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粉刺及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615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治疗痤疮、粉刺及黄褐斑的组合物。二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于青年男女。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表现为粉刺、丘疹、结节、囊肿等损害。痤疮有多种发病因素,其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明了,一般认为与内分泌因素、皮脂的作用、毛囊内微生物有密切关系。此外,遗传、饮食、胃肠功能、环境因素、化妆品及精神因素亦与本病的发病有关。目前西医痤疮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通过改变饮食习惯以达到减轻症状目的的普通治疗,往往这这种方法需要长期的坚持且外界因素很多很难控制,因此疗效欠佳;内服或外用抗生素类、抗雄性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甲酸类等药物,这类药物往往容易出现毒副作用,不适合长期使用;物理疗法,其适用范围窄、治疗费用昂贵,大多数患者无法使用或无力承受。中医在克服上述问题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市场上不仅有大量外用化妆品和药物(如姜黄消痤擦剂贵阳舒美达制药有限公司主要成分包括姜黄、重楼、一枝黄花、绞股蓝等),也有大量内服药(如清热暗疮丸吉林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成分包括穿心莲、牛黄、金银花、蒲公英、大黄、山豆根、栀子、珍珠粉、甘草,解毒痤疮丸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主要成分包括大黄、连翘、栀子、黄芩、赤芍、桑白皮、枇杷叶、牡丹皮、甘草)。这些药物的主要问题在于,作为药物而言其疗效不够确切和广泛,难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三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通过科学配伍提供了一种清血解毒,疏通经络用的中药组合物,用于内服治疗痤疮、粉刺及黄褐斑。该中药组合物疗效明确,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外用药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痤疮、粉刺及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马先5-12、酒蛇蜕3-9、酒大黄3-9、金银花2-6、连翘2-6、葛花2-6、白鲜皮2-6。进一步的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痤疮、粉刺及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马先5-12、酒蛇蜕3-9、酒大黄3-9、酒川芎3-9、千头子2-8、炒苍耳子2-8、茯苓2-8、赤芍2-6、金银花2-6、连翘2-6、葛花2-6、白鲜皮2-6、黄连0.1-5、玄明粉0.1-5、制白附子0.1-5、甘草0.1-5。进一步的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痤疮、粉刺及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马先10、酒蛇蜕5、酒大黄3、酒川芎3、千头子5、炒苍耳子5、茯苓5、赤芍5、金银花5、连翘5、葛花2、白鲜皮2、黄连2、玄明粉2、制白附子1、甘草1。进一步的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痤疮、粉刺及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为丸剂。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各种药材;将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过120目筛;熬炼与药粉等重的蜂蜜;将熬炼过的蜂蜜加入药粉中,调匀,和丸。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按重量份称取各种药材:马先10、酒蛇蜕5、酒大黄3、酒川芎3、千头子5、炒苍耳子5、茯苓5、赤芍5、金银花5、连翘5、葛花2、白鲜皮2、黄连2、玄明粉2、制白附子1、甘草1;将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过120目筛;熬炼与药粉等重的蜂蜜;将熬炼过的蜂蜜加入药粉中,调匀,和丸。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大鼠角叉菜胶模型中的消炎作用取健康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g,将其均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以下药物:处理组1:实施例1中过120目筛后的药粉,15mg/日,溶于0.5ml生理盐水中给药;处理组2:清热暗疮丸(吉林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粉末,20mg/日,溶于0.5ml生理盐水中给药;处理组3:解毒痤疮丸(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粉末,20mg/日,溶于0.5ml生理盐水中给药;对照组4:0.5ml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日后,将0.5ml0.1%角叉菜胶溶液注射至鼠后足底,在注射角叉菜胶时和给药4小时后测定大鼠足体积变化,与对照组4的变化相比较来计算足体积变化的抑制率。抑制率(%)处理组159.7±9.2处理组241.1±5.9处理组348.9±10.3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抑制炎症的效果明显优于清热暗疮丸和解毒痤疮丸。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兔耳粉刺模型中的效果取健康家兔60只,体重2-3kg,每日单耳接种100mg肉豆蔻酸异丙酯溶液,持续两周,选择肉眼观察出现典型粉刺的兔40只用于实验。将40只实验用兔均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以下药物:处理组1:实施例1中过120目筛后的药粉,150mg/日,溶于4ml生理盐水中给药;处理组2:清热暗疮丸(吉林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粉末,200mg/日,溶于4ml生理盐水中给药;处理组3:解毒痤疮丸(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粉末,200mg/日,溶于4ml生理盐水中给药;对照组4:4ml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日后按以下标准为粉刺症状评分:0:与正常耳外观比无差别;0.5:0和1之间的症状;1:表现充血、毛细管出血、毛囊的轻微角化和扩大;1.5:1和2之间症状;2:中等程度的毛囊角化和扩大;2.5:2和3之间的症状;3:过度严重的毛囊角化和扩大,表现出曲型的粉刺;实验结果:可见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和清热暗疮丸对兔耳粉刺均有明确的抑制作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评分上仅为清热暗疮丸组的约三分之二,效果更为显著。实施例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来发明人所在诊所就诊的中度以上痤疮患者60名(为隐私保密原因,患者具体资料不做公开),将其均分为4组,按以下标准为症状划分等级:等级皮肤症状测定标准0正常症状1可以忽略的粉刺数量或没有形成炎症2显著的粉刺数量和大小,但没有形成炎症3少量炎性丘疹4少量且广泛分布的晶状和炎性粉刺5少量和小尺寸的丘疹结节6显著数量的炎性结节7非常显著数量的炎性结节8严重晶状粉刺9严重囊泡和炎性结节分别给予以下药物治疗:组1:实施例1中过120目筛后的药粉,每次5g,每日两次;组2:清热暗疮丸(吉林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4丸,每日三次;组3:解毒痤疮丸(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每次6g,每日三次;组4:异维A酸软胶囊(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每次3粒,每日两次。治疗持续一个月后再次为症状划分等级,比较两次等级划分,按一下标准评定疗效:效力优秀:等级下降3个以上;效力中等:等级下降1-2个;无效:等级未下降;恶化:等级有上升。实验结果:效力优秀效力中等无效恶化不良反应组1411000组2112200组329400组457102(全身过敏)注:组4中2例不良反应未完成治疗。数据表明各种中药治疗痤疮的效果相比异维A酸软胶囊均有一定差距,其中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效果(特别是在有效率和优秀率上),明显超过清热暗疮丸、解毒痤疮丸,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作为异维A酸软胶囊的安全替代选择。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