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止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4909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养肝止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肝病是指一组病毒性疾病,即通常所说的甲,乙、丙、丁、戊等型肝炎;也包括由于酒精滥用、使用药物或摄入了环境中毒物引起的肝炎。我国各型肝炎患者正在呈现上升趋势,每年有近40万人死于肝脏疾病。肝炎的感染者全球都有分布,从世界人口来讲,60亿人口,当中20亿曾经感染HBV,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20亿感染过HBV有慢性HBV感染病人有3.5到4亿,占全球人口大概6%,亚洲占三分之二,我们国家占三分之一。我国的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能超过1.2亿,现患有乙型肝炎者为2800万人,年感染率约为2700/10万,年发病率为230/10万。目前临床治疗尚未取得满意疗效,是亟待攻克的三大疑难疾病之一。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养肝止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养肝止痛胶囊,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黑蚂蚁25-35份、延胡索20-30份、三七10-20份、丹参15-25份、白芍15-25份、当归15-25份、骨碎补20-30份、川芎20-30份、五灵脂20-30份、蒲黄15-25份、乳香15-25份、没药15-25份、细辛5-15份、干姜15-25份、甘草10-20份。优选的,上述的养肝止痛胶囊,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黑蚂蚁28-32份、延胡索23-27份、三七13-17份、丹参18-22份、白芍18-22份、当归18-22份、骨碎补23-27份、川芎23-27份、五灵脂23-27份、蒲黄18-22份、乳香18-22份、没药18-22份、细辛8-12份、干姜18-22份、甘草13-17份。更优选的,上述的养肝止痛胶囊,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黑蚂蚁30份、延胡索25份、三七15份、丹参20份、白芍20份、当归20份、骨碎补25份、川芎25份、五灵脂25份、蒲黄2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细辛10份、干姜20份、甘草15份。本发明的以上组成中,各味中药的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如果以克为单位,如制成制剂,则因制剂的大小不同可制成100-1000剂。所述100-1000剂是指单位剂量的制剂形式,如片剂100-1000片,胶囊剂100-1000粒,颗粒剂100-1000g,口服液100-1000ml,膏剂100-1000g,丸剂100-1000丸等。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kg为单位,或以t(吨)为单位;小规模制剂也可以以g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基本不变。本发明的养肝止痛胶囊,可单独或根据需要可以加入一些药物可接受的辅料,可以采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该药物制剂。在制成药物制剂时可以制成任何可药用的口服剂型,这些剂型选自: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丸剂、散剂,优选为胶囊剂。上述的养肝止痛胶囊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取黑蚂蚁、乳香、没药、蒲黄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A;(2)其余药材,加水提取三次,第一次加药物重量8倍量水,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药物重量8倍量水,提取2小时;第三次加药物重量6倍量水,提取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过100目筛,药粉B;(3)将药粉A、药粉B混合使均匀,即得本发明养肝止痛胶囊的活性物质;(4)该活性物质单独或与药物可接受的辅料混合,按照制剂学常规方法制得。所述的药物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淀粉、硬脂酸镁、甘露醇、山梨醇、山梨酸或钾盐、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氮酮、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右旋糖苷、甘氨酸、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丙二醇、乙醇、吐温60-80、司班-80、蜂蜡、羊毛脂、液体石蜡、十六醇、没食子酸酯类、三乙醇胺、碱性氨基酸、尿素、尿囊素、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等。上述的养肝止痛胶囊在制备治疗慢性乙肝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养肝止痛胶囊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粒,一日3-4次;或遵医嘱。本发明的养肝止痛胶囊的处方中,选用养阴通经止痛的黑蚂蚁、活血行气止痛的延胡索共为君药;臣以三七、丹参活血止血;自芍、当归、骨碎补补阴血,缓急止痛,川芎、五灵脂、蒲黄、乳香、没药活血化瘀而止痛,细辛、干姜温通表里共为佐药;使以甘草益气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活血止痛,温通柔肝之功效,使气血通畅,疼痛自止。养肝止痛胶囊临床用于慢性乙肝(气滞血瘀型)所引起胁痛。本方有较强的养肝止痛、活血化瘀作用,对转氨酶,转肽酶等肝功能指标增高有降低和恢复作用,并能促进HBeAg转阴,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养肝止痛胶囊,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黑蚂蚁30g、延胡索25g、三七15g、丹参20g、白芍20g、当归20g、骨碎补25g、川芎25g、五灵脂25g、蒲黄20g、乳香20g、没药20g、细辛10g、干姜20g、甘草15g。该养肝止痛胶囊的制备方法:(1)取黑蚂蚁、乳香、没药、蒲黄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A;(2)其余药材,加水提取三次,第一次加药物重量8倍量水,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药物重量8倍量水,提取2小时;第三次加药物重量6倍量水,提取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过100目筛,药粉B;(3)将药粉A、药粉B混合使均匀,即得本发明养肝止痛胶囊的活性物质;(4)该活性物质灭菌,在三十万级洁净区内分装胶囊,分装瓶即可。共制备胶囊800粒。实施例2一种养肝止痛胶囊,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黑蚂蚁28g、延胡索27g、三七13g、丹参22g、白芍18g、当归22g、骨碎补23g、川芎27g、五灵脂23g、蒲黄22g、乳香18g、没药22g、细辛8g、干姜22g、甘草13g。