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榆皂苷I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59001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榆皂苷I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骨髓抑制是临床上常见的造血系统疾病,它可发生于各系统肿瘤性疾病的放射治疗及(或)化学治疗、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损伤、病毒性肝炎、微小病毒感染或药物(氯霉素、苯、磺胺、抗癫痈药、镇静剂、抗甲状腺药、抗糖尿病药、抗疟疾、安眠药)等因素。骨髓抑制可引起骨髓微环境、造血干细胞、造血细胞生长因子等的损伤,粒、红、巨核细胞系统一系、二系或三系细胞受抑制。粒细胞缺乏会引起严重感染;红细胞明显减少会引起严重贫血;血小板明显下降引起严重出血,甚至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上对于骨髓抑制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亟需开发出药效较好的治疗药物。

地榆皂苷Ⅰ,英文名ziyu-glycosideⅠ,CAS号35286-58-9,是从蔷薇科地榆属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中提取得到的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CN101119740A公开了地榆皂苷Ⅰ在制备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药物中的用途。然而,实际使用中发现,地榆皂苷Ⅰ药效欠佳,单独使用时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升高血细胞水平、治疗骨髓抑制的效果。因此,亟需提高地榆皂苷Ⅰ的药效,促进该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榆皂苷Ⅰ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榆皂苷I注射剂,它是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地榆皂苷I 0.2份、增溶剂0.001~60份、水950~105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增溶剂为吐温80、聚氧乙烯蓖麻油EL、泊洛沙姆188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它还包含pH调节剂。

优选地,所述的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优选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地榆皂苷I 0.2份、吐温80 0.001~60份,加水及pH调节剂至地榆皂苷I浓度为0.2mg/mL,pH=5.0~7.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地榆皂苷I分散于水中,加入增溶剂和pH调节剂,过滤,灭菌,即得。

进一步地,用0.22um微孔滤膜过滤。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注射剂在制备升高血细胞、血红蛋白数量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注射剂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骨髓抑制的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榆皂苷Ⅰ注射剂。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地榆皂苷Ⅰ升高血细胞水平效果欠佳的原因在于其溶解度低(在水中溶解度仅为0.042mg/ml)、胃肠吸收率小,导致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低,限制其药效的发挥。本发明选用特定种类的辅料(吐温80、聚氧乙烯蓖麻油EL或泊洛沙姆188)将地榆皂苷I制备成注射剂,极其显著地提高了原药的溶解度,注射剂中地榆皂苷I的含量达到0.19mg/ml,且澄明度、热源检查均符合药典标准。药效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地榆皂苷Ⅰ注射剂能显著升高外周血WBC、RBC、PLT、NEUT和HGB数量,且药效明显优于地榆皂苷Ⅰ原药,表明本发明将地榆皂苷Ⅰ制备成注射剂后能够提高主药的生物利用度,增强其升高血细胞数量、防治骨髓抑制的作用。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作出的各种改变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

实施例1本发明地榆皂苷Ⅰ注射剂的制备

处方:地榆皂苷I 0.1g、吐温80 0.0001g

制备方法:取地榆皂苷I分散于100mL注射用水中,加入吐温80、氢氧化钠,搅拌溶解,再加入注射用水400mL使溶液中地榆皂苷I的浓度为0.2mg/mL,pH=6.0,用0.22um微孔滤膜过滤、灭菌,即得本发明注射剂。实施例2本发明地榆皂苷Ⅰ注射剂的制备

处方:地榆皂苷I 0.1g、聚氧乙烯蓖麻油EL 0.001g

制备方法:取地榆皂苷I分散于100mL注射用水中,加入聚氧乙烯蓖麻油EL、氢氧化钠,搅拌溶解,再加入注射用水400mL使溶液中地榆皂苷I的浓度为0.2mg/mL,pH=5.0,用0.22um微孔滤膜过滤、灭菌,即得本发明注射剂。

实施例3本发明地榆皂苷Ⅰ注射剂的制备

处方:地榆皂苷I 10g、泊洛沙姆188 60g

制备方法:取地榆皂苷I分散于2000mL注射用水中,加入泊洛沙姆188、氢氧化钠,搅拌溶解,再加入注射用水48000mL使溶液中地榆皂苷I的浓度为0.2mg/mL,pH=7.0,用0.22um微孔滤膜过滤、灭菌,即得本发明注射剂。

以下通过实验例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1采用不同辅料制备地榆皂苷I注射剂的质量评价

前期实验发现,地榆皂苷Ⅰ原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仅为0.042mg/ml,严重限制了药效的发挥。因此,发明人对地榆皂苷I的理化性质、与增溶剂的配伍进行了广泛研究,最终发现吐温80、聚氧乙烯蓖麻油EL、泊洛沙姆188三种辅料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原药的溶解度,制备的注射剂中地榆皂苷I含量能够达到0.19mg/ml。

