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66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背景技术
:荨麻疹俗称风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代西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对经常反复发作者,不易根治,且应用西药还会产生一些副反应。故急需一种治疗荨麻疹具有显著疗效的中药组合物。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对治疗荨麻疹具有显著疗效,治愈率高,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刺猬皮50~150份、荆芥50~150份、防风50~150份、赤芍100~200份、蝉蜕30~80份、地肤子50~150份、蛇床子50~150份。优选地,所述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刺猬皮80~120份、荆芥80~120份、防风80~120份、赤芍120~180份、蝉蜕40~60份、地肤子80~120份、蛇床子80~120份。优选地,所述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刺猬皮100份、荆芥100份、防风100份、赤芍150份、蝉蜕50份、地肤子100份、蛇床子10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包含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所述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制剂为汤剂、颗粒剂、丸剂或胶囊剂的一种。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方中刺猬皮凉血、解毒、止痛,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止痛,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地肤子清利湿热,止痒,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止痒,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疏散风邪,祛湿止痒,养血和营,活肤生肌,对治疗急性、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极佳,治愈率高,且安全系数高,深受患者喜爱。另外,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适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依据《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以及《中华草本》介绍主要原料药的性味、归经、功能和应用等基本情况。刺猬皮:苦、甘,平。行瘀止痛,止血,固精。用于胃脘疼痛,子宫出血,便血,痔疮,遗精,遗尿。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地肤子:辛、苦,寒。归肾、膀胱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蛇床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用于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刺猬皮5g、荆芥5g、防风5g、赤芍10g、蝉蜕3g、地肤子5g、蛇床子5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实施例2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刺猬皮15g、荆芥15g、防风15g、赤芍20g、蝉蜕8g、地肤子15g、蛇床子15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实施例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刺猬皮8g、荆芥8g、防风8g、赤芍12g、蝉蜕4g、地肤子8g、蛇床子8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实施例4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刺猬皮12g、荆芥12g、防风12g、赤芍18g、蝉蜕6g、地肤子12g、蛇床子12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实施例5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刺猬皮10g、荆芥10g、防风10g、赤芍10g、蝉蜕3g、地肤子10g、蛇床子5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实施例6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刺猬皮10g、荆芥10g、防风10g、赤芍20g、蝉蜕8g、地肤子10g、蛇床子15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实施例7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刺猬皮10g、荆芥10g、防风10g、赤芍15g、蝉蜕5g、地肤子10g、蛇床子10g。上述原料药按常规方法水煎煮。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治疗荨麻疹具有显著的效果,为了验证其有益效果,将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试验,试验方法及结果如下:一、临床资料1、基本资料:共收集荨麻疹患者630例,包括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病例;急性荨麻疹试验组:试验组1~试验组7,每组40例;慢性荨麻疹试验组:试验组8~试验组14,每组50例。(1)急性荨麻疹试验组试验组1:本组40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5.3岁。试验组2:本组40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4.8岁。试验组3:本组40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4.2岁。试验组4:本组40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5.6岁。试验组5:本组40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35.3岁。试验组6:本组40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35.2岁。试验组7:本组40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5.4岁。(2)慢性荨麻疹试验组试验组8:本组50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36.2岁。试验组9:本组50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7.3岁。试验组10:本组50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5.8岁。试验组11:本组50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6.6岁。试验组12:本组50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6.5岁。试验组13:本组50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5.7岁。试验组14:本组50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36.4岁。2、临床表现:荨麻疹包括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整个病程短于一个月,一般能找到病因,如感染、药物、食物、接触过敏等;慢性荨麻疹病程超过一个月,反复发作,难以找到病因。