杜仲叶。

本发明所述的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制成:土远志110~130份、芡实叶110~130份、金纳香90~110份、香橼90~110份、橘叶70~90份、赤阳子70~90份、五龙皮70~90份、甘露子50~70份、卷柏70~90份、大黄70~90份、蓝花参70~90份、郁金50~70份、橙叶30~50份、旱田草50~70份、南烛叶40~60份、白花柴40~60份、红升麻30~50份、八宝茶50~70份、僵蚕50~70份、白果叶50~70份、杠香藤30~50份、楮实30~50份、刺五加50~70份、杜仲叶50~70份。

作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处方的优选,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土远志120份、芡实叶120份、金纳香100份、香橼100份、橘叶80份、赤阳子80份、五龙皮80份、甘露子60份、卷柏80份、大黄80份、蓝花参80份、郁金60份、橙叶40份、旱田草60份、南烛叶50份、白花柴50份、红升麻40份、八宝茶60份、僵蚕60份、白果叶60份、杠香藤40份、楮实40份、刺五加60份、杜仲叶60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加入药剂学上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滴丸剂、颗粒剂。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优选为胶囊剂。

本发明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取香橼、杠香藤、僵蚕,粉碎成细粉;

⑵、再取大黄、杜仲叶,加入药材重量6~10倍量,50%~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减压干燥成干膏粉,残渣备用;

⑶、再将步骤⑵残渣与土远志、芡实叶、金纳香、橘叶、赤阳子、五龙皮、甘露子、卷柏、蓝花参、郁金、橙叶、旱田草、南烛叶、白花柴、红升麻、八宝茶、白果叶、楮实、刺五加药材合并,加与药材重量比为8~11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2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步骤⑴的细粉,混合均匀后,于55~65℃干燥成干浸膏,并粉碎过筛,得干膏粉;

⑷、取上述步骤⑵和步骤⑶中的干膏粉,充分混匀后,即得中药活性成分,再加入药剂学上常用的辅料制成各种不同口服组合物,即得。

优选的,本发明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取香橼、杠香藤、僵蚕,粉碎成100(目)细粉;

⑵、再取大黄、杜仲叶,加入药材重量8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减压干燥成干膏粉,残渣备用;

⑶、再将步骤⑵残渣与土远志、芡实叶、金纳香、橘叶、赤阳子、五龙皮、甘露子、卷柏、蓝花参、郁金、橙叶、旱田草、南烛叶、白花柴、红升麻、八宝茶、白果叶、楮实、刺五加药材合并,加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步骤⑴的细粉,混合均匀后,于60℃干燥成干浸膏,并粉碎过筛,得干膏粉;

⑷、取上述步骤⑵和步骤⑶中的干膏粉,充分混匀后,即得中药活性成分,再加入药剂学上常用的辅料制成各种不同口服组合物,即得。

本发明各方药来源,性味及功效如下:

土远志,为报春花科植物奇异排草的根。性味,味辛,性涩。功效:调血,止血,行气,散瘀。

芡实叶,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叶。性味,苦,辛,平。功效,行气活血,祛瘀止血。

金纳香,为椴树科刺蒴麻属植物长钩刺蒴麻Triumfetta pilosa Roth.,以叶及根入药。性味,辛、甘,温。功效,行气,活血调经。

香橼,为芸香科植物Citrus medic L.枸橼或香圆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苦、酸,温。功效,疏肝理气,宽中,化痰。

橘叶,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叶。性味,苦,平。功效,行气,解郁,散结。

赤阳子,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果实。性味,甘;酸;涩;平;无毒。功效,健脾消积;收敛止痢;止痛。

五龙皮,为槭树科五龙皮Acer mono Maxim,以枝、叶入药。性味,辛,温。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逐瘀。

甘露子,为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以全草或块茎入药。性味,甘,平。功效,祛风热利湿,活血散瘀。

卷柏,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或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HooK.et Grev.)Maxim.的干燥全草。功效,活血通经。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蓝花参,为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Thunb.)A.DC.,以根或全草入药。性味,甘,平。功效,益气补虚,祛痰,截疟。

