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164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本病的临床表现,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尿毒症。病理演变为: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脑部表现为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肾脏表现为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用中医中药的手段来治疗高血压疾病,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降血脂、活血化瘀、滋阴泻火、增强血管弹性的原理来治疗高血压,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力、缓解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优点。

据中医的理论,不同证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是:头痛、头晕、血压急骤升高、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肾功能减退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心力衰竭等。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由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所致,以及内分泌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其特点是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达10多年至数十年,因此初期很少症状,约半数患者因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测量血压后,才偶然发现血压增高,不少病人一旦知道患有高血压后,反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神经症样症状,诸如头晕、头胀、失眠、健忘、耳鸣、乏力、多梦、易激动等等。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蛋白尿/血尿发生早、程度重、肾脏功能受损明显,夜尿增多、下肢乏力或周期性麻痹、伴有持续性或利尿剂引起的低血钾,有痛风、过敏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紫质病急性发作、铅中毒急性期、高钙血症、高山缺氧状态等。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方剂根据上述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的机理而研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樱子2-6份、柴胡10-14份、豨莶草3-7份、夏天无2-8份、早莲草10-14份、罗布麻5-12份、鳖甲8-12份、生地5-11份、桂枝2-6份、五味子8-12份、广昆布4-12份、酸枣仁10-20份、龙齿5-10份、沙苑子3-9份、冬青10-15份、甘草1-6份。

优选地,上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樱子3-5份、柴胡11-13份、豨莶草4-6份、夏天无4-6份、早莲草11-13份、罗布麻7-9份、鳖甲9-11份、生地6-10份、桂枝3-5份、五味子9-11份、广昆布6-10份、酸枣仁14-16份、龙齿6-9份、沙苑子5-7份、冬青11-13份、甘草2-5份。

更优选地,上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樱子4份、柴胡12份、豨莶草5份、夏天无5份、早莲草12份、罗布麻8份、鳖甲10份、生地8份、桂枝4份、五味子10份、广昆布8份、酸枣仁15份、龙齿8份、沙苑子6份、冬青12份、甘草4份。

上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樱子、柴胡、豨莶草、夏天无、早莲草、罗布麻、鳖甲、生地、桂枝、五味子、广昆布、酸枣仁、龙齿、沙苑子、冬青、甘草加入至柴田式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至50-150目,出粉率控制在94~98%,得到药粉A;

(2)将药粉A置入容器中,按每100克药粉加入120-160ml的蒸馏水,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即可制成药浆B;

(3)将药浆B利用离心机离心,过滤,将滤液浓缩至1.05-1.25,得到水提物,即可得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说明,在步骤(1)中,所述粉碎的粒度为50-150目。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说明,在步骤(2)中,所述温度为90-100℃,保温的时间为10-15个小时。

上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按照常规的制药方法制成药剂,药剂的剂型可以为胶囊剂或口服液。

本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每次服用50ml,每日服用三次,分早中晚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服用1-3个疗程。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中药原料具体的功效如下:

金樱子,拉丁文名:Rosa laevigata Michx.为蔷薇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味酸、甘、涩,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

柴胡,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豨莶草,别名茎略四棱,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稀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稀莶S.pubescens Makino或少毛稀莶S·glabrescens Makino的全草。 茎多分枝,黄棕色,略呈方形,节明显,密被白色柔毛,具细纵纹。质脆,折断带黄绿色,中空。叶皱缩破碎,显暗绿,被短毛。总苞片被柔毛或腺毛。均以叶多、枝嫩,色青绿、无须根及杂质者为佳。 主产湖南;福建、江苏、浙江、湖北、四川。辛苦微寒,入肝、心经。祛风湿,通经络,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痈疮肿毒、风疹湿疹、高血压。

夏天无,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ydalis decumbens(Thunb.)Pers.的干燥块茎。春季或初夏出苗后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干燥。味苦、微辛,性温。肝经。有活血活络,行气止痛,祛风除湿有作用。早莲草,又是鳢肠(学名:Eclipta prostrata)是菊科鳢肠属的植物。分布于田边或路旁、河边以及中国大陆的全国各地等地,生长于海拔0米至1900米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全国广布种。常见于田梗,沟溪边湿地。全草药用,能收敛、止血、补肝肾之功效。外用治疗跖疣。味甘酸,性凉,入肝肾二经,无毒。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可治各种吐血,肠出血等症。捣汁涂眉发,能促进毛发生长,内服有乌发、黑发功效。

罗布麻,学名:A. venetum L.别称红麻、茶叶花、红柳子等,直立半灌木,高1.5-3米,一般高约2米,最高可达4米,生长于河岸、山沟、山坡的砂质地,在中国淮河、秦岭、昆仑山以北各省(自治区)都有罗布麻分布,有清火,降压,强心,利尿。治心脏病等作用。性味甘苦,凉。归肝经。

