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轻型慢性紫癜外用药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760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轻型慢性紫癜外用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儿童慢性紫癜主要包括两个类别:慢性过敏性紫癜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前者男童多见,后者发病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女童多见。轻度慢性紫癜表现为皮肤紫癜、瘀斑、瘀点,以下肢远端多见。

急性紫癜往往需要住院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而慢性紫癜反复发作,大多需要患儿门诊取药自行使用,并且儿童期使用激素有一定的禁忌症。中医认为出血证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的证候。但是究其病因,却是复杂多变,治疗方法更是要辩证论治,火盛则凉血止血;气伤则收敛止血;瘀血内蕴之变证则要活血止血;而气虚不能敛摄则要益气止血。目前发现有止血作用的中草药种类繁多,作用机制不一,如果把活血止血的药物用于气伤、气虚出血患儿则会雪上加霜,反之收敛止血的药物用于瘀血内蕴之变证,则又背道而驰。

但是,患儿家长并没有辨证论治的能力分辨发病的病机,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儿童轻型慢性紫癜,且患儿家长无需辩证论治,而可以自行使用“急则治标”的外用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适用面广,且副作用小的一种儿童轻型慢性紫癜外用药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轻型慢性紫癜外用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糕菜15~25份,盐肤子15~25份,云朴5~15份,碗花草6~10份,昆布6~12份,葛谷3~10份,侧耳6~12份,须花参2~5份,蕨萁1~3份;其制备方法为:

(1)取处方量的糕菜和盐肤子,粉碎后加水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静置,过滤后滤液备用;

(2)取处方量的云朴、碗花草、昆布、葛谷、侧耳、须花参、蕨萁,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混合后加水至漫过药面2cm,浸泡0.5~1h后,加总药材10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静置,然后往煎液中加入3~4倍药液的95%的乙醇,静置15分钟,然后离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到精制液;

(3)将步骤(1)中所得滤液和步骤(2)中所得精制液混合,减压浓缩,喷雾干燥,粉碎过150目筛,即得散剂药粉。

组方中:糕菜,为仙菜科植物三叉仙菜及波登仙菜的藻体。功能主治化痰;软坚;缓泻通便。

盐肤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性味酸,咸,凉;功可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

云朴,为本兰科植物滇缅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性味辛,苦,温;功可温中化湿;行气消积。

碗花草,为爵床科植物碗花草的茎叶。性味辛,微酸,平;功可健胃消食,解毒消肿。

昆布,为海带科植物海或翅藻科植物昆布(鹅掌菜)的干燥叶状体。性味咸,寒;功可软坚散结,消痰,利水。

须花参,为石竹科植物硬髯毛无心菜的根。性味微苦,温;功可温肾壮阳。

葛谷,为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的种子。性味甘,平;功可健脾止泻,解酒。

侧耳,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以子实体入药。性味微咸,温;功可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蕨萁,蕨类阴地蕨科蕨萁属植物蕨萁以全草入药。性味苦,涩,凉;功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组方原理:儿童慢性紫癜患儿体表内出血反复出现,病因未完全阐明,可由于火毒引发,但是也有病例报道在低温环境时,血管脆性增加也易发病,部分患儿气虚不能摄血,但是另外一部分患儿又属于气助火行,也就是气实证。唯一的共同表征仅仅在于“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在这种情况下,脱离辨证论治来进行单纯的凉血止血;或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或益气止血,都有可能背道而驰,导致迁延不愈。近年来,随着血管微观病理研究的深入,慢性无诱因体表内反复出血性疾病的病理特征在于两点一个是血管壁的不稳定性,另一个是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血管壁的不稳定性指的是病毒抗原特异性吸附于毛细血管内膜表面,继之与抗体相结合,所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血管内膜通透性发生改变,久之血管脆性增加,所产生的结果除了容易出血外,还在出血后不容易闭合,造成持续渗血。而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则在于血小板一方面因青春期雌激素水平失衡生成降低,另一方面免疫复合物被覆的血小板变形能力差,导致聚集功能降低,凝血失败。现有处方多单纯用白芨、大黄、蒲黄、三七、生地、紫草、党参、白术、龟板、黄精、生地等各种“止血”药物叠加,这种叠加对于辨证论治长期服用“治病求本”效果好,但是对于“急则治标”则效果并不良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组方机理独特,并未选用止血药物,而是从免疫复合物对于血管内膜及血小板被覆不能聚集入手,因此适用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慢性紫癜患儿体表内出血反复出现,无需辩证表里虚实,“急则治标”便于临床广泛使用。

2、糕菜、盐肤子的药对作用:基础药理研究取200mg/L的糕菜、盐肤子1:1水提液用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干预,干预组较对照组免疫荧光检查结果比较表明,糕菜、盐肤子1:1水提液可以有效的拮抗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沉积,其抗沉积机理与改变局部电荷有关。

