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肌肉融合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2296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肌肉融合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肌肉融合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重症患者伤患处的坏死或碎裂骨头需要通过专用的设备注入骨胶,以加速肌肉的愈合和细胞再生和分发。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现有的骨胶注入设备需要人工将药膏灌装在设备里面,再通过设备将药膏注入患者身体里,因此导致装药繁琐。此外,现有的设备打入人体的量最少精确度为0.5CC,因此不能有效地控制药量,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骨胶注入装药繁琐、不能有效地控制药量,浪费严重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医用肌肉融合注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肌肉融合注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注射器及与所述第一注射器配合将药膏注入患者伤患处用的第二注射器,所述第一注射器包括:装有药膏的药筒、第一推杆、底座及旋钮,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活动设于药筒内侧,第一推杆的另一端穿过底座与旋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注射器包括:药管、药管接头、卡座及将药膏射出用的药膏出射组件,所述药管的一端与药管接头螺纹连接,药管的另一端穿过卡座与药膏出射组件相固接,并通过药膏出射组件将由第一注射器注入至药管内的药膏注射至患者体内。

所述药筒为两端敞口的管状结构,其内部空间用于填装药膏,所述药筒包括一体成型的药筒头部、药筒中间段及药筒尾部。

所述药筒头部内侧径向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注射器的药管接头相配合的卡接块,且所述药筒头部的直径小于药筒药筒中间段的直径。

所述底座为截面为U形的块状结构,其上开有供第一推杆及旋钮穿过的通孔,所述底座的内侧还相对设有与药筒尾部相卡接的内沿。

所述药筒的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向外延伸形成的并用于方便使用者握持药筒的凸缘。

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上且位于药筒内侧还设有活塞密封圈,所述活塞密封圈的外径小于药筒的内径。

所述药膏出射组件包括:由左壳体、右壳体、卡座、扳机、复位弹簧、回位销、漏斗外壳、漏斗内衬及第二推杆,其中,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通过螺钉固接形成一壳体,所述扳机由壳体内向外伸出,所述扳机分别与回位销及复位弹簧配合连接,所述卡座设于壳体内底部,所述漏斗内衬设于漏斗外壳内侧,漏斗外壳则卡接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上部内侧的环形凹槽中。

所述药管的一端与药管接头螺纹连接,药管的另一端穿过卡座与漏斗外壳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推杆分别穿过漏斗内衬、漏斗外壳及卡座伸入于药管中,通过按动扳机带动第二推杆将药膏注射于患者体内。

所述第二推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用于控制推药精度的锯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人工提前将药膏装在填料筒里面再通过填料筒填入设备内,这样既减少了2次污染也提高了使用效率,本发明通过对加大设备推药杆的锯齿密度,将精度由现有的0.5CC提高到0.25CC,可让医生更加精准的控制药量和减少浪费。本发明还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实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注射器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注射器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发明不会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医用肌肉融合注射装置包括第一注射器1及第二注射器2,所述第一注射器1用于将导入的药膏(本实施例中采用骨胶),注入至第二注射器的半透明药管中,然后通过第二注射器将药膏注入患者伤患处,以加速患者肌肉的愈合和细胞再生和分发。

如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一注射器1包括:装有药膏的药筒11、第一推杆12、底座13及旋钮14。所述药筒11为两端敞口的管状结构,其内部空间用于填装药膏,所述药筒11包括一体成型的药筒头部111、药筒中间段112及药筒尾部113。所述第一推杆12为杆状结构,其一端连接有活塞密封圈,并穿设于药筒11内侧,第一推杆12的另一端穿过底座13与旋钮14配合连接,第一推杆12可在药筒内且位于药筒头部及药筒尾部之间上下抽插,以抽取及注射药膏。

进一步地,所述药筒头部111内侧径向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注射器的药管接头22相配合的卡接块(图中未示出),且所述药筒头部111的直径小于药筒药筒中间段112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3为截面为U形的块状结构,其上开有供第一推杆12及旋钮14穿过的通孔131,所述底座13的内侧还相对设有与药筒尾部113相卡接的内沿132。

进一步地,所述药筒11的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向外延伸形成的凸缘114,该凸缘用于方便使用者握持药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杆12的端部上且位于药筒11内侧还设有活塞密封圈(图中未示出),所述活塞密封圈的外径小于药筒11的内径,该活塞密封圈在向下运动时可以将药膏挤出,活塞密封向上运动时则可以防止药膏由第一推杆漏出。

如图2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二注射器2包括:药管21、药管接头22、卡座23及将药膏射出用的药膏出射组件24。所述药管21的一端与药管接头22螺纹连接,药管22的另一端穿过卡座23与药膏出射组件24相固接,并通过药膏出射组件24将由第一注射器1注入至药管21内的药膏注射至患者体内。

如图2所示,具体地,所述药膏出射组件24包括:左壳体241、右壳体242、卡座243、扳机244、复位弹簧245、回位销246、漏斗外壳247、漏斗内衬248及第二推杆249。其中,所述左壳体241和右壳体242通过螺钉固接形成一壳体(图中未示出),所述扳机244由壳体内向外伸出,所述扳机244分别与回位销246及复位弹簧245配合连接,所述卡座243设于壳体内底部,所述漏斗内衬248设于漏斗外壳247内侧,漏斗外壳247则卡接在左壳体241和右壳体242上部内侧的环形凹槽250中。

进一步地,所述药管21的一端与药管接头22螺纹连接,药管22的另一端穿过卡座23与漏斗外壳247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杆249分别穿过漏斗内衬248、漏斗外壳247及卡座243伸入于药管21中,通过按动扳机244带动第二推杆249将药膏注射于患者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杆249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用于控制推药精度的锯齿2491,现有的设备打入人体的量最少精确度为0.5CC,本发明对设备推药杆的锯齿密度加大,将精度提高到0.25CC,因此可以让医生更加精准的控制药量和减少浪费。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