该养肝止痛胶囊的制备方法:(1)取黑蚂蚁、乳香、没药、蒲黄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A;(2)其余药材,加水提取三次,第一次加药物重量8倍量水,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药物重量8倍量水,提取2小时;第三次加药物重量6倍量水,提取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过100目筛,药粉B;(3)将药粉A、药粉B混合使均匀,即得本发明养肝止痛胶囊的活性物质;(4)该活性物质灭菌,在三十万级洁净区内分装胶囊,分装瓶即可。共制备胶囊800粒。实施例3一种养肝止痛胶囊,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黑蚂蚁32g、延胡索23g、三七17g、丹参18g、白芍22g、当归18g、骨碎补27g、川芎23g、五灵脂27g、蒲黄18g、乳香22g、没药18g、细辛12g、干姜18g、甘草17g。该养肝止痛胶囊的制备方法:(1)取黑蚂蚁、乳香、没药、蒲黄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A;(2)其余药材,加水提取三次,第一次加药物重量8倍量水,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药物重量8倍量水,提取2小时;第三次加药物重量6倍量水,提取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过100目筛,药粉B;(3)将药粉A、药粉B混合使均匀,即得本发明养肝止痛胶囊的活性物质;(4)该活性物质灭菌,在三十万级洁净区内分装胶囊,分装瓶即可。共制备胶囊800粒。实施例4一种养肝止痛胶囊,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黑蚂蚁25g、延胡索30g、三七10g、丹参25g、白芍15g、当归25g、骨碎补20g、川芎30g、五灵脂20g、蒲黄25g、乳香15g、没药25g、细辛5g、干姜25g、甘草10g。该养肝止痛胶囊的制备方法:(1)取黑蚂蚁、乳香、没药、蒲黄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A;(2)其余药材,加水提取三次,第一次加药物重量8倍量水,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药物重量8倍量水,提取2小时;第三次加药物重量6倍量水,提取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过100目筛,药粉B;(3)将药粉A、药粉B混合使均匀,即得本发明养肝止痛胶囊的活性物质;(4)该活性物质灭菌,在三十万级洁净区内分装胶囊,分装瓶即可。共制备胶囊800粒。实施例5一种养肝止痛胶囊,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黑蚂蚁35g、延胡索20g、三七20g、丹参15g、白芍25g、当归15g、骨碎补30g、川芎20g、五灵脂30g、蒲黄15g、乳香25g、没药15g、细辛15g、干姜15g、甘草20g。该养肝止痛胶囊的制备方法:(1)取黑蚂蚁、乳香、没药、蒲黄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A;(2)其余药材,加水提取三次,第一次加药物重量8倍量水,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药物重量8倍量水,提取2小时;第三次加药物重量6倍量水,提取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过100目筛,药粉B;(3)将药粉A、药粉B混合使均匀,即得本发明养肝止痛胶囊的活性物质;(4)该活性物质灭菌,在三十万级洁净区内分装胶囊,分装瓶即可。共制备胶囊800粒。对实施例1制备的养肝止痛胶囊进行了临床试验,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患者,男性43例,女性27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2.84±11.55)岁,病程为1年至14年,平均病程为(4.20±1.27)年。观察组70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26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3.35±10.23)岁,病程为7个月至13年,平均病程为(4.21±1.33)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联合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有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而制定。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属气滞血瘀证,症见两胁刺痛、舌质隐青、脉弦涩。1.1.3纳入病例标准(1)年龄在18-75岁;(2)临床诊断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3)受试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1.4排除病例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下(不包括18岁),或75岁以上(不包括75岁);(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凡病情危重,无法判断疗效或安全性者;(5)同时服用激素、保肝降酶药物;(6)过敏体质及对受试药物处方中药物过敏者。1.2方法1.2.1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本发明的养肝止痛胶囊,口服,一次8粒,每日3-4次,或遵医嘱。对照组予以口服乙肝清热解毒片(主要由虎杖、白花蛇舌草、北豆根、茵陈等组成,山东海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该药能清热解毒化湿,功用主治与试验用药相近,是目前国内疗效较为肯定的法定同类药物,符合公认有效、安全、可比原则。4周为一疗程。1.2.2疗效观察指标1)症状、体征:如观察胁痛、食欲、乏力、腹胀、黄疸、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舌苔、脉象等,采用积分法记录。按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2)病原学指标:HBeAg转阴率。3)肝功能指标:观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胺酰转肽酶(GGT)。4)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肾功及心电图。1.2.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1.2.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表2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表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愈显率(%)总有效率(%)观察组70312810184.29*98.57**对照组701430111562.8678.75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2.3两组HBeAg转阴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BeAg转阴率分别为44.29%(31/70)vs20.00%(14/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安全性观察治疗后未见三大常规、肾功及心电图有明显变化,安全性高。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