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性味,辛、苦,寒。功效,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

橙叶,为芸香科植物甜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的叶。性味,辛,苦,性平。功效,散瘀止痛。

旱田草,玄参科母草属植物旱田草Lindernia ruellioides(Colsm.)Pennell,以全草入药。性味,甘、淡,平。功效,理气活血,消肿止痛。

南烛叶,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叶。性味,酸涩,平。功效,益精气,强筋骨,明目,止泄。

白花柴,亚麻科白花柴Tirpitzia ovoidea Chun et How,以枝、茎、叶入药。性味,微甘,平。功效,活血散瘀,舒筋活络。

红升麻,为虎耳草科落新妇属植物落新妇Astilbe chinensis(Maxim.)Franch.et Sav.,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性味,辛、苦,温。功效,散瘀止痛,祛风除湿。

八宝茶,为卫矛属科植物八宝茶的枝条。性味,辛,温。功效:活血破瘀。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而致死的干燥体。性味,咸、辛,平。功效,祛风解痉、散结消肿。

白果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bilobaL.的叶。性味,苦、涩,平。功效,活血养心,敛肺涩肠。

杠香藤,为大戟科植物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lotus repandus(Willd.)Muell.Arg.var.chrysocarpus(Pamp.)石岩枫的根、茎、叶。性味,味苦,辛,性温。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驱虫止痒。

楮实,为桑科植物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Marus papyrifera L.构树的果实。性味,甘,性寒。功效,滋肾,清肝明目,健脾利水。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性味,辛、微苦,温。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杜仲叶,为杜仲科植物Eucommia ulmoides Oliv杜仲的叶。性味,微辛,性温。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中总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皂苷采用高氯酸-显色反应法紫外测定;总黄酮采用铝盐紫外分光法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结果(mg/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由24味中药材精选制成。根据中医的君臣佐使理论,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验证摸索总结而得到处方组成及配比。全方中各方药进行配伍后,可以发挥协同增效,减毒增益的作用;并使得全方共奏活血化痰,散瘀止痛,益气健脾,滋补肝肾之功,进而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经药理学试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有效降低小鼠血清中的TC、TG和LDL-C水平。这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经临床验证,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治愈的有效率可达92.1%。经过3个疗程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头晕,目眩,气短,胸闷等临床症状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的现象。这些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疗效确切和毒副作用低的特点,并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适于工艺化大生产,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药理学实验:

1.1实验动物和材料

1.1.1实验动物,昆明小鼠:体质量(24±4)g,雌雄各半,西安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1.2主要材料

血脂指标(TC、TG、HDL-C,LDL-C)试剂盒: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血脂康胶囊: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⑴、取香橼100g、杠香藤40g、僵蚕60g,粉碎成100(目)细粉;

⑵、再取大黄80g、杜仲叶60g,加入药材重量8倍量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减压干燥成干膏粉,残渣备用;

⑶、再将步骤⑵残渣与土远志120g、芡实叶120g、金纳香100g、橘叶80g、赤阳子80g、五龙皮80g、甘露子60g、卷柏80g、蓝花参80g、郁金60g、橙叶40g、旱田草60g、南烛叶50g、白花柴50g、红升麻40g、八宝茶60g、白果叶60g、楮实40g、刺五加60g,加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步骤⑴的细粉,混合均匀后,于60℃干燥成干浸膏,并粉碎过筛,得干膏粉;

⑷、取上述步骤⑵和步骤⑶中的干膏粉,充分混匀后,即得中药活性成分,加入0.5%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成所需的给药浓度。

1.2降血脂动物实验

动物分组和高血脂症造模:将40只雌雄各半的小鼠,按性别和体质量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高血脂组、阳性对照组、本发明中药组,除正常对照组喂食基础饲料外,其他各组均采用高脂饲料(78.70%基础饲料、10%蛋黄粉、10%猪油、1%胆固醇、0.3%胆酸,进行喂食,造模2周后以每天灌胃的剂量为,阳性对照组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给予给药剂量:400mg/kg血脂康胶囊,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的蒸馏水,灌胃时间为2周。

