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科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制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9672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肿瘤科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胰头部,称为胰头癌,也有发生在胰体的癌,但较为少见。胰腺癌由于癌肿发生的部位及病程的早晚不同,临床症状各异。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部,大多向腰背部放射。病情在发展过程中可有黄疽,晚期可出现腹部肿块,发热,锁骨上淋巴结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能与环境中致癌物质、咖啡、吸烟和慢性胰腺疾病有关。胰腺癌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适当化疗,结合长期中医药治疗,有可能取得良好疗效;中期多手术姑息治疗,如手术不能切除,可行胆囊空肠吻合术以缓解黄疽,同时中医药治疗,也可配合放疗、化疗等;晚期则以中医药和对症治疗为主,或结合小剂量化疗。胰腺癌晚期中医治疗多采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理气健脾之法。

治疗胰腺癌的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或化疗,对患者的身体伤害较大,治疗效果不显著,因此为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疗效,采用中医药综合方法,可最大限度的控制肿瘤扩散,减轻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科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制剂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肿瘤科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来制备而成:蒲黄8~12份,仙鹤草12~16份,白毛藤4~6份,竹茹3~5份,半枝莲7~9份,凌霄花5~7份,石上柏4~6份,黄药子10~12份,盾果草10~14份,冻青叶8~10份,野菊花16~20份,杜仲7~9份,淫羊藿10~14份,萹蓄8~10份,川芎12~14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具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来制备而成:蒲黄10份,仙鹤草14份,白毛藤5份,竹茹4份,半枝莲8份,凌霄花6份,石上柏5份,黄药子11份,盾果草12份,冻青叶9份,野菊花18份,杜仲8份,淫羊藿12份,萹蓄9份,川芎13份。

一种所述的肿瘤科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取上述原料药材,洗净后晾干,切碎,置于淘米水中浸泡30~36min,取出放入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

(2)上述蒸煮后的药材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入原料药总重量10~12倍的水,武火加热至沸腾,文火继续煎煮30~36min,过滤;第二次加入原料药总重量6~8倍的水,文火煎煮20~24min,过滤;收集两次滤液;

(3)将上述合并后的滤液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冷却至室温,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配方配制颗粒,且制备方法简单,产品服用方便。而且本发明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活血等功效,疗效好,防扩散,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原料为中药植物材料,廉价易得,成本低,服用安全副作用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肿瘤科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来制备而成:蒲黄8份,仙鹤草16份,白毛藤4份,竹茹5份,半枝莲7份,凌霄花7份,石上柏4份,黄药子12份,盾果草10份,冻青叶10份,野菊花16份,杜仲9份,淫羊藿10份,萹蓄10份,川芎12份。

上述制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按配比取上述原料药材,洗净后晾干,切碎,置于淘米水中浸泡30min,取出放入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

(2)上述蒸煮后的药材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入原料药总重量10倍的水,武火加热至沸腾,文火继续煎煮30min,过滤;第二次加入原料药总重量6倍的水,文火煎煮20min,过滤;收集两次滤液;

(3)将上述合并后的滤液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冷却至室温,即得。

实施例2

肿瘤科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来制备而成:蒲黄10份,仙鹤草14份,白毛藤5份,竹茹4份,半枝莲8份,凌霄花6份,石上柏5份,黄药子11份,盾果草12份,冻青叶9份,野菊花18份,杜仲8份,淫羊藿12份,萹蓄9份,川芎13份。

上述制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按配比取上述原料药材,洗净后晾干,切碎,置于淘米水中浸泡33min,取出放入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

(2)上述蒸煮后的药材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入原料药总重量11倍的水,武火加热至沸腾,文火继续煎煮33min,过滤;第二次加入原料药总重量7倍的水,文火煎煮22min,过滤;收集两次滤液;

(3)将上述合并后的滤液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冷却至室温,即得。

实施例3

肿瘤科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来制备而成:蒲黄12份,仙鹤草12份,白毛藤6份,竹茹3份,半枝莲9份,凌霄花5份,石上柏6份,黄药子10份,盾果草14份,冻青叶8份,野菊花20份,杜仲7份,淫羊藿14份,萹蓄8份,川芎14份。

上述制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按配比取上述原料药材,洗净后晾干,切碎,置于淘米水中浸泡36min,取出放入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

(2)上述蒸煮后的药材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入原料药总重量12倍的水,武火加热至沸腾,文火继续煎煮36min,过滤;第二次加入原料药总重量8倍的水,文火煎煮24min,过滤;收集两次滤液;

(3)将上述合并后的滤液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冷却至室温,即得。

典型病例1:王某,女,54岁,平素饮食不规律,加班熬夜较多,经常腹痛,身体乏力并日渐消瘦,近期单位体检时,发现患有胰腺癌中期,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遂选择药物治疗。经人推荐服用本实施例1所得肿瘤科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制剂散剂,每天2次,每次8-10g,温开水冲服,20天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一个疗程后,腹痛等症状明显好转,食欲增加,坚持服用三个疗程后,患者体重增加,精神好转,不适症明显消除,随访两年内,病情稳定。

典型病例2:刘,男,62岁,一年前曾检查出患有胰腺癌,经手术切除后,病情明显好转,近期患者出现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入院检查,诊断为胰腺癌转移,患者因身体原因,选择中药保守治疗。经介绍服用本实施例2所得肿瘤科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制剂片剂,采用每天2次,每次2-3片,用温开水冲服,20天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两个疗程后,腹痛、恶心等症状逐渐缓解,体重有所增加,继续服用三个疗程后,不适症全部消除,半年内随访,患者病情稳定。

典型病例3:谭某,男,42岁,腹胀疼痛,伴有黄疽,生活不规律,喜欢抽烟喝酒,身体素质较差,近期经常出现腹痛症状,一直靠吃止痛药缓解,后病情加重,疼痛难忍,并伴有黄疽,遂入院检查,诊断为胰腺癌晚期。患者接受化疗并服用本实施例3所得肿瘤科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制剂膏剂,采用每天2次,每次6-8g,用温开水冲服,20天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一个月后,不适症逐渐好转,疼痛消除,坚持服用三个疗程后,食欲增强,精神好转,巩固两个疗程后,患者病情稳定,随访半年,无复发。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