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8374阅读:15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



背景技术:

普鲁兰多糖是一种由出芽短梗霉发酵产生的胞外水溶性多糖,由于其无毒无害,成膜性,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良特性而被众多学者所研究。研究表明,这种新型高分子多糖材料保水性能优良,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胞和生物组织的脱水,且分子结构中羟基众多,可以对其进行化学修饰,接枝功能性生物分子或药物,具有促进细胞生长或抑制细菌的作用。

壳聚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其本身及衍生物均具有止血、止痛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等作用,这些对于创面的愈合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壳聚糖已应用在人造皮肤、骨组织修复材料、自吸收手术缝合线、伤口敷料及药物缓释材料等领域。

海藻酸钠使用时在伤口表面形成水凝胶,不仅能给伤口愈合提供湿润的环境,而且在伤口愈合过程逐渐被生物降解在渗液内,创面上没有纤维残留,当它与创面渗液接触时,通过离子交换生成可溶性的海藻酸钠,置换出的钙离子会缓慢的将纤维转变成粘性的海藻酸钠溶液,新生的组织不会因敷料的粘连而再次损伤,可以加速创面止血。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型敷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不同种类伤口修复的要求。由于创面形式及愈合阶段不同,对伤口敷料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单一材料制备的伤口敷料不能满足伤口愈合的整体需要;复合型敷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或同种材料不同形式)形成的覆盖物,它的出现弥补了单种或单型材料制成的伤口敷料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对创面有保持湿润和抗菌作用,能够加速伤口愈合,不粘连伤口,不会造成二次损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包括羧基化普鲁兰多糖、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和透明质酸;利用酸酐水解后与羟基发生酯化反应,使普鲁兰多糖主链上的羟基被部分羧基化修饰,然后利用这一改性材料与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和透明质酸通过二次冻干交联的方式制备。

所述的羧基化普鲁兰多糖的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13~18 g普鲁兰多糖置于300 mL去离子水中,搅拌使其溶解;

(2)待普鲁兰多糖彻底溶解后,加入DMAP及NaOH使溶液pH在8~9,在65 ℃搅拌1 ~2 小时;

(3)向上述反应溶液中加入丁二酸酐25~28 g,调节反应溶液pH为8~9,在65 ℃搅拌22~26小时;

(4)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缓慢逐滴加入1400~1600 mL的冷却80 %乙醇/水混合液中进行沉降,过滤收集沉淀;

(5)重复上述步骤2~3次,直至沉降液pH接近中性;

(6)对收集的沉淀进行真空干燥并粉碎,得到羧基化普鲁兰多糖。

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1~5 wt%的质量分数称取羧基化普鲁兰多糖,搅拌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羧基化普鲁兰多糖溶液a;

(2)将羧甲基壳聚糖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5 wt%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b;

(3)用去离子水将海藻酸钠配制成为7~15 wt%的海藻酸钠溶液c;

(4)羧基化普鲁兰多糖溶液a、羧甲基壳聚糖溶液b和海藻酸钠溶液c按照3~8:2.5~7:0.5~1.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在该溶液中加入添加0.3~1.5 %的透明质酸,搅拌至均匀;

(5)量取相同体积上述溶液倒入24孔板中,置于3~6 ℃环境中静置除去气泡后对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未交联的海绵状材料;

(6)将材料从24孔板中取出,浸泡于含EDCI/NHS的75~85 %的乙醇溶液中,在室温下交联反应22~26小时;

(7)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浸泡清洗,去除催化剂,再次进行冷冻干燥,得到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对创面有保持湿润、抗菌作用;没有热敏反应,安全、无毒,相容性好;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强度,既能够吸收过多渗液,同时也可以为伤口提供湿性愈合环境,加速伤口愈合,不粘连伤口,不会造成二次损伤;促愈合疗效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所述的羧基化普鲁兰多糖的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15 g普鲁兰多糖置于300 mL去离子水中,不断搅拌使其溶解;

(2)待普鲁兰多糖彻底溶解后,加入DMAP及NaOH,保持溶液pH在8~9,65 ℃加热搅拌1小时;

(3)向上述反应溶液中分批加入共26 g丁二酸酐并调节反应液pH,使之稳定在8~9,继续于65 ℃下搅拌反应24 小时;

(4)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取下装置,将反应液缓慢逐滴加入1500 mL的冷却80 %乙醇/水混合液中进行沉降,过滤收集沉淀;

