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技术服务用释放装置及其释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46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疗器械技术服务用释放装置,包括夹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的右侧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连接杆(2),两组所述连接杆(2)的外壁右侧均套接有橡胶套(3),两组所述橡胶套(3)的右侧设有推送空心管(4),所述推送空心管(4)外壁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通孔设有透盖(5),两组所述透盖(5)的内腔插接有L型导杆(6),顶部所述L型导杆(6)的顶部和底部所述L型导杆(6)的底部均设有展开板(7),所述推送空心管(4)的内腔横向插接有推杆(8),且推杆(8)贯穿于推送空心管(4)的右端,顶部所述连接杆(2)的顶部左侧和底部所述连接杆(2)的底部左侧均设有卡块(9),所述推送空心管(4)表面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固定轴(10),两组所述固定轴(10)的外壁套接有阻尼绕丝(11),两组所述阻尼绕丝(11)均通过安装通孔与连接杆(2)连接,所述推杆(8)的左侧设有挡块(12),所述挡块(12)位于两组连接杆(2)之间,顶部所述L型导杆(6)的底部和底部所述L型导杆(6)的顶部分别与顶部和底部所述连接杆(2)的右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技术服务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由聚乳酸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技术服务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3)通过斜孔与推送空心管(4)一体连接,所述橡胶套(3)的内壁与连接杆(2)的外壁一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技术服务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8)的外壁右侧设有防滑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技术服务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外壁左侧通过螺纹通孔均匀分布有四组T型螺纹杆(101),四组所述T型螺纹杆(101)均贯穿于壳体(100)并延伸到壳体(100)的内腔,四组所述T型螺纹杆(101)延伸到壳体(100)内腔的一端均设有防滑压板(102),所述壳体(100)的内腔右侧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卡钩(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技术服务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包括连接块(104),所述连接块(104)的左侧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弹性夹(105),所述连接块(104)的右侧设有空心圆台(106),所述空心圆台(106)的内腔右侧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凹槽(107)。

7.一种医疗器械技术服务用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医疗器械的释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组装释放装置:通过通孔将插接有L型导杆(6)的透盖对称安装在推送空心管(4)的外壁左侧,通过斜孔在推送空心管(4)的左端面上纵向对称设置两组橡胶套(3),橡胶套(3)的内腔插接有连接杆(2),连接杆(2)通过安装通孔和阻尼绕丝(11)连接,阻尼绕丝(11)套接在固定轴(10)外壁,固定轴(10)贯穿于橡胶套(3)和推送空心管(4)连接,利用连接杆(2)左侧的卡块(9)连接有夹持装置(1),连接杆(2)的右侧与两组L型导杆(6)连接,两组连接杆(2)之间设有挡块(12),挡块(12)的右侧焊接有推杆(8),两组L型导杆(6)的外端螺接有展开板(7);

S2:夹持医疗器械:棒状或棱柱状医疗器械可以通过T型螺纹杆(101)和防滑夹板(102)配合夹持,不规则状医疗器械可以利用两组弹性夹(105)配合夹持;

S3:释放医疗器械:通过推送空心管(4)和连接杆(2)将夹持装置(1)夹持的医疗器械送到待治疗区,如果待治疗区在血管内,通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向压力,使展开板(7)受力向外移动,进而使两组L型导杆(6)相对运动,两组连接杆(2)右侧之间的距离增加,使两组连接杆(2)绕固定轴(10)转动,两组连接杆(2)左侧之间的距离减小,卡块(9)与夹持装置(1)的凹槽(107)或卡钩(103)脱离,释放夹持装置(1);如果待治疗区不在血管内,可以通过向外移动推杆(8),推杆(8)带动挡块(12)向右沿着两组连接杆(2)的斜面移动,两组连接杆(2)右侧之间的距离增加,使两组连接杆(2)绕固定轴(10)转动,两组连接杆(2)左侧之间的距离减小,卡块(9)与夹持装置(1)的凹槽(107)或卡钩(103)脱离,释放夹持装置(1),通过阻尼绕丝(11)防止连接杆(2)随意转动,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夹持装置(1)脱落,最后取出推送空心管(4),完成释放。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