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鼻窦炎属于中医“鼻渊”范畴,是鼻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以青少年为多见。关于鼻渊的最早记载见于《内经》。《素问气厥论》说:“胆热移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鼻窦炎有实证虚证之分。实证是由于肺经风热,肺失肃降或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胆失疏泄,郁而化火,或因嗜酒肉甘肥之物,温热内生,邪毒循经上犯,结滞鼻窍,灼伤鼻窦肌膜,化腐为脓而发本病;虚证则是肺气不足,清肃不利,利毒滞留,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郁结,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邪毒久困,肌膜破坏而成浊涕形成鼻窦炎,目前鼻窦炎治疗时通常采用西药消炎治疗,不仅效果差,而且把身体元气吃伤,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不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治疗显著,使用方便,避免产生赖药性的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按质量配比为:苍耳子5-12份;石菖蒲5-8份;麝香1-3份;石楠叶5-12份;藁本5-10份;薄荷5-10份;榕树叶10-18份;霞草5-10份;筋骨草15-32份;黄芩5-10份;辛夷5-10份。各药物组成的药物作用:苍耳子:【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肺经。【功效与作用】散风湿、通鼻窍、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药理研究表明,苍耳子煎剂有镇咳、降血糖、降压、抗菌、消炎以及抗凝血酶作用。石菖蒲:【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苦。归心经、胃经。【功效与作用】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属开窍药。麝香:【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心经、脾经。【功效与作用】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属开窍药。石楠叶:【性味归经】性平,味辛、苦。归肝经、肾经。【功效与作用】祛风湿,止痒,强筋骨,益肝肾。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藁本:【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膀胱经。【功效与作用】散寒、除湿、止痛。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薄荷:【性味归经】性凉,味辛。归肺经、肝经。【功效与作用】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榕树叶:【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微苦、涩。归肺经、大肠经。【功效与作用】清热祛湿、止咳化痰、活血散瘀、祛风止痒。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霞草:【性味归经】性微寒,味甘、辛。归肝经。【功效与作用】清热凉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筋骨草:【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经。【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黄芩:【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经、胆经、脾经、大肠经、小肠经。【功效与作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辛夷:【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胃经。【功效与作用】散风寒、通鼻窍。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将上述药物制成本发明的方法是:将上述苍耳子、石菖蒲、麝香、石楠叶、藁本、薄荷、榕树叶、霞草、筋骨草、黄芩和辛夷各药物混合,加水1500ml浸泡30分钟后,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浓缩至800ml,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5日为1疗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采用中药制配而成,使用方便,各药相辅相承,对于鼻窦炎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治愈率高,安全可靠,疗程短,疗效快,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的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按质量配比为:苍耳子5份;石菖蒲5份;麝香1份;石楠叶5份;藁本5份;薄荷5份;榕树叶10份;霞草5份;筋骨草15份;黄芩5份;辛夷5份。实施例2本发明的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按质量配比为:苍耳子10份;石菖蒲7份;麝香2份;石楠叶10份;藁本8份;薄荷8份;榕树叶16份;霞草8份;筋骨草22份;黄芩8份;辛夷7份。实施例3本发明的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按质量配比为:苍耳子12份;石菖蒲8份;麝香3份;石楠叶12份;藁本10份;薄荷10份;榕树叶18份;霞草10份;筋骨草32份;黄芩10份;辛夷10份。诊断标准显效:头痛、头晕、面部肿样、鼻塞、脓性分泌物等主要症状消失,鼻内镜状况良好,鼻内无明显脓样堆积物。有效:头痛、头晕、面部肿样、鼻塞、脓性分泌物等主要症状减轻,鼻内堆积物减少,但CT检查成像较为模糊。无效:主要症状没有明显改观或加重。治疗结果治疗结果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严重不良反应例治疗组481527687.50%0对照组4812201666.67%0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鼻窦炎,具有推广价值。医案列举:1、李某,男,48岁,患鼻窦炎3余年,给予本中药服用6个疗程痊愈,随访无症状。2、宋某,男,36岁,鼻窦炎2年,经西医多次治疗复发,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服用3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续治一疗程,随访至今无复发而痊愈。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