鳖甲,为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分布于等地。具有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之功效。常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经闭,癥瘕,久疟疟母。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

生地,拉丁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性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用药部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为玄参科植物,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生地黄、鲜生地)、干地黄(生地黄、干生地)与熟地黄(熟地)。生地黄、干地黄在不同典籍意涵不同,易生混淆。株高15-30厘米,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甘,寒。归心,肝,肾经。

桂枝,别名:柳桂,拉丁文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粗端直径0.3~1cm。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mm,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五味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拉丁文名: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广昆布,生于中、低潮带和大干潮线附近的岩石上或石沼中,一般在海湾内较盛。分布于广东及黄海、渤海、东海及南海海域。性寒,味咸。归肾经。清热解毒、软坚、消痰、利水、降血压。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含氯化钾、碘、钾、氮及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多糖、麦角固醇及氨基酸、脂肪酸。尚含葛缕醛、糖醛、异松油烯、柠檬烯、黄樟醚、对聚伞花素等。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临床用治高血压病。

酸枣仁,别名枣仁、酸枣核、山枣仁。由鼠李科乔木酸枣成熟果实去果肉、核壳,收集种子,晒干而成。生于向阳山坡、路旁,主要产于河南、河北、陕西、辽宁、山西、山东、云南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果肉及硬核,取种子,生用或微炒用。味甘、酸,性平。能滋养心肝,安神,敛汗。

龙齿,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具有镇惊安神、清热除烦等功效。性味:涩;甘;凉 。归经:心经;肝经。

沙苑子,又是扁茎黄耆,拉丁文名:Astragalus complanatus,是豆科黄芪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东北、华北、四川、陕西、江苏、甘肃、宁夏、河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1,700米的地区,常生于路边、沟岸、草坡和干草场。种子入药称沙苑子和潼蒺藜,有补肾固精、清肝明目之效,主治腰膝酸痛、遗精早泄、遗尿、尿频、白带、神经衰弱及视力减退、糖尿病等症。

冬青,拉丁文名:Ilex chinensis Sims:常绿乔木,是一类开花植物,同时也是冬青科之下的唯一一属,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纵沟,小枝淡绿色,无毛。叶薄革质,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圆锯齿,干后呈红褐色,有光泽。花瓣紫红色或淡紫色,向外反卷。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成熟时深红色。冬青高度大约是2到25米,分为乔木和灌木。广泛分部于亚洲、欧洲、非洲北部、北美洲与南美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种子及树皮可供药用,为强壮剂;叶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气管炎和烧烫伤;树皮可提取栲胶;木材坚硬,可作细工材料。 树皮含鞣质,原儿茶酸、挥发油等。本树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冬青的叶、根、皮可入药,种子及树皮供药用,为强壮剂,叶子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气管炎和烧烫伤;树皮可提取栲胶;木材坚硬,可作细工材料。树皮含鞣质,可做原儿茶酸、挥发油等。性寒味苦涩,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冬青叶含有原儿茶酸,有抑菌作用。子浸酒,去风虚,治痔疮。叶烧灰,可治皮肤皲裂,灭瘢痕。① 降血压作用;② 对心脏的作用:槲寄生注射液对离体兔心冠脉呈舒张作用,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对心肌收缩力呈先抑制后增强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组方,科学合理配伍,是针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而研制,方中柴胡甘淡,直达肾、肝、肺,去寒止痛,降血压;金樱子、柴胡、夏天无、早莲草有舒缓血管,除血管中寒气,净化血管环境的作用;罗布麻、广昆布、龙齿、鳖甲有清心除烦,安抚神经,清热解毒,散寒止痛之功效;桂枝、沙苑子具有利尿通淋,净化血液之功能;五味子、生地具有补肝肾,养阴润肺的功效;酸枣仁、冬青能够清热明目,降血压,清肝火之功效;甘草、豨莶草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缓冲血流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降血脂、活血化瘀、滋阴泻火、增强血管弹性之功效,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力、缓解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优点。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总有效率达到93.8%,无明显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樱子2-6份、柴胡10-14份、豨莶草3-7份、夏天无2-8份、早莲草10-14份、罗布麻5-12份、鳖甲8-12份、生地5-11份、桂枝2-6份、五味子8-12份、广昆布4-12份、酸枣仁10-20份、龙齿5-10份、沙苑子3-9份、冬青10-15份、甘草1-6份。多味中药相辅相成,共奏降血脂、活血化瘀、滋阴泻火、增强血管弹性之功,进而增强肌体免疫力、缓解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有效的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情。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樱子2g、柴胡10g、豨莶草3g、夏天无2g、早莲草10g、罗布麻5g、鳖甲8g、生地5g、桂枝2g、五味子8g、广昆布4g、酸枣仁10g、龙齿5g、沙苑子3g、冬青10g、甘草1g。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中药组合物:

(1)将金樱子、柴胡、豨莶草、夏天无、早莲草、罗布麻、鳖甲、生地、桂枝、五味子、广昆布、酸枣仁、龙齿、沙苑子、冬青、甘草加入至柴田式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至100目,出粉率控制在96%,得到药粉A;

(2)将药粉A置入容器中,按每100克药粉加入140ml的蒸馏水,加热至温度95℃,保温12个小时,制成药浆B;

(3)将药浆B利用离心机离心,过滤,将滤液浓缩至1.15,得到水提物,即可得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

本发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樱子3g、柴胡11g、豨莶草4g、夏天无4g、早莲草11g、罗布麻7g、鳖甲9g、生地6g、桂枝3g、五味子9g、广昆布6g、酸枣仁14g、龙齿6g、沙苑子5g、冬青11g、甘草2g。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中药组合物:

(1)将金樱子、柴胡、豨莶草、夏天无、早莲草、罗布麻、鳖甲、生地、桂枝、五味子、广昆布、酸枣仁、龙齿、沙苑子、冬青、甘草加入至柴田式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出粉率控制在98%,得到药粉A;

(2)将药粉A置入容器中,按每100克药粉加入160ml的蒸馏水,加热至温度100℃,保温15个小时,制成药浆B;

(3)将药浆B利用离心机离心,过滤,将滤液浓缩至1.25,得到水提物,即可得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3

本发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樱子4g、柴胡12g、豨莶草5g、夏天无5g、早莲草12g、罗布麻8g、鳖甲10g、生地8g、桂枝4g、五味子10g、广昆布8g、酸枣仁15g、龙齿8g、沙苑子6g、冬青12g、甘草4g。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中药组合物:

(1)将金樱子、柴胡、豨莶草、夏天无、早莲草、罗布麻、鳖甲、生地、桂枝、五味子、广昆布、酸枣仁、龙齿、沙苑子、冬青、甘草加入至柴田式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至50目,出粉率控制在94%,得到药粉A;

(2)将药粉A置入容器中,按每100克药粉加入120ml的蒸馏水,加热至温度90℃,保温10个小时,制成药浆B;

(3)将药浆B利用离心机离心,过滤,将滤液浓缩至1.05,得到水提物,即可得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

本发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樱子6g、柴胡14g、豨莶草7g、夏天无8g、早莲草14g、罗布麻12g、鳖甲12g、生地11g、桂枝6g、五味子12g、广昆布12g、酸枣仁20g、龙齿10g、沙苑子9g、冬青15g、甘草6g。

采用和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制备本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5

本发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樱子5g、柴胡13g、豨莶草6g、夏天无6g、早莲草13g、罗布麻9g、鳖甲11g、生地10g、桂枝5g、五味子11g、广昆布10g、酸枣仁16g、龙齿9g、沙苑子7g、冬青13g、甘草5g。

采用和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制备本中药组合物。

为了观察本发明组合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本发明进行了初步临床观察,现将临床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观察对象:在2015年6月-12月期间,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共治疗80例患者,男49例,年龄45-80岁,平均62.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女31例,年龄43-78岁,平均60.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

(2)诊断标准:头晕、心悸、胸闷、四肢无力、苔薄白、目眩、烦躁、口苦、失眠、舌红、血压偏高、体形肥胖等。

(3)治疗方法: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5中任一制成的中药组合物,每次服用50ml,每日服用三次,分早中晚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服用1-3个疗程,3个月后随访,统计复发情况。

(4)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体征及症状完全改善,心情舒畅,精神焕发。

显效: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心情舒畅,精神很好。

有效:体征及症状有改变,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

无效:体征无改变,症状如前。

(5)治疗结果:80例病例中,经1-3个疗程治疗,其中治愈43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 93.8%,疗程最短30天,最长150天,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典型病例:

韦某,45岁,女,患高血压 5年之久,屡治乏效,头晕、心悸、胸闷、四肢无力、苔薄白,血压 (170/105 毫米汞柱 )服用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1月见效,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

李某,58岁,男,高血压发病一年,因事不如愿,血压升至 (175/105 毫米汞柱 ),半年来,头晕、目眩、烦躁、口苦、失眠、舌红、苔微白略黄,服用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1月见效,3个疗程治愈。

毛某,50岁,女,血压检测数值为 150/100,头晕、心悸、胸闷、四肢无力、苔薄白、目眩、烦躁、体形肥胖,服用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1月见效,3个疗程治愈。

覃某,50岁,男,自诉患高血压病,曾服降压灵、利血平、益寿宁等,病情时好时差,因事不如愿,血压升至25.3/14.7千帕(190/110毫米汞柱),3个月来,头晕、目眩、烦躁、口苦、失眠,舌红,苔薄白略黄,脉弦数。服用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1月见效,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随访1年未复发。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