3、云朴、碗花草、昆布辅助糕菜、盐肤子,同样拮抗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沉积以及对血小板的被覆。

4、须花参用于局部可以达到促进微循环,加快局部组织渗液吸收的功效;但是恐须花参阳盛耗阴,因此选用小剂量。

5、葛谷、侧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游离基酸和缩氨酸,其目的在于缓解药物的局部刺激。

6、蕨萁剂量明显小于常规剂量,其目的在于增加皮肤通透性,使药物更好的进入深层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原料药重量比例为:糕菜20g、盐肤子20g、云朴10g、碗花草8g、昆布8g、葛谷7g、侧耳10g、须花参3g、蕨萁1g,湿敷外用。

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是:糕菜、云朴、碗花草、昆布、,葛谷、侧耳、须花参、蕨萁、盐肤子,洗净去杂,放入煎药砂锅内。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60min,武火煎至沸腾,后改文火慢煎30min,一共煎煮2次,纱布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60ml,根据出血情况取适量,用于局部湿敷,之后加以绷带固定,每24小时换药一次。

实施例2,原料药重量比例为:糕菜25份、盐肤子25份、云朴15份、碗花草6份、昆布12份、葛谷10份、侧耳6份、须花参2份、蕨萁3份。

实施例3,原料药重量比例为:糕菜20份、盐肤子20份、云朴10份、碗花草8份、昆布8份、葛谷7份、侧耳10份、须花参3份、蕨萁1份。

实施例4,原料药重量比例为:糕菜15份、盐肤子15份、云朴5份、碗花草10份、昆布6份、葛谷3份、侧耳12份、须花参5份、蕨萁1份。

实施例2~4采用的药物制备方法为:

(1)取处方量的糕菜和盐肤子,粉碎后加水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静置,过滤后滤液备用;

(2)取处方量的云朴、碗花草、昆布、葛谷、侧耳、须花参、蕨萁,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混合后加水至漫过药面2cm,浸泡0.5~1h后,加总药材10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静置,然后往煎液中加入3~4倍药液的95%的乙醇,静置15分钟,然后离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到精制液;

(3)将步骤(1)中所得滤液和步骤(2)中所得精制液混合,减压浓缩,喷雾干燥,粉碎过150目筛,即得散剂药粉。

外用药物终产品根据情况取适量加入适量食盐水调成糊状,外敷在出血部位,之后加以绷带固定,每24小时换药一次。盐的用量是100kg药物,用食盐2kg,水的用量应视药物的吸水情况而定,一般以食盐的4~5倍量为宜。

上述药物有效组合,互相协调,有效达到治疗儿童轻型慢性紫癜引起体表内出血的目的,且副作用较少。上述结果为临床资料充分证明,有关资料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病例选择:2011年9月~2015年6月门诊诊断为慢性紫癜儿童89例,表现为下肢远端出现皮肤紫癜、瘀斑或瘀点。其中男童31例,女童58例;年龄在6~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0.6岁;病程3~9个月,平均5.3个月。排除:广泛出血(超过体表面积15%);伴发内脏或关节出血;因抗凝剂或溶栓药物使用过量引起的出血;伴发免疫系统疾病患儿。

1.1.2 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湿敷组29例和调敷组30例。三组患儿给药前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分布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出血处,每日2次。湿敷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得汤药微波灭菌后出血处湿敷,每日2次;调敷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得散剂生理盐水调敷,每日2次。三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

1.2.2观察指标:记录出血处恢复情况、并发症及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停药3个月后随访记录紫癜复发概率。

1.2.3出血局部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2.4统计学分析: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三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

治疗1个疗程后,湿敷组与调敷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χ2=4.54,P<0.05;χ2=4.81,P<0.05),湿敷组、调敷组治愈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χ2=3.85,P<0.05;χ2=5.45,P<0.05),证实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药物治疗儿童轻型慢性紫癜引起的体表内出血疗效显著,绝大多数病例可以在1周内得到缓解,大大缩短了文献报道的7~12天的自然病程。

2.2三组复发率比较:治疗4个疗程后,各组后随访,对照组、湿敷组和调敷组停药后3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16.67%(5/30)、0、0,湿敷组和调敷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χ2=5.28,P<0.05;χ2=5.45,P<0.05),证实本发明实施方式制得的药物能够有效降低儿童轻型慢性紫癜复发概率。

2.3 不良反应及耐受性:给药过程中,三组均无明显局部不良反应发生。

3.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本发明的湿敷组和调敷组可以有效治疗儿童轻型慢性紫癜,且停药后3个月内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无不良反应发生,说明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药物在治疗儿童轻型慢性紫癜方面拥有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