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汤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型发作性睡病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病因不清的综合征,其特点是伴有异常的睡眠倾向,包括白天过度嗜睡,夜间睡眠不安和病理性REM睡眠。这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长期的警醒程度减退和发作性的不可抗拒的睡眠。痰湿内阻型发作性睡病体型肥胖,身重少动,头闷昏重,胸膈不爽,舌质胖大,舌苔白腻。常见的中医处方只凭少数几味药难以照顾全面,须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鉴于各种中药材的多种活性成分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各种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的变化会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影响,药物联用时,既可能产生协同增效的药效,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进而导致药物治疗作用减弱或治疗失败,有些药物联用还会使得药物毒性增强,引起不良反应;即使药物联用使得作用增强,但当治疗作用过度增强时会超出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乃至危害患者。部分研究往自拟中药方剂以期治疗痰湿内阻型发作性睡病,其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方剂配伍不合理,常常是只从某些单味或复方药的个别功能主治与某些药效学指标去生搬硬套中医药理论,方剂药味随意加减,造成组方不合理,与中医药理论相矛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型发作性睡病的中药汤剂,通过中药材的合理配伍,有助于治疗痰湿内阻型发作性睡病,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和防止复发,达到整体调节和远期效果的良好功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型发作性睡病的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牡丹籽油9份、铁刀木叶5份、灯台叶6份、异叶败酱7份、野柿8份、合欢皮14份、旋花茄13份、郁金12份、石菖蒲10份、陈皮11份、马连鞍7份、同业茶6份、糖棕5份、郁金4份、薄荷5份、白术6份、兜唇石斛8份、阿月浑子7份、篦齿虎耳草4份、升麻5份、柴胡6份、野孜然7份。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除牡丹籽油之外的药材粉碎成粗粉;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水8倍量, 浸泡2h,煎煮3h,滤过;第二次煎煮加水6倍量,煎煮2h,滤过;合并两次煎液再与牡丹籽油混合均匀后分装。
本发明各中药成份的药理分析如下:
旋花茄【来源】为茄科植物旋花茄的根和叶。【性味】味苦,微香,性寒。入水塔。【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消肿止痛,降逆止呕,敛疮收口。主治风热感冒咳嗽,耳鸣耳聋,咽喉肿痛,口臭,呕吐,疔疮涌疖脓肿,汗疹。
牡丹籽油【来源】牡丹籽经压榨、脱色处理后得橘黄色半透明油液。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a一亚麻酸的含量尤其突出,同时牡丹籽油中还含有维生素E、植物+c醇、角鳖烯、微量元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在抗氧化、保肝、降血脂、降血糖、防晒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
铁刀木叶【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铁刀木的干燥小叶。【性味】味苦、性寒,入水、风塔。【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杀虫止痒。
灯台叶【来源】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植物糖胶树的干燥树叶。【性味】味苦、微涩、寒。【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止咳化痰。
异叶败酱【来源】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叶败酱及糙叶败酱(山败酱),以根或全草入药。【性味】苦、微酸、涩,凉。【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止血,止带,截疟。用于子宫糜烂,早期宫颈癌,白带,崩漏,疟疾。
野柿【来源】为柿科植物野柿的根、枝和叶。【性味】味苦,涩,气香。性寒。【功能主治】调理四塔,补土健胃,清火解毒。主治乏力,不思饮食,体弱多病,旱衰,黄疸,水火烫伤。
马连鞍【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马连鞍的根。【性味】味苦、微甜,性凉。有小毒。入水、风塔。【功效主治】清火解毒,活血止痉。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咽喉肿痛,哈血,月经不调,产后高热惊厥。
同业茶【来源】省沽油科植物锐尖山香圆的全株。【性味】味苦,性寒。【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肝炎、肝脾肿大、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
糖棕【来源】为棕桐科植物糖棕的根。【性味】味微甜、涩。气香。性平。【功能主治】调补四塔,催乳,清火解毒,利胆退黄。主治腰膝冷痛,周身乏力,性欲冷淡,阳痿,遗精,早泄,产后乳汁不下,缺乳,黄疸。
郁金【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性味】 辛、苦,寒。【归经】 归肝、心、肺经。【功能主治】 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薄荷【来源】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辛,凉。【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白术【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性味】 苦、甘,温。【归经】 归脾、胃经。【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兜唇石斛【来源】为兰科杆物兜唇石斛的假茎。【性味】味微苦,性凉。入水塔。【功效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补水止渴,镇心安神。主治水火烫伤,咳嗽,口干舌燥,咽喉肿痛,胃中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小便热涩疼痛,心胸胀闷,失眠。
阿月浑子【来源】漆树科植物阿月浑子的果实或种子。【性味】湿热。【功能主治】具有开通肝阻,消除恶心,滋补胃院,增强消化,调节大便,解毒愈创,增强性欲,温肺止咳的作用。主治肝有阻滞,恶心呕吐,胃院虚弱,积食不化,大便过浓或过稀,毒虫咬伤,性欲低下,黏液质性咳嗽。
