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滋肝养肾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肾脏能有效将体内代谢的废物排泄出体外,维持机体内钠、钾、钙等电解质的稳定和酸碱平衡。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肝、血尿素和尿B2-微球蛋白。肝具有解毒功能,促进代谢,分泌胆汁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肝肾健康,人身体整体素质便高。但是由于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工作和商业中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或吸烟,过量饮酒和暴饮暴食,都会对肝肾造成损伤,使得越来越的人的肝肾能力变得越来越差,而肝肾损伤又会降低人体的整体健康素质。对中老年人群,易于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因此维护肝肾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滋肝养肾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滋肝养肾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枸杞子75~85份,黄芪18~22份,党参9~11份,麦冬4~6份,阿胶8~10份,蔗糖75~85份,防腐剂1~3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
一种所述的滋肝养肾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枸杞子、黄芪、党参和麦冬按配比混合,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入原料药10~12倍重量的水煎煮3~4h,第二次加入原料药6~8倍的水煎煮2~3h,第三次加入原料药6~8倍的水煎煮2~3h,分别过滤后,合并三次滤液,再次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加入切块后的阿胶,烊化后,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的清膏,加入蔗糖和防腐剂,煮沸,溶解,搅拌均匀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中药具有益肝明目、滋阴补肾的功效,用于肾阴不足、气血两亏、目眩昏暗、心烦失眠、肢倦乏力以及腰腿酸软等症状,治疗效果好,安全无毒,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滋肝养肾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枸杞子75份,黄芪18份,党参9份,麦冬4份,阿胶8份,蔗糖75份,山梨酸钾1份。
上述滋肝养肾的中药的制备步骤如下:将枸杞子、黄芪、党参和麦冬按配比混合,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入原料药10倍重量的水煎煮3h,第二次加入原料药8倍的水煎煮3h,第三次加入原料药8倍的水煎煮3h,分别过滤后,合并三次滤液,再次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加入切块后的阿胶,烊化后,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的清膏,加入蔗糖和防腐剂,煮沸,溶解,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2
滋肝养肾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枸杞子80份,黄芪20份,党参10份,麦冬5份,阿胶9份,蔗糖80份,山梨酸钾2份。
上述滋肝养肾的中药的制备步骤如下:将枸杞子、黄芪、党参和麦冬按配比混合,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入原料药11倍重量的水煎煮3.5h,第二次加入原料药7倍的水煎煮2.5h,第三次加入原料药7倍的水煎煮2.5h,分别过滤后,合并三次滤液,再次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加入切块后的阿胶,烊化后,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的清膏,加入蔗糖和防腐剂,煮沸,溶解,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3
滋肝养肾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枸杞子85份,黄芪22份,党参11份,麦冬6份,阿胶10份,蔗糖85份,山梨酸钾3份。
上述滋肝养肾的中药的制备步骤如下:将枸杞子、黄芪、党参和麦冬按配比混合,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入原料药12倍重量的水煎煮4h,第二次加入原料药6倍的水煎煮2h,第三次加入原料药6倍的水煎煮2h,分别过滤后,合并三次滤液,再次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加入切块后的阿胶,烊化后,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的清膏,加入蔗糖和防腐剂,煮沸,溶解,搅拌均匀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