急性荨麻疹:(1)皮疹为大小不等的风团,色鲜红,也可为苍白色,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数小时内风团减轻,变为红斑而渐消失。但不断有新的风团出现。(2)病情严重者可有烦躁、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发生过敏性休克样症状;有的可因累及胃肠道黏膜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有的甚似急腹症,有的因食道水肿有进食困难;累及喉头黏膜时,可出现时,可出现喉头水肿、呼吸苦难,甚至窒息。如有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应判断有无严重感染。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病程在一个月以上。3、临床诊断标准:①皮疹骤起骤退,为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②瘙痒剧烈,重者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③部份病例可有腹痛腹泻,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④急性发病,病程不逾1个月者称急性荨麻疹,病程持续1个月以上,则称为慢性荨麻疹。二、治疗方法与疗程(1)急性荨麻疹试验组试验组1: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一个疗程。试验组2: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2),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一个疗程。试验组3: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3),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一个疗程。试验组4: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4),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一个疗程。试验组5: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5),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一个疗程。试验组6: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6),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一个疗程。试验组7: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7),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一个疗程。(2)慢性荨麻疹试验组试验组8: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两个疗程。试验组9: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2),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两个疗程。试验组10: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3),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两个疗程。试验组11: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4),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两个疗程。试验组12: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5),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两个疗程。试验组13: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6),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两个疗程。试验组14: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7),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两个疗程。三、治疗结果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治疗后皮疹及瘙痒完全消失,停药3个月以上未见复发。好转:皮疹基本消失,瘙痒等症状改善,但在3个月以内仍有1~2次发作,或仍有发作,但发作的程度和次数明显减少。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痊愈+好转),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各急性荨麻疹试验组的治疗效果如下表1所示:2、各慢性荨麻疹试验组的治疗效果如下表2所示:3、典型病例①患者张某,男21岁,患者就诊时自诉2天前运动后自觉背部皮肤瘙痒,无明显烧灼感或疼痛,搔抓后瘙痒处出现大片红色风团,逐渐向双上肢及胸臀部扩散,瘙痒感更加强烈,诊为急性荨麻疹。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天后,风团基本消失,瘙痒感明显改善,又服药物4天后痊愈,后随访停药半年来无复发。②患者王某某,男25岁,患者就诊时自诉1小时前在车间内干活时自觉全身皮肤瘙痒,搔抓后瘙痒处出现大片红色风团,扩散至面部、颈部、胸腹部、四肢及双足皆可见密布风团样斑丘疹,瘙痒感强烈,诊为急性荨麻疹。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半个疗程后,风团基本消失,瘙痒感明显改善,又服半个疗程后痊愈,后随访停药3个月来无复发。③患者陈某某,女30岁,患者就诊时自诉1天前因食海鲜火锅后,今早起床时自觉胸腹部皮肤瘙痒,之后皮肤出现大片红色风团,瘙痒感强烈,诊为急性荨麻疹。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半个疗程后,风团基本消失,瘙痒感明显改善,又服半个疗程后痊愈,后随访停药半年来无复发。④患者江某,男30岁,患者就诊时自诉反复肩背部瘙痒伴红色斑丘疹3年,本次因与朋友聚会喝酒后引起,自觉肩背部皮肤瘙痒,搔抓后皮肤出现大片红色风团,瘙痒感强烈,诊为慢性荨麻疹。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风团基本消失,瘙痒感明显改善,又服1个疗程后痊愈,后随访停药半年来无复发。⑤患者蔡某某,女52岁,患者就诊时自诉近几年出现全身瘙痒伴风团,时起时消,口服过许多抗过敏药物(具体不详),均停药后症状反复,2日前因在家打扫卫生后自觉背部皮肤瘙痒,随后出现大片红色风团,瘙痒感强烈,诊为慢性荨麻疹。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半个疗程后,风团基本消失,瘙痒感明显改善,又服半个疗程后痊愈,之后继续服用1个疗程巩固治疗效果,后随访停药1年来无复发。⑥患者张某,女29岁,患者就诊时自诉18岁时因出汗受风后出现皮肤瘙痒伴风团,刚开始服用抗过敏药物(具体不详)即好,后逐年加重,每年春季发病一次。近几年发作频繁,每遇上火、劳累、天气变化时都会发病,后至医院治疗也时好时坏,诊为慢性荨麻疹。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风团基本消失,瘙痒感明显改善,又服1个疗程后痊愈,后随访停药半年来无复发。四、不良反应观察在治疗观察病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患者,表明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安全可靠。通过上述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对治疗急性、慢性荨麻疹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中,针对急性荨麻疹患者治疗的痊愈率高达90%、总有效率高达100%;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的痊愈率高达68%、总有效率高达92%。