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56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各组份为板蓝根、金银花、山慈菇、五倍子、苦参、荆芥、蒲公英、地丁、赤芍、丹皮、冰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板蓝根15-30份、金银花15-30、山慈菇10-20份、五倍子10-20份、苦参10-20份、荆芥10-20份、蒲公英10-20份、地丁10-20份、赤芍10-20份、丹皮5-15份、冰片5-1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板蓝根15-20份、金银花15-20、山慈菇10-15份、五倍子10-15份、苦参10-15份、荆芥10-15份、蒲公英10-15份、地丁10-15份、赤芍10-15份、丹皮5-10份、冰片5-10份。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还可以加入薄荷和鸭儿芹,所述薄荷和鸭儿芹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比为:薄荷10-12份,鸭儿芹8-10份。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粉剂、膏剂。

6.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粉剂时,包括:

第一步,将金银花、山慈菇、五倍子按比例混合,用相当于混合物质量3-4倍的醇浓度为60-7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并粉碎成粉末,随后用正丙醇提纯2-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正丙醇并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4-1.27的膏体,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荆芥、蒲公英、地丁、赤芍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提取3-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并进行干燥、粉碎成粉末,将粉碎后的粉末加入相对于其质量为3-5倍量的水溶解,静止2-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24-1.27的膏体并干燥,粉碎成粉末;

第三步,将余下组份研成粉末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2次,每次1-2小时,分别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膏体并干燥,粉碎成粉末,所加入的水的质量为第三步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

第四步,将上述粉末混合,随后将其溶于质量为混合物2-4倍的水,搅拌下加入相对于粉末质量5%-15%的氢氧化钠助溶,过滤,加浓度为1mol/L的盐酸调节pH值为5-6,过滤,沉淀备用,滤液通过聚酰胺柱,先用水洗去杂质,随后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沉淀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提取2次,过滤,滤液与上述洗脱液合并,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膏体并喷雾干燥成粉末,灭菌,即得到需要的粉剂。

7.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膏剂时,包括:

第一步,将金银花、山慈菇、五倍子按比例混合,用相当于混合物质量3-4倍的醇浓度为60-7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并粉碎成粉末,随后用正丙醇提纯2-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正丙醇并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4-1.27的膏体,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荆芥、蒲公英、地丁、赤芍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提取3-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并进行干燥、粉碎成粉末,将粉碎后的粉末加入相对于其质量为3-5倍量的水溶解,静止2-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24-1.27的膏体并干燥,粉碎成粉末;

第三步,将余下组份研成粉末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2次,每次1-2小时,分别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膏体并干燥,粉碎成粉末,所加入的水的质量为第三步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

第四步,将上述粉末混合,随后将其溶于质量为混合物2-4倍的水,搅拌下加入相对于粉末质量5%-15%的氢氧化钠助溶,过滤,加浓度为1mol/L的盐酸调节pH值为5-6,过滤,沉淀备用,滤液通过聚酰胺柱,先用水洗去杂质,随后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沉淀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提取2次,过滤,滤液与上述洗脱液合并,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膏体,灭菌,即得到需要的膏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