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热、平喘、润肺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60218发布日期:2018-06-12 17:37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特别涉及一种祛热、平喘、润肺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目前的肺部疾病的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大,容易伤及其他脏腑,治疗效果不明显,易复发,不能有效的养护肺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祛热、平喘、润肺的中药制剂机制备方法。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祛热、平喘、润肺的中药制剂,由中药膏料、基质和膏面覆盖物三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中药膏料的活性组份为牛舌膏粉90-110g、玄明粉80-110g、桑根皮膏粉30-50g及大蒜油0.3-0.5g。

牛舌膏粉和桑根皮膏粉的制备工艺相同,即:

1、取牛舌、山茶根、桑根皮各1kg,分别用浓度为95%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提取2-3小时,分别获得牛舌提取液、山茶根提取液和桑根皮提取液备用;

2、将上述牛舌提取液、山茶根提取液和桑根皮提取液分别减压蒸馏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下),真空干燥,分别得牛舌膏粉和桑根皮膏粉。干燥机型号:WK-3BC,干燥条件:(45-55℃,40pa)。

所述基质为医学上可接受的基质,基质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丙三醇、卡波树脂、明胶、三乙醇胺、聚丙烯酸钠、尼泊金甲酯、填充剂高岭土或碳酸钙、助剂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单油酸脂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祛热、平喘、润肺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一、中药膏料的制备:

取牛舌膏粉900-1100g、玄明粉800-1100g300-500g、桑根皮膏粉300-500g和大蒜油3-5g混合均匀,制得中药膏料备用;

二、取月桂氮卓酮(Azone,是经皮吸收促进计)加适量丙三醇溶解后加入到中药膏料中,加入量为中药膏料的1-3%,制得中药膏剂备用;

三、基质制备:

1、将卡波树脂35g、羧甲基纤维素钠220g,加入丙三醇180g搅拌(搅拌机型号:WB-4,搅拌条件:500转/分钟)合格后,加入明胶35g搅拌至完全混合得Ⅰ相;

2、加入蒸馏水后采用搅拌器与Ⅰ相混合均匀后加入聚丙烯酸钠10g,搅拌时间10-15分钟,制得Ⅱ相;

3、将三乙醇胺25g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后加入Ⅱ相,反应完全(约20-45分钟)后得Ⅲ相;

4、将尼泊金甲酯5g加入适量丙三醇、蒸馏水完全溶解(溶解条件)后加入Ⅲ相即得本巴布剂专用辅料基质;

四、将准备好的基质水浴升温至70-80℃,搅拌1-2小时。将称量好的中药膏剂缓慢加入到基质中,加入量以重量比计为中药膏料:基质=1:4-5,开搅拌40-5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将混合完的药膏加入成型机料斗(GST-I),下料速率1-2米/分钟,定标尺测量值0.8-1.2mm,成型药贴送入无菌烘晾房,控制温度45-50度,烘晾4-5小时即得。

每批量5kg可出400张6.5cm*9cm药贴,每片药贴含药量约1.5克。

方解:

牛舌苦寒,泄热去实,推陈致新;芒硝咸寒,润燥软坚,通利大便,二药配伍秉《伤寒论》承气汤之意,可荡涤阳明腑实,清除胃肠污垢。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咳不已,往往大肠受之”,“用膏逼之,则在上者自移于下,如陷胸,承气皆可分用”,“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也。”肺系属背,从背部给药,入肺尤速。“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此外,牛舌尚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可改善肺部血液流变性,改善肺循环,可以促进肺部炎性物质的吸收。大蒜油辛香走窜,可通经走络,开窍通骨,拔病外出,是为引药。

功效:清热肃肺,化痰祛瘀。

本发明主治:小儿肺炎。

用法:将巴布贴盖药薄层撕下后,贴在患者水泡音密集处或胸片片影明显处。每日一次,每次10~2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3~5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临床观察40例患儿,对巴布贴有效性及依从性进行评价,总结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入选病例40例,均为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4±0.65岁,其中-3岁18例,-7岁17例,-14岁5例;病程为7-10天。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敷胸巴布剂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院内制剂敷胸散组(对照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制定的标准[2]

1.2.2中医辨证标准 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

1.3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肺炎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6个月-14岁;(3)轻症肺炎,重度肺炎(仅合并低氧血症,尚为累及其他系统);(4)家长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排除标准 (1)极重度肺炎(累及各系统如呼吸衰竭、心肌炎、心力衰竭、先心病、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微循环障碍、DIC等);(2)肺炎并发脓胸、脓气胸、肺大泡、肺脓肿及败血症等;(3)伴有心、肝、肾、内分泌及血液等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4)重症感染病例;(5)对外用药物或大蒜过敏者;

1.5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并辅以相应外治法。治疗组应用本发明敷胸巴布剂外敷;对照组用原敷胸散外敷。

1.5.1基础治疗 根据肺炎患儿不同病原予以抗生素治疗,同时口服院内制剂。支原体肺炎 :静点红霉素注射剂(大连美罗大药厂生产,批号:H21021679,每支30万单位);细菌性肺炎:静点头孢替唑钠注射剂(韩国新丰制药生产,批号:J20050081,每支1.0g);病毒性肺炎:静点穿心莲内酯注射剂(江西青峰药业生产,批号Z20026249,剂量2ml:50mg)。疗程皆为7天。

