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9810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病是高发性疾病,据流行病学显示:我国胃病患者占总人口的平均比例达4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无暇顾及正常的饮食习惯,生活没有规律,三餐不定、暴饮暴食、烟酒加剧等诱因使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胃病(gastropathy)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则为上腹部烧灼痛,特别是在两顿饭之间,早餐前或在饮用橙汁、咖啡之后发生,严重者可有柏油便、黑便或血便。胃病很难治愈,但是往往治疗一段又会复发,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按照中医的分类方法,胃病主要分为三大类: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病、肠胃湿热引起的胃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临床上因脾胃虚寒所致胃病的患者较多,约占60%。

胃病多属慢性病症,一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方可获得疗效或痊愈。目前治疗胃病的中成约较多,但是其治疗疗程长,药物的组成较复杂。

目前用于治疗胃病的西药和中药均较多,但西药普遍存在副作用大(出现皮疹、低血压、恶心、呕吐、眩晕、低血糖等)、售价高、禁忌多的缺陷;中药治疗胃病的方法都是以痛至痛、以酸治酸、气虚补气、胃寒暖胃,基本都是以单病单治为主,不能全面预防胃病复发,从而导致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弊端,更进一步,现有中药对于反复发作的老胃病不能起效,甚至产生副作用。而且中药大都存在组成复杂,其中的部分原料药很难在市场上购买到、治愈率低、痊愈后容易复发、疗效不明显、疗程长。为此,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疗效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健脾益气、清肝泄热,滋养胃阴的原理来治疗胃病,具有针对性高、治疗效果好且治疗与调理双层作用的优点。

据中医的理论,不同证型胃病病的临床表现是:1.疼痛。导致隐痛的原因很多,表现形式也复杂。病因包括受寒、气滞、血瘀等,表现形式有隐痛、刺痛、绞痛。2.气胀。如果脾胃运化失职,或因寒受阻,或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胃内的气体不能及时正常排出,从而导致气胀。3.食胀。由各种各样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肠胃蠕动过慢,都会导致食胀。4.舌淡无味。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导致脾虚,都会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5.口苦;这是肝胆受热产生的典型症状,是胆气上泛的表现。西医检查归类为胆汁反流性胃炎。6.面色。胃病患者病吏过长,面色容易萎黄、黯淡无光。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方剂根据上述胃病病症的机理而研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内金10-20份、佛手5-10份、黄皮根5-9份、大黄6-10份、桃仁8-12份、神曲8-16份、亚麻子5-11份、陈皮8-14份、枳实3-9份、山楂5-15份、麦芽10-18份、砂仁5-10份、藿香6-16份、元胡8-14份、芒果叶3-8份、檀香6-12份。

优选地,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内金13-16份、佛手6-8份、黄皮根6-8份、大黄7-9份、桃仁9-11份、神曲10-14份、亚麻子7-9份、陈皮10-12份、枳实5-8份、山楂8-13份、麦芽12-15份、砂仁6-8份、藿香9-13份、元胡10-12份、芒果叶4-6份、檀香7-11份。

更优选地,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内金14份、佛手7份、黄皮根7份、大黄8份、桃仁10份、神曲12份、亚麻子8份、陈皮11份、枳实6份、山楂11份、麦芽13份、砂仁7份、藿香12份、元胡11份、芒果叶5份、檀香9份。

上述胶囊剂、片剂、丸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2-5倍的水浸泡3-6小时,然后120℃大火煎25-40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0-15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70-80℃,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20~1.50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1-1.3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3-4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本发明用药方法及用量:成人每次口服5份,每日两次,早晚用开水送服,饭前饭后均可服用。初次胃病服药一至两周即可康复,老胃病、各种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应按疗程服用,每月一疗程,服药一至四个月,胃病基本康复,但彻底治愈还需坚持服药进行保养,保养期每日一次,胃表面愈合,生出胃膜,胃病彻底治愈不再复发。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中药原料具体的功效如下:

鸡内金,拉丁文名: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甘,性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佛手,拉丁文名: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辛,苦,温。入胃经、肝经、脾经、肺经。起舒肝理气,和胃化痰之效。

黄皮根,拉丁文名:rootofchinesewampee,辛微苦,性温。归胃经、肝经。主气滞胃痛,腹痛,疝痛,风湿骨痛,痛经。

大黄,拉丁文名:rheumpalmatuml,苦,寒。治实热便秘,食积痞满,暴眼赤痛,积滞腹痛,泻热通肠。

桃仁,拉丁文名:prunuspersica(l.)batsch,苦,甘,性平。归肝经、大肠经、心经。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神曲,拉丁文名:medicatedleaven,甘,辛,温,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效。

亚麻子,拉丁文名:linseed,seedofflax,味甘,性平。归大肠经、胃经、肝经。养血祛风,润燥通便。

陈皮,拉丁文名:citrusreticulateblanco,味辛、苦,性温。归肺经、胃经、脾经。主治脾胃不和,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哕逆。

枳实,拉丁文名:citrusaurantiuml,苦,微寒。入胃经、大肠经、脾经。有破气消积,化痰消痞之功效。

山楂,拉丁文名: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酸、甘,微温温。归胃经、肺经、脾经。消食健胃,行气散淤,有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降脂降压,强心的作用。

麦芽,拉丁文名:hordeurnvulgarel,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砂仁,拉丁文名:amomumvillosumlour,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效。

藿香,拉丁文名:agastacherugosa(fisch.etmey.)o.ktze,辛,微温。归肺经、脾经、胃经。可解暑祛湿,和胃止呕,芳香化浊。

元胡,拉丁文名:corydalisturtschaninoviibess.f.yahusuoy.chouetc.c.hsu,味辛、苦,性温。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能。

芒果叶,拉丁文名:mangiferaindical,味微酸,性平。主治消积滞、疏风止咳。

檀香,拉丁文名:santalumalbuml,辛,性温。归脾、胃、心、肺经。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绞痛。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组方科学合理,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可以彻底治疗急慢性胃炎、胃痛、胃脘腹胀痛、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本中药组合物治疗胃病的药理为:以来进行清热解毒,以排除胃部郁积的邪毒;以元胡、神曲、鸡内金来进行消炎止痛、消肿止痛,并减轻胃部不舒服的症状;以芒果叶、枳实、陈皮、桃仁、佛手、黄皮根理气健脾、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从而排除体内浊气,使内环境通畅;以藿香、亚麻子、砂仁制酸收湿敛疮,促进溃疡面的愈合;以檀香、麦芽止血生肌,从而修复胃黏膜;16味药共同作用,相辅相成,方中既有寒凉之品,也有温性之药,寒温并用,既可治疗寒热错杂之症,又相互佐制,避免再伤胃气,本组方配伍得当,诸药共奏抗炎、镇痛、排除邪毒、修复胃粘膜的功效。达到标本兼治,全面施药,彻底治愈各种胃病全愈不再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内金10-20份、佛手5-10份、黄皮根5-9份、大黄6-10份、桃仁8-12份、神曲8-16份、亚麻子5-11份、陈皮8-14份、枳实3-9份、山楂5-15份、麦芽10-18份、砂仁5-10份、藿香6-16份、元胡8-14份、芒果叶3-8份、檀香6-12份。多味中药相辅相成,通过健脾益气、清肝泄热,滋养胃阴的原理来治疗胃病,进而可以从根本上准确、快速地治愈胃病问题。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内金10份、佛手5份、黄皮根5份、大黄6份、桃仁8份、神曲8份、亚麻子5份、陈皮8份、枳实3份、山楂5份、麦芽10份、砂仁5份、藿香6份、元胡8份、芒果叶3份、檀香6份。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胶囊剂、片剂、丸剂:

(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2倍的水浸泡3小时,然后120℃大火煎25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0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70℃,胶囊、丸剂的密度为1.2的稠膏,片剂的密度为1.1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3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内金20份、佛手10份、黄皮根9份、大黄10份、桃仁12份、神曲16份、亚麻子11份、陈皮14份、枳实9份、山楂15份、麦芽18份、砂仁10份、藿香16份、元胡14份、芒果叶8份、檀香12份。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胶囊剂、片剂、丸剂:

(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5倍的水浸泡6小时,然后120℃大火煎40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5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80℃,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5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4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内金13份、佛手6份、黄皮根6份、大黄7份、桃仁9份、神曲10份、亚麻子7份、陈皮10份、枳实5份、山楂8份、麦芽12-15份、砂仁6-8份、藿香9-13份、元胡10份、芒果叶4份、檀香71份。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胶囊剂、片剂、丸剂:

(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9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3倍的水浸泡4小时,然后120℃大火煎30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2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75℃,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3.5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内金16份、佛手8份、黄皮根8份、大黄9份、桃仁11份、神曲14份、亚麻子9份、陈皮12份、枳实8份、山楂13份、麦芽15份、砂仁8份、藿香13份、元胡12份、芒果叶6份、檀香11份。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胶囊剂、片剂、丸剂:

(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9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3倍的水浸泡5小时,然后120℃大火煎35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4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78℃,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4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3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内金14份、佛手7份、黄皮根7份、大黄8份、桃仁10份、神曲12份、亚麻子8份、陈皮11份、枳实6份、山楂11份、麦芽13份、砂仁7份、藿香12份、元胡11份、芒果叶5份、檀香9份。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胶囊剂、片剂、丸剂:

(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9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3.5倍的水浸泡4.5小时,然后120℃大火煎35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3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75℃,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3.5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实际疗效,对本发明进行了初步临床观察,现将临床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观察对象:在2014年3月-12月,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共治疗64例患者,男35例,年龄18-70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女29例,年龄20-65岁,平均3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5年。

(2)诊断标准:脘腹胁胀,口干口苦,舌苔白,恶心想吐,大便干燥,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

((3)治疗方法:成人每次口服5份,每日两次,早晚用开水送服,饭前饭后均可服用。初次胃病服药一至两周即可康复,老胃病、各种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应按疗程服用,每月一疗程,服药一至四个月,胃病基本康复,但彻底治愈还需坚持服药进行保养,保养期每日一次,胃表面愈合,生出胃膜,胃病彻底治愈不再复发。

(4)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体征及症状完全改善,心情舒畅,精神焕发。

显效: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心情舒畅,精神很好。

有效:体征及症状有改变,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

无效:体征无改变,症状如前。

(5)治疗结果:64例病例中,经2-3个疗程治疗,其中治愈25,显效34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8.3%,疗程最短30天,最长120天。

典型病例:

梁小姐,27岁,近来家庭不和,易怒,饮酒后出现胃脘部烧灼样疼痛,心口嘈杂,口泛酸水,进食后烧心感觉更加明显,口干口苦,喜欢吃凉的食物,喝冷饮。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2个疗程症状有改变,3个疗程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且后期坚持服药。

李伯,67岁,患胃病20年,胃脘部疼痛,痛处固定且拒按,疼痛发作时有针刺的感觉,曾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3个疗程症状有改变,4个疗程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且后期坚持服药。

韦同学,19岁,喜欢吃零食,不吃正餐,突然感到恶心不适,随即呕吐,胃胀满疼痛,打饱嗝有酸臭味,进食则疼痛加重,吐后痛减。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1个疗程痊愈。

周先生,48岁,嗜好烟酒,胃脘疼痛反复发作3年多,经常隐隐作痛,咽干喜饮,大便干燥,形体消瘦,曾在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2疗程症状有所好转,4个疗程明显改善。

何女士,36岁,性格内向,喜欢生闷气,近两个月来反复出现胃胀,胃痛,食欲减退,频频打嗝,容易烦燥,月经不调。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1个疗程症状有改变,2个疗程症状显著改变。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