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975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小儿盗汗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组合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小儿盗汗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上述小儿盗汗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上述小儿盗汗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小儿盗汗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并可有效治疗上述小儿盗汗一证。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芍10~20g、当归8~16g、黄芪9~30g、玄参15~25g、浮小麦15~30g、桑椹子15~25g、滑石9~24g、酸枣仁6~16g、茯苓15~25g、谷芽10~15g、白术6~12g、生地10~30g、葛根10~16g、竹叶6~12g、饴糖30~60g。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芍12~17g、当归10~14g、黄芪15~26g、玄参18~22g、浮小麦18~26g、桑椹子18~22g、滑石12~22g、酸枣仁8~14g、茯苓18~22g、谷芽11~14g、白术8~11g、生地15~26g、葛根11~14g、竹叶8~11g、饴糖35~50g。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芍15g、当归13g、黄芪23g、玄参20g、浮小麦23g、桑椹子20g、滑石20g、酸枣仁13g、茯苓20g、谷芽13g、白术10g、生地23g、葛根13g、竹叶10g、饴糖42g。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饴糖(烊化同药液兑服)外,将其它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半小时,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煎药机内,注入过药38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35分钟,滤取药液后,再次注入过药35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25分钟,二次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900毫升,袋装密封备用。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分二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50毫升/次,饭前服,服药60~90天,病获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白芍,性味:苦酸、凉,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

当归,性味:甘辛、温,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等症;

黄芪,性味:甘、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玄参,性味:甘、苦、咸、微寒,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疠、白喉、痈肿疮毒等症;

浮小麦,性味:味甘、性凉,具有除虚热、止汗之功效,用于治疗止阴虚发热、盗汗、自汗等症;

桑椹子,性味:甘、酸、性寒,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之功效,用于治疗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等症;

滑石,性味:甘淡、寒,无毒,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之功效,用于治疗膀胱湿热、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泄泻、尿淋涩痛、湿疹、湿疮、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等症;

酸枣仁,性味:甘、平,具有宁心安神、养肝、敛汗之功效,用于治疗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等症;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谷芽,性味:甘、平,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开胃之功效,用于治疗食积停滞、胀满泄泻、脾虚少食、脚气浮肿;

白术,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生地,性味:甘、苦、寒,具有滋阴、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等症;

葛根,性味:甘、辛、平,具有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竹叶,性味:甘、淡、寒,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小儿惊癎、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饴糖,性味:甘;温,具有缓中、补虚、生津、润燥之功效,用于治疗劳倦伤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等病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小儿盗汗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小儿盗汗一证,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小儿盗汗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芍15g、当归13g、黄芪23g、玄参20g、浮小麦23g、桑椹子20g、滑石20g、酸枣仁13g、茯苓20g、谷芽13g、白术10g、生地23g、葛根13g、竹叶10g、饴糖42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芍17g、当归14g、黄芪26g、玄参22g、浮小麦26g、桑椹子22g、滑石22g、酸枣仁14g、茯苓22g、谷芽14g、白术11g、生地26g、葛根14g、竹叶11g、饴糖50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芍20g、当归16g、黄芪30g、玄参25g、浮小麦30g、桑椹子25g、滑石24g、酸枣仁16g、茯苓25g、谷芽15g、白术12g、生地30g、葛根16g、竹叶12g、饴糖60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小儿盗汗患者共155例,年龄为8岁以上的85例,只有70例为8岁以下。155例患者中痊愈的146例,显效的9例,总有效率达100%。经治疗后,病获痊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