(5)重复上述步骤2~3次,直至沉降液pH接近中性;

(6)对收集的沉淀进行真空干燥并粉碎,得到羧基化普鲁兰多糖。

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3 wt%的质量分数称取羧基化普鲁兰多糖,搅拌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羧基化普鲁兰多糖溶液a;

(2)称取羧甲基壳聚糖,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质量分数为3 wt%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b;

(3)用去离子将海藻酸钠配制成为8 wt%的海藻酸钠溶液c;

(4)羧基化普鲁兰多糖溶液a、羧甲基壳聚糖溶液b和海藻酸钠溶液c按照5:4.5:0.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在该溶液中加入添加1 %的透明质酸,搅拌至均匀;

(5)量取相同体积上述溶液倒入24孔板中,置于4 ℃环境中静置,除去气泡后对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未交联的海绵状材料;

(6)将材料从24孔板中取出,浸泡于含EDCI/NHS的80 %的乙醇溶液中,在室温下交联反应24小时;

(7)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浸泡清洗,去除催化剂,再次进行冷冻干燥 ,得到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

实施例二

所述的羧基化普鲁兰多糖的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13g普鲁兰多糖置于300 mL去离子水中,搅拌使其溶解;

(2)待普鲁兰多糖彻底溶解后,加入DMAP及NaOH使溶液pH在8~9,在65 ℃搅拌1.5 小时;

(3)向上述反应溶液中加入丁二酸酐27 g,调节反应溶液pH为8~9,在65 ℃搅拌22小时;

(4)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缓慢逐滴加入1600 mL的冷却80 %乙醇/水混合液中进行沉降,过滤收集沉淀;

(5)重复上述步骤2~3次,直至沉降液pH接近中性;

(6)对收集的沉淀进行真空干燥并粉碎,得到羧基化普鲁兰多糖。

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2 wt%的质量分数称取羧基化普鲁兰多糖,搅拌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羧基化普鲁兰多糖溶液a;

(2)将羧甲基壳聚糖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质量分数为2 wt%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b;

(3)用去离子水将海藻酸钠配制成为7wt%的海藻酸钠溶液c;

(4)羧基化普鲁兰多糖溶液a、羧甲基壳聚糖溶液b和海藻酸钠溶液c按照7:2.5:0.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在该溶液中加入添加0.3~1.5 %的透明质酸,搅拌至均匀;

(5)量取相同体积上述溶液倒入24孔板中,置于5 ℃环境中静置除去气泡后对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未交联的海绵状材料;

(6)将材料从24孔板中取出,浸泡于含EDCI/NHS的75 %的乙醇溶液中,在室温下交联反应22小时;

(7)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浸泡清洗,去除催化剂,再次进行冷冻干燥,得到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

实施例三

所述的羧基化普鲁兰多糖的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16 g普鲁兰多糖置于300 mL去离子水中,搅拌使其溶解;

(2)待普鲁兰多糖彻底溶解后,加入DMAP及NaOH使溶液pH在8~9,在65 ℃搅拌2 小时;

(3)向上述反应溶液中加入丁二酸酐25 g,调节反应溶液pH为8~9,在65 ℃搅拌26小时;

(4)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缓慢逐滴加入1400 mL的冷却80 %乙醇/水混合液中进行沉降,过滤收集沉淀;

(5)重复上述步骤2~3次,直至沉降液pH接近中性;

(6)对收集的沉淀进行真空干燥并粉碎,得到羧基化普鲁兰多糖。

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5 wt%的质量分数称取羧基化普鲁兰多糖,搅拌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羧基化普鲁兰多糖溶液a;

(2)将羧甲基壳聚糖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质量分数为3 wt%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b;

(3)用去离子水将海藻酸钠配制成为10 wt%的海藻酸钠溶液c;

(4)羧基化普鲁兰多糖溶液a、羧甲基壳聚糖溶液b和海藻酸钠溶液c按照3:6: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在该溶液中加入添加1.5 %的透明质酸,搅拌至均匀;

(5)量取相同体积上述溶液倒入24孔板中,置于3 ℃环境中静置除去气泡后对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未交联的海绵状材料;

(6)将材料从24孔板中取出,浸泡于含EDCI/NHS的85 %的乙醇溶液中,在室温下交联反应24小时;

(7)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浸泡清洗,去除催化剂,再次进行冷冻干燥,得到一种新型复合交联普鲁兰多糖的伤口敷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