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4834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敷料,特别涉及一种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



背景技术:

肛门病手术是指治疗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裂等肛周疾病的手术,由于肛门病手术切口位置特殊,切口愈合时间长,且容易发生水肿、过度炎症反应、感染、疼痛、瘙痒、切口难以愈合等症状,因此肛门疾病术后、护理是困扰临床护理的一大难题。

为了促进创面愈合并减少患者痛苦,临床多采用多种敷料联合使用的方式对肛门病手术切口进行护理。现行肛门病手术伤口护理是根据伤口愈合的周期而使用不同的敷料。术后伤口有渗血时,可选用藻酸盐填充条填塞引流,可起到引流及止血的作用。肉芽组织增生期,伤口渗出液多时选用藻酸盐或亲水性纤维等吸收性强的敷料。待创腔变浅,渗液减少,改用水胶体糊剂填充伤口。上皮移行期时伤口创腔已被肉芽组织填平,创缘上皮细胞向创面中心迁徙,以水胶体或泡沫敷料覆盖可使伤口密闭,降低感染的机会,保持伤口低氧状态和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加速上皮细胞的移行,利于伤口的愈合。以上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减少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但仍然存在无法缓解切口疼痛、操作繁琐等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方案仍存在无法为切口缓解疼痛等技术问题,而且由于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所需多种敷料联合使用,为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针对肛门病手术的创面愈合护理,需要一种具有减轻疼痛、促进愈合、高组织生物相容性、安全性高、使用及换药便利、适用于各个愈合周期的专业性的肛门病手术创面护理敷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包括固定组件、背衬层和水凝胶功能层,上述水凝胶功能层设置在背衬层顶部,上述水凝胶功能层背离背衬层的一面中部设有与人体肛周相匹配的表面圆滑的凸起结构,上述固定组件设置在背衬层底部或两侧,上述水凝胶功能层由质量百分比含量5~50%的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及50~95%的水通过化学合成、高能射线辐射、冻融循环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涉及合理,使用方便、快捷,采取符合人体肛周及臀部生理结构设计,敷料能够与肛周皮肤紧密贴覆,能够为肛门病术后的手术切口提供适宜的愈合环境,促进创面愈合、缓解切口疼痛,提高患者的愈合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凸起结构处均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水凝胶功能层的上述第一引流通道。

进一步,上述水凝胶功能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二引流通道,多个上述上述第二引流通道对称分布在凸起结构两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通过引流通道将肛周患处的伤口渗出液引入其内,利于患处恢复,还能够用于排放肛门排出的气体,及时消除异味,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进一步,上述背衬层由无纺布、吸血棉或聚氨酯泡沫中的一种与半透膜复合形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其吸附效果较好,通过导流通道能够将切口分泌的渗液导致背衬层吸收,保持切口干爽,避免切口因浸渍产生的不适感,从而延长切口的愈合时间,背衬层的复合材料设计,能够起到阻隔细菌,避免切口感染的目的。

进一步,上述固定组件为片状的医用胶带,并粘结在上述背衬层底部,且其面积大于上述背衬层面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直接粘附在患者臀部,使用比较方便,避免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下床活动导致敷料与皮肤产生缝隙甚至脱落,从而造成敷料护理效果下降甚至切口感染的风险。

进一步,上述固定组件包括两组条形的弹力带,两组上述弹力带一一对应设置,且每组上述弹力带对称分布在背衬层两侧,且其一端均可拆卸的固定在上述背衬层两侧,另一端端部均设有粘扣,两组上述弹力带可通过端部的粘扣对应粘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通过弹力能够使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牢固固定于人体肛周及臀部皮肤表面,避免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下床活动导致敷料与皮肤产生缝隙甚至脱落,从而造成敷料护理效果下降甚至切口感染的风险。

进一步,其中一组上述弹力带远离背衬层的一端固定有腰带,上述腰带两端端部设有粘扣,所述腰带两端可通过粘扣粘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腰带固定在腰间,可使的整个敷料固定更牢固。

进一步,上述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为淀粉、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水溶性壳聚糖、琼脂、角叉菜胶、阿拉伯胶、果胶、黄原胶、卡拉胶、海藻酸盐、透明质酸、明胶、骨胶、聚谷氨酸、聚赖氨酸、纤维蛋白、弹性蛋白或角蛋白、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盐、聚乙烯基吡啶、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马来酸酐、聚季胺盐、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以具有高生物安全性及组织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胶材料对手术切口进行护理,能够为切口提供适合愈合的密闭湿性愈合环境,通过水凝胶自身水分的蒸发能够降低切口处的温度从而起到镇定、止痛的作用,水凝胶自身所具备的独特载药性、给医生提供多种治疗模式,从而减少患者在肛门病术后恢复过程中因切口疼痛导致的不适。