本实验分别以吐温80、聚氧乙烯蓖麻油EL、泊洛沙姆188、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地榆皂苷I注射剂为例,说明本发明所选辅料的优越性。

制备方法:取地榆皂苷I 0.2g分散于100mL注射用水中,分别加入不同的辅料(吐温80、聚氧乙烯蓖麻油EL、泊洛沙姆188、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5g和氢氧化钠,搅拌溶解,再加入注射用水900mL使溶液中地榆皂苷I的浓度为0.2mg/mL,pH=6.0,用0.22um微孔滤膜过滤、灭菌,即得注射剂。检测热源、澄明度及药物含量,结果见表1。

热原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热原检查法测定。

澄明度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可见异物检查法项下的灯检法检查。

地榆皂苷I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速:1.0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8nm。

表1采用不同辅料制备的地榆皂苷I注射剂的质量评价

由表1可知,本发明通过使用特定种类的辅料(吐温80、聚氧乙烯蓖麻油EL或泊洛沙姆188),可将地榆皂苷I制备成澄清的注射剂,热源检查合格;而且,其中地榆皂苷I含量达到0.19mg/ml,极其显著地提高了原药的溶解度。在采用其它辅料如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等的情况下,制备得到的地榆皂苷I注射剂澄明度检查不合格,地榆皂苷I含量较低,制剂质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实验例2辅料用量对地榆皂苷I注射剂质量的影响

取地榆皂苷I 0.2g分散于100mL注射用水中,如表2所示,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增溶剂吐温80和氢氧化钠,搅拌溶解,再加入注射用水900mL使溶液中地榆皂苷I的浓度为0.2mg/mL,pH=6.0,用0.22um微孔滤膜过滤、灭菌,即得注射剂。检测热源、澄明度及药物含量,结果见表2。

表2地榆皂苷I注射剂的质量评价结果

实验结果:增溶剂用量在1.0mg~60g范围内时,制备得到的地榆皂苷I注射剂热源检测合格、注射剂澄清,药物含量达到0.18mg/mL;若增溶剂添加量在上述范围之外,注射剂则出现乳浊、热源检测不合格、药物含量降低等质量下降的情况。综合考虑生产成本、毒副作用等因素,增溶剂添加1.0mg为最佳。

实验例3本发明地榆皂苷I注射剂药效学研究

1实验材料

1.1受试药物本发明地榆皂苷I注射剂A组(按照实施例1制备)、B组(按照实施例2制备)、C组(按照实施例3制备)、地榆皂苷I 10%DMSO-生理盐水组、环磷酰胺。

1.2实验动物KM-小鼠:18.5~22.5g。

1.3实验仪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BS-600L电子天平:规格:600g/0.1g,上海友声衡器有限公司。

1.4统计方法

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者组间进行LSD检验,方差不齐者进行Tamhane’s T2检验。

2实验方法

2.1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

所有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榆皂苷I注射剂A、B、C组,制成2.5mg·kg-1混悬液,临用前配制;地榆皂苷I组:地榆皂苷I粉末,用10%DMSO-生理盐水溶解,配制成2.5mg·kg-1混悬液,临用前配制。实验第1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按50mg·kg-1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生理盐水溶液,连续3天,空白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2.2给药

各实验组自实验第1天开始按剂量、给药方式给予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7天。

2.3标本采集

实验第8天,各实验组小鼠眼眶取血,用装有EDTA抗凝剂的0.5mlEP管收集待测。

2.4检测指标及方法

外周血象检测: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对各实验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进行计数。

3实验结果

表3各实验组小鼠外周血血细胞数量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地榆皂苷I组比较,△P<0.05,△△P<0.01。

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地榆皂苷I注射剂A组、地榆皂苷I注射剂B组、地榆皂苷I注射剂C组小鼠造血干细胞数量均有显著升高(P<0.05),地榆皂苷I组无显著性差异;与地榆皂苷I组比较,本发明地榆皂苷I注射剂A组、地榆皂苷I注射剂B组、地榆皂苷I注射剂C组小鼠外周血WBC、RBC、PLT数量均有显著升高(P<0.05)。

表4各实验组小鼠外周血血细胞数量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地榆皂苷I组比较,△P<0.05,△△P<0.01。

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地榆皂苷I注射剂A组、地榆皂苷I注射剂B组、地榆皂苷I注射剂C组小鼠外周血NEUT和HGB数量均有显著升高(P<0.05),地榆皂苷I组无显著性差异;与地榆皂苷I组比较,本发明地榆皂苷I注射剂A组、地榆皂苷I注射剂B组、地榆皂苷I注射剂C组组小鼠外周血NEUT和HGB数量均有显著升高(P<0.0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