其中,急性荨麻疹试验组3~4比急性荨麻疹试验组1~2的治疗效果好,慢性荨麻疹试验组10~11比慢性荨麻疹试验组8~9的治疗效果好,表明实施例3~4相比实施例1~2对治疗急性、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更好,实施例3~4相比实施例1~2各组分协同作用更佳;而急性荨麻疹试验组7比急性荨麻疹试验组3~4的治疗效果更好,慢性荨麻疹试验组14比慢性荨麻疹试验组10~11的治疗效果好,可得出,相比实施例1~4,实施例7对治疗急性、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是最佳的,实施例7各组分的重量比是最优选的,使得各组分协同作用最佳。另外,急性荨麻疹试验组7比急性荨麻疹试验组5~6的治疗效果好,慢性荨麻疹试验组14~比慢性荨麻疹试验组12~13的治疗效果好,表明实施例7相比实施例5~6各组分协同作用更佳,表明组分赤芍、蝉蜕、蛇床子对疗效有较大的影响。急性荨麻疹试验组5比急性荨麻疹试验组1的治疗效果好,慢性荨麻疹试验组12比慢性荨麻疹试验组8的治疗效果好,即实施例5相比实施例1的疗效更佳;急性荨麻疹试验组6比急性荨麻疹试验组2的治疗效果好,慢性荨麻疹试验组13比慢性荨麻疹试验组9的治疗效果好,即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2的疗效更佳,表明组分刺猬皮、荆芥、防风、地肤子对疗效有较大的影响。综上,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对治疗急性、慢性荨麻疹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通过常规方法制备成汤剂、颗粒剂、丸剂或胶囊剂,治疗急性、慢性荨麻疹均具有很好的效果,尤其颗粒剂的疗效更佳。另外发明人还通过临床病例发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接触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也具有良好的效果。用药方法、疗程、治疗标准及临床治疗情况如下:共收集60例接触性皮炎患者,用药方法及疗程为: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7),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一个疗程。治疗标准:痊愈:局部皮肤潮红、丘疹全部消失,全身无阳性体征可查。好转:局部皮肤潮红、丘疹明显减轻,但仍有局部瘙痒现象。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痊愈+好转),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针对接触性皮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病例例数如下表3所示:针对接触性皮炎治疗效果的病例百分数如下表4所示:病例类型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接触性皮炎6527892接触性皮炎典型病例:①患者陈某某,男52岁,患者就诊时自诉半月前在野外劳动时接触有机磷农药后夜间开始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呈阵发性剧痛,以双手背、前臂、颈部尤甚,同时伴有皮疹、乏力,症状白天加重,夜间减轻,诊为接触性皮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半个疗程后,皮疹基本消失,瘙痒感明显改善,又服半个疗程后痊愈,后随访停药3个月来无复发。②患者郭某某,女23岁,患者就诊时自诉一周来用一洗面奶洗脸后,自感面部瘙痒不适,随后两面颊及额部出现红色皮疹,期间服用过抗过敏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诊为接触性皮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天后,皮疹基本消失,瘙痒感明显改善,又服4天后痊愈,之后又继续服用半个疗程巩固疗效,后随访停药3个月来无复发。③患者董某,男55岁,患者就诊时自诉1天前因眼部瘙痒自行到药店买滴眼液,今日晨起时发现鼻两侧及两下眼睑皮肤出现带状红斑,瘙痒感强烈,诊为接触性皮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半个疗程后,皮疹基本消失,瘙痒感明显改善,又服半个疗程痊愈,后随访停药半年来无复发。通过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接触性皮炎的总有效率达92%,临床治疗效果佳,可见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接触性皮炎具有显著疗效。共收集60例自身敏感性皮炎患者,用药方法及疗程为: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7),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用,15天为1疗程,服用一个疗程。治疗标准:痊愈:全身泛发的皮疹全部消失。好转:皮疹明显减少,但仍有局部瘙痒现象。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痊愈+好转),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针对自身敏感性皮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病例例数如下表5所示:针对自身敏感性皮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病例百分数如下表6所示:病例类型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自身敏感性皮炎62281090自身敏感性皮炎典型病例:①患者黄某,女27岁,患者就诊时自诉1天前因炒菜时被热油溅至手背烫伤,由于烫伤不严重自行应用湿润烧伤膏涂抹患处,今日起床后发现创面周围出现丘疹,即停用烧伤膏,但症状不断加重,瘙痒剧烈,诊为自身敏感性皮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半个疗程后,丘疹基本消失,瘙痒感明显改善,又服半个疗程后痊愈,后随访停药3个月来无复发。②患者李某,女33岁,患者就诊时自诉1天前因坐摩托车不慎至左侧小腿内侧皮肤烫伤,局部皮肤溃破伴渗出,自行在局部外涂阿莫西林胶囊粉3粒后,不久创伤局部出现红肿加重、红色密布丘疹伴瘙痒剧烈,诊为自身敏感性皮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半个疗程后,红肿消退,丘疹基本消失,瘙痒感明显改善,又服半个疗程后痊愈,后随访停药半年来无复发。③患者曾某某,男24岁,患者就诊时自诉2天前因旅游回来后双前臂日晒部位出现红色丘疹,逐渐扩散至上肢、后背、臀部、大腿内侧,瘙痒强烈,自用皮炎平涂抹好转,后又反复,诊为自身敏感性皮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半个疗程后,丘疹基本消失,瘙痒感明显改善,又服半个疗程后痊愈,后随访停药半年来无复发。通过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治疗自身敏感性皮炎的总有效率达90%,治疗效果显著,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也适用于治疗自身敏感性皮炎。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刺猬皮凉血、解毒、止痛,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止痛,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地肤子清利湿热,止痒,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止痒,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疏散风邪,祛湿止痒,养血和营,活肤生肌,对治疗急性、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极佳,治愈率高,且安全系数高,深受患者喜爱。另外,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适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