血脂指标测定:喂养结束后,小鼠禁食12h,摘眼球取血,离心,(3000r/min、15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试剂盒,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3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X±SD)表示,实验相关指标比较采用EXCEL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1对小鼠TC、TG、HDL-C、LDL-C的影响

表2各组血脂指标水平的比较(n=10)

注:与高血脂组比较,▲▲P<0.01,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1,P<0.05。

由表2可知,经造模给药后的高血脂组小鼠TC、TG和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这也说明,本次造模试验成功。灌胃2周后,与高血脂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的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该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有效降低小鼠血清中的TC、TG和LDL-C水平。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且灌胃2周后小鼠血清的TC水平即可达到正常组水平(P<0.05),这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血脂康胶囊),其余小鼠血清指标虽然未达显著性差异,但也有相应的改善。综上所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内容的具体实施例,用于阐述本申请文件中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内容,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指的是按照实施例1制备方法制得的药物。

实施例1

⑴、取香橼100g、杠香藤40g、僵蚕60g,粉碎成100(目)细粉;

⑵、再取大黄80g、杜仲叶60g,加入药材重量8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减压干燥成干膏粉,残渣备用;

⑶、再将步骤⑵残渣与土远志120g、芡实叶120g、金纳香100g、橘叶80g、赤阳子80g、五龙皮80g、甘露子60g、卷柏80g、蓝花参80g、郁金60g、橙叶40g、旱田草60g、南烛叶50g、白花柴50g、红升麻40g、八宝茶60g、白果叶60g、楮实40g、刺五加60g,加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步骤⑴的细粉,混合均匀后,于60℃干燥成干浸膏,并粉碎过筛,得干膏粉;

⑷、取上述步骤⑵和步骤⑶中的干膏粉,充分混匀后,即得中药活性成分,在加入淀粉,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酸镁,制成1000个胶囊剂。

实施例2

⑴、取香橼110g、杠香藤30g、僵蚕70g,粉碎成100目细粉;

⑵、再取大黄90g、杜仲叶50g,加入药材重量10倍量50%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减压干燥成干膏粉,残渣备用;

⑶、再将步骤⑵残渣与土远志110g、芡实叶130g、金纳香110g、橘叶70g、赤阳子90g、五龙皮90g、甘露子50g、卷柏70g、蓝花参90g、郁金50g、橙叶50g、旱田草50g、南烛叶40g、白花柴60g、红升麻30g、八宝茶50g、白果叶50g、楮实50g、刺五加70g,加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步骤⑴的细粉,混合均匀后,于65℃干燥成干浸膏,并粉碎过筛,得干膏粉;

⑷、取上述步骤⑵和步骤⑶中的干膏粉,充分混匀后,即得中药活性成分,加入适量的硫酸钙,蔗糖,制粒,装胶囊,制成1000粒硬胶囊剂。

实施例3

⑴、取香橼90g、杠香藤50g、僵蚕50g,粉碎成100目细粉;

⑵、再取大黄70g、杜仲叶70g,加入药材重量6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减压干燥成干膏粉,残渣备用;

⑶、再将步骤⑵残渣与土远志130g、芡实叶110g、金纳香90g、橘叶90g、赤阳子70g、五龙皮70g、甘露子70g、卷柏90g、蓝花参70g、郁金70g、橙叶30g、旱田草70g、南烛叶60g、白花柴40g、红升麻50g、八宝茶70g、白果叶70g、楮实30g、刺五加50g,加与药材重量比为11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步骤⑴的细粉,混合均匀后,于55℃干燥成干浸膏,并粉碎过筛,得干膏粉;

⑷、取上述步骤⑵和步骤⑶中的干膏粉,充分混匀后,即得中药活性成分,充分混匀后,即得中药混合物,与PEG4000,PEG6000,热熔,搅拌均匀,并进行滴制,制成1000粒滴丸。

实施例4

⑴、取香橼95g、杠香藤35g、僵蚕55g,粉碎成100(目)细粉;

⑵、再取大黄75g、杜仲叶65g,加入药材重量8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减压干燥成干膏粉,残渣备用;