进一步,上述背衬层和水凝胶功能层均为片状结构,上述背衬层的面积大于或等于上述水凝胶功能层的面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进一步,使得背衬层能充分起到固定以及吸附切口渗液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的实施例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的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的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组件,2、背衬层,3、水凝胶功能层,11、弹力带,12、腰带,31、凸起结构,32、第一引流通道,33、第二引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包括固定组件1、背衬层2和水凝胶功能层3,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设置在背衬层2顶部,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背离背衬层2的一面中部设有与人体肛周相匹配的表面圆滑的凸起结构31,上述固定组件1设置在背衬层2底部,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由质量百分比为5%的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物以及95%的水通过辐射合成方法制得;背衬层2材质为无纺布与半透膜的复合材料,其面积与水凝胶功能层3面积相等;固定组件1为医用胶带,面积大于背衬层2面积,使用时,水凝胶功能层3上表面贴覆在患处对应位置,凸起结构31与肛门对应,固定组件1粘附在臀部皮肤上即可。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包括固定组件1、背衬层2和水凝胶功能层3,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设置在背衬层2顶部,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背离背衬层2的一面中部设有与人体肛周相匹配的表面圆滑的凸起结构31,上述固定组件1设置在背衬层2两侧,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由质量百分比为30%的聚丙烯酸钠、聚乙二醇、淀粉混合物以及70%的水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背衬层2材质为吸血棉与半透膜的复合材料,其面积大于水凝胶功能层3的面积,且水凝胶功能层3设置在背衬层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组件1为两组条形的弹力带11,且两组弹力带11对称分布在背衬层2两侧,使用时,水凝胶功能层3上表面贴覆在患处对应位置,凸起结构31与肛门对应,通过两组弹力带11缠绕在患者大腿根部,之后对应的弹力带11远离背衬层2的端部通过粘扣扣紧,即可将整个敷料固定住。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包括固定组件1、背衬层2和水凝胶功能层3,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设置在背衬层2顶部,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背离背衬层2的一面中部设有与人体肛周相匹配的表面圆滑的凸起结构31,上述固定组件1设置在背衬层2两侧,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由质量百分比为15%的聚乙烯醇、聚乙二醇、黄原胶、海藻酸钠的混合物以及85%的水通过冻融循环方法制得;背衬层2材质为无纺布与半透膜的复合材料,其面积大于水凝胶功能层3的面积,且水凝胶功能层3设置在背衬层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组件1为两组条形的弹力带11,且两组弹力带11对称分布在背衬层2两侧,且在其中一组弹力带11远离背衬层2的端部设置有腰带12,弹力带11可拆卸的与背衬层2连接,使用时,水凝胶功能层3上表面贴覆在患处对应位置,凸起结构31与肛门对应,通过两组弹力带11缠绕在患者大腿根部,之后对应的弹力带11远离背衬层2的端部通过粘扣扣紧,再通过腰带12缠绕在患者腰部并两端通过粘扣扣接,即可将整个敷料牢牢的固定在患处。

上述凸起结构31处均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水凝胶功能层3的上述第一引流通道32,上述第一引流通道32为圆柱形槽,其直径为1~5mm,使用过程中,患者切口处的渗液可渗入第一引流通道32并由背衬层2吸收,从而避免患处因浸渍产生的不适感,并阻隔患处细菌,避免切口感染,缩短切口的愈合时间,且还能够用于排放肛门排出的气体,及时消除异味,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

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包括固定组件1、背衬层2和水凝胶功能层3,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设置在背衬层2顶部,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背离背衬层2的一面中部设有与人体肛周相匹配的表面圆滑的凸起结构31,上述固定组件1设置在背衬层2底部,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由质量百分比为10%的聚氧化乙烯、羧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混合物以及90%的水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背衬层2材质为聚氨酯泡沫与半透膜的复合材料,其面积与水凝胶功能层3面积相等;固定组件1为医用胶带,面积大于背衬层2面积;上述凸起结构31处均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水凝胶功能层3的上述第一引流通道32;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二引流通道33,多个上述上述第二引流通道33对称分布在凸起结构31两侧,并分布在凸起结构31两侧,上述第一引流通道32和第二引流通道33均为圆柱形通道,其直径均为1~5mm。

使用时,水凝胶功能层3上表面贴覆在患处对应位置,凸起结构31与肛门对应,固定组件1粘附在臀部皮肤上即可,患者切口处的渗液可通过第一引流通道32和第二引流通道33被背衬层2吸收。

实施例五: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包括固定组件1、背衬层2和水凝胶功能层3,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设置在背衬层2顶部,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背离背衬层2的一面中部设有与人体肛周相匹配的表面圆滑的凸起结构31,上述固定组件1设置在背衬层2两侧,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由质量百分比为20%的水溶性壳聚糖、卡拉胶、聚丙烯酸混合物以及80%的水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背衬层2材质为聚氨酯泡沫与半透膜的复合材料,其面积等于水凝胶功能层3的面积;固定组件1为医用胶带,使用时,水凝胶功能层3上表面贴覆在患处对应位置,凸起结构31与肛门对应,固定组件1粘附在臀部皮肤上即可上述凸起结构31处均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水凝胶功能层3的上述第一引流通道32,且其截面设置为为条形,适合患处面积较大情况使用。

实施例六: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肛门病术后护理敷料包括固定组件1、背衬层2和水凝胶功能层3,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设置在背衬层2顶部,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背离背衬层2的一面中部设有与人体肛周相匹配的表面圆滑的凸起结构31,上述固定组件1设置在背衬层2两侧,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由质量百分比为20%的淀粉、果胶、聚丙烯酸混合物以及80%的水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背衬层2材质为聚氨酯泡沫与半透膜的复合材料,其面积等于水凝胶功能层3的面积;固定组件1为医用胶带,使用时,水凝胶功能层3上表面贴覆在患处对应位置,凸起结构31与肛门对应,固定组件1粘附在臀部皮肤上即可,上述凸起结构31处均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水凝胶功能层3的上述第一引流通道32,且其截面设置为为条形;上述水凝胶功能层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二引流通道33,多个上述上述第二引流通道33对称分布在凸起结构31两侧,并分布在凸起结构31两侧,其为圆柱形通道,直径为1~5mm,并呈矩阵分布,适合大面积切口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