1.5.2外治法治疗 (1)治疗组应用本发明巴布贴制剂——敷胸巴布贴(天津海奥斯厂家提供)大小为8×10 cm,敷于听诊闻及湿啰音明显处及胸片显示片影处,敷胸时间为 -3岁6-8h;-7岁8-10h;7岁以上10-12h。敷药结束后,轻轻取下敷贴,去掉后局部用温水擦拭,保持皮肤清洁,协助整理衣着用物。7天为1个疗程。(2)对照组应用原敷胸散:由牛舌、玄明粉、大蒜泥按4∶1∶1比例配成,用水调成糊状,将调好的敷胸散均匀地平摊在敷料上(8-10cm),薄厚适中(0.3~0.5cm),患儿取卧位或侧卧位,将听诊闻及湿啰音明显处或胸片显示有片影处暴露在外 ,把调好的敷胸散外敷在病变部位上,敷胸时间: -3岁10min; -7岁15 min;7岁以上20min,每日1次,以皮肤潮红为度;敷药结束后,局部用温水擦拭,保持皮肤清洁,协助整理衣着用物。7天为1疗程。

1.6观察指标

1.6.1临床观察项目(1)主症:咳嗽、痰证、气促等(入组第1天到治疗结束每天定时观察1次);(2)听诊肺部呼吸音:包括湿啰音、痰鸣音、喘鸣音等(入组第1天到治疗结束每天定时观察1次)。

1.6.2皮肤耐受性 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皮肤反应,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程度:正常/微红、潮红、皮疹、红肿、破溃/结痂。

1.6.3 家长满意度 根据制作的家长调查问卷,在治疗结束后请治疗组患儿家长填写,由治疗医生统一收回,对其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1.7 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痊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消失,累计分值下降≥95%;(2)显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及累计分值下降≥70%~95%;(3)有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好转,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及累计分值下降≥30%~70%;(4)无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其他临床症状也多无改善或加重,及累计分值下降不足30%。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1.8.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率的检验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如符合正态性、方差齐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否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皮肤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儿皮肤反应例数(潮红、皮疹、红肿)明显较对照组少,表明本发明敷胸巴布贴剂对皮肤的生物相容性、亲和性、透气性、耐汗性好,不容易导致皮肤过敏。

2.2两组患儿皮肤反应出现时间比较

治疗组潮红2例,分别出现在治疗的第5、6天,皮疹1例出现在治疗的第4天;对照组潮红5例分别出现在治疗的第2、3天,皮疹2例,分别出现在治疗的第2、4天,红肿1例出现在治疗的第4天。可见治疗组患儿皮肤反应较对照组出现时间晚。

1.3家长满意度调查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20份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100%。治疗组患儿家长对应用敷胸巴布剂辅助治疗满意度较高,总体满意度78.5%。

2.3两组患儿疾病总疗效比较

表3结果说明,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表明本发明敷胸巴布贴剂药物释放性能好,总体治疗效果佳。

2.4两组患儿中医四大主症疗效比较

注:aX2=10.107,p=0.006(<0.05);bX2=9.615,p=0.008(<0.05)。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咳嗽、痰壅症状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患儿发热、气促等症状均有改善。

2.5两组患儿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与治疗天数比较

治疗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巴布贴制料,是由中药膏料、基质和膏面覆盖物三部分构成,其中中药膏料由牛舌膏粉90g、玄明粉80g30g、桑根皮膏粉30 g和大蒜油0.3 g混合制备成。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巴布贴制料,是由中药膏料、基质和膏面覆盖物三部分构成,其中中药膏料由牛舌膏粉110g、玄明粉110g50g、桑根皮膏粉50 g和大蒜油0.5 g混合制备成。

实施例三

一种祛热、平喘、润肺的中药制剂,是由中药膏料、基质和膏面覆盖物三部分构成,其中中药膏料由牛舌膏粉100g、玄明粉100g40g、桑根皮膏粉35 g和大蒜油0.4g混合制备成。

实施例四

一种祛热、平喘、润肺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一、中药膏料的制备

取牛舌膏粉900g、玄明粉800g300g、桑根皮膏粉300g和大蒜油3g混合制成中药膏料备用;

二、取月桂氮卓酮加入适量丙三醇溶液溶解后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中药膏料中,加入量为中药膏料的1%(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制得中药膏剂备用;

三、基质制备:

1、将卡波树脂35g、羧甲基纤维素钠220g,加入丙三醇180g搅拌合格后,加入明胶35g搅拌至完全混合得Ⅰ相;

2、加入蒸馏水后采用搅拌器与Ⅰ相混合均匀后加入聚丙烯酸钠10g,搅拌时间10-15分钟,制得Ⅱ相;

3、将三乙醇胺25g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后加入Ⅱ相,反应完全后得Ⅲ相;

4、将尼泊金甲酯5g加入适量丙三醇、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加入Ⅲ相即得本巴布剂专用辅料基质;

四、将准备好的基质水浴升温至70-80℃,搅拌2小时。将称量好的中药膏剂缓慢加入到基质中,加入量以重量比计为中药膏料:基质——1:4-5;搅拌4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将混合完的药膏加入成型机料斗,下料速率1米/分钟,定标尺测量值0.8mm,成型药贴送入无菌烘晾房,控制温度45-50度,烘晾4-5小时即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