篦齿虎耳草【来源】蓖齿虎耳草的全草。【性味】苦,寒。入膀胱、肝、胆三经。【功效主治】疏风清热、利湿退黄。用治风热感冒、头痛鼻塞、咽干口燥、苔薄黄脉浮数者。用治湿热壅滞肝胆、迫胆液外溢、全身悉黄、目黄溲黄、纳减嗳腐、体倦身沉。
升麻【来源】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的干燥根茎。【性味】 辛、微甘,微寒。【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柴胡【来源】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野孜然【来源】为伞科植物野孜然的种子。【性味】三级干热,味辛。【功能主治】生干生热,强筋健肌,除癫消癔,祛寒止痛,温肺止咳,燥湿化痰,利尿排石,祛风止痒,化瘀祛斑。主治湿热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瘫痪,肌肉松弛症,癫痫,癔病,髓关节痛,大小关节痛,坐骨神经痛,寒性咳嗽,湿性痰多,肾结石,头癣,皮肤瘙痒,各种斑疣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对痰湿内阻型发作性睡病的治疗达到标本同治。组方讲究君臣佐使、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合欢皮、旋花茄、郁金、石菖蒲、陈皮等共为君药,在复方中起主导作用,通过作用于主要靶点来治疗疾病;糖棕、阿月浑子、野柿、柴胡、野孜然等为臣药,通过作用于与君药相同的靶点来增强君药的药理作用,从而减少君药所需剂量;其余为佐、使草药,以提高君、臣药的生物利用度,协调他们各成份的活性。方中:陈皮与郁金、石菖蒲相伍,陈皮性缓健脾,郁金入心,菖蒲和中,三者并用,既清心开窍,又健脾和中;糖棕性平,阿月浑子湿热,野柿性寒,三者协同增效,再以少许柴胡助阳补虚,倍增强壮补虚之功;再加以合欢皮怡悦心志、旋花茄解郁、野孜然化痰,诸药诸和,终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痰湿得消、情节得舒,减少嗜睡。此外,牡丹籽油、阿月浑子、灯台叶之间产生的协同作用可产生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的特别功效,可有效调节机体各脏腑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外来毒素困扰的能力,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和防止疾复发。
2、本发明针对痰湿内阻型发作性睡病发病机理,从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展开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无毒副作用,能明显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标本兼治防止复发,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牡丹籽油9克、铁刀木叶5克、灯台叶6克、异叶败酱7克、野柿8克、合欢皮14克、旋花茄13克、郁金12克、石菖蒲10克、陈皮11克、马连鞍7克、同业茶6克、糖棕5克、郁金4克、薄荷5克、白术6克、兜唇石斛8克、阿月浑子7克、篦齿虎耳草4克、升麻5克、柴胡6克、野孜然7克。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除牡丹籽油之外的药材粉碎成粗粉;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水8倍量, 浸泡2h,煎煮3h,滤过;第二次煎煮加水6倍量,煎煮2h,滤过;合并两次煎液再与牡丹籽油混合均匀后分装。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00ml;30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在我院诊治的痰湿内阻型发作性睡病患者68例临床观察,临床症状均符合痰湿内阻型发作性睡病诊治标准。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中药汤剂,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00ml;30天为1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疗程同治疗组。
连续冶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
3、疗效判定:
(1)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多次正常。
(2)好转:主要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4、结果:
选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汤剂的治疗组中,治愈29例,好转8例,未愈1例,治愈率76.3%,总有效率97.3%。对治愈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无1例复发。
对照组中基本治愈12例,好转11例,未愈7例,治愈率40%,总有效率76.6%。对治愈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4例复发。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施例2
称取:灯台叶6克、异叶败酱6克、野柿5克、马连鞍10克、同业茶6克、糖棕8克、郁金4克、薄荷4克、白术6克、兜唇石斛8克、阿月浑子6克、篦齿虎耳草4克、升麻4克、柴胡5克、野孜然1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选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成的中药汤剂的10名痰湿内阻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中,治愈8例,显效2例。治愈率80%,总有效率100%。对治愈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无1例复发。
实施例3
称取:灯台叶6克、异叶败酱6克、野柿5克、马连鞍10克、同业茶6克、糖棕8克、郁金4克、薄荷4克、白术6克、兜唇石斛8克、阿月浑子6克、篦齿虎耳草4克、升麻4克、柴胡5克、野孜然1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选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成的中药汤剂的12名痰湿内阻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中,治愈11例,显效1例。治愈率91.6%,总有效率100%。对好转及基本治愈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无1例复发。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例如本发明除制成汤剂剂外,还可用常见工艺制成其他口服剂型。相关中药及其药理通过现有公开文献及网络均可获得,也可以用相近功效的药材代之代用。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