⑶、再将步骤⑵残渣与土远志125g、芡实叶115g、金纳香95g、橘叶75g、赤阳子85g、五龙皮75g、甘露子65g、卷柏85g、蓝花参80g、郁金60g、橙叶45g、旱田草65g、南烛叶45g、白花柴55g、红升麻35g、八宝茶65g、白果叶60g、楮实40g、刺五加60g,加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步骤⑴的细粉,混合均匀后,于60℃干燥成干浸膏,并粉碎过筛,得干膏粉;

⑷、取上述步骤⑵和步骤⑶中的干膏粉,充分混匀后,即得中药活性成分,再加入淀粉,磷酸氢钙,压制成1000个片剂。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成品组合物的临床疗效,我们将上述具体实施例1中制备的胶囊剂药物进行了相应的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临床观察及疗效

2.1、病例选择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指导原则》指定诊断标准,即:血清总胆固醇(TC)>5.32mmol/L,甘油三酯(TG)≥1.7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1.04mmol/L,女<1.17mmol/L。全部病例均为饮食控制无效的病人,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眩晕、肢重、胸闷、头痛、心悸、气促等症,脉象弦滑或弦多见,少有结代脉;舌质以暗红、紫暗多见,舌体胖,舌苔以腻苔多见。中医辨证以血瘀和痰瘀互结型多见。

2.2、研究方法

⑴一般资料:选择符合临床研究要求的高脂血症患者共计1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76例,男34例,女42例;年龄40~69岁,平均58.3±2.3岁;病程2~11年;治疗组为65例,男30例,女35例;年龄42~71岁,平均60.1±1.9岁;病程2~9年,2组间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⑵药物组:

本发明药物组:分别按照如上述实施例1组中所述的原料配比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成胶囊剂,即得。

对照用药组:血脂康胶囊,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3、治疗方法与疗效

⑴治疗方法:治疗组的患者给予制备实施例1组的胶囊,每日3次,分早、中、晚各1次温服,每次3粒/次;对照组给予口服血脂康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在停用其他降脂药物后开始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服药前均测定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各项血脂指标,治疗结束后第1天空腹抽血复查空腹血清各项血脂指标。

⑵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血脂各项指标达到以下任何一项者,TC下降≥20%或TG下降≥40%,或HDL-C上升0.25mmol/L;有效:血脂检查达到以下任何一项者,TC下降10%~20%或下降20%~40%或LDL-C下降10%~20%或HDL-C上升0.1~0.26mmol/L;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⑶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对比采用t检验与X2检验。

2.4、治疗结果:

表3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的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从表3结果可以得知,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药物后,治疗组的患者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数值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比较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患者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有显著上升;对照组患者服用血脂康胶囊药物后,患者血清中TC、TG的含量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LDL-C含量下降和HDL-C含量稍有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多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该实验也证实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高血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表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从表4结果可知,经3个疗程的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而对照组(血脂康胶囊)的总有效率为66.2%。以上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高血症疾病方面,具有突出治疗作用,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2.5不良反应

在对治疗组7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跟踪,结果发现,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3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治疗期间,检查患者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这也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毒副作用小的特点。

以上结果充分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高血症方面,取得的比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在使用过程中并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发生。综上所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2.6典型病例:

1、梁某,女,53岁,患高血脂症已有8年有余,症状表现为头晕、胸闷、气短、记忆力减退等,经临床血清指标检查数据表明,患者体内血脂水平较高。服用过多种药物并未治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疗程后,该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服用前有明显改善,服用2个疗程基本痊愈,血脂也恢复正常;随访1年,并未复发。

2、郭某,男,67岁,患高血脂症已有5年,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伴有胸痛等症;服用过多种药物后,效果不佳。故改服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2个疗程症状明显改善,再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基本痊愈,血脂恢复正常;随访2年,未复发。

3、徐某,女,45岁,患高血脂症已有3年,症状表现为头晕、胸闷、乏力、气短等症;服用过多种西药,长期使用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且未彻底治愈,故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2个疗程后,症状有较明显改善,血脂水平恢复正常水平;再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患者基本痊愈;随访1年,并未见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