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396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的发明。



背景技术: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脑动脉硬化症是在全身动脉硬化的基础上,使脑动脉弥漫性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小血管闭塞,脑实质的供血量减少,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引起一系列神经与精神症状。它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土要发病基础。目前认为,脑动脉硬化与血清中胆固醉的增多有关,特别是与β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有关。国内流行病学研究报告证实,近10年来,脑血管疾病己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三种疾病(冠心病、肿瘤、脑卒中)之一,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在我国部分地区(如北京市等)脑血管疾病己列为三种疾病之首。脑动脉硬化症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总的预后是比较差。中西药结合治疗,以及体育锻炼,康复保健等治疗能减慢病程进展速度,使患者稳定于轻至中度的症状。有的患者经过数月或数年的时间也只有部分恢复,而绝大多数患者呈进行性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经临床观察,近半数以上的患者到晚期并发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或脑出血,造成永久性病残,甚至危及生命。如何预防此病的发生,如何缓解或终止病程的发展,提高治疗效果等都是医疗卫生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动脉硬化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有以下重量份:

益母草180-250份

红花180-250份

墨旱莲90-150份

丹参90-150份

淫羊藿90-150份

川牛膝90-150份

红藤60-120份制成。

上述各组份的优选重量份为:

益母草180份

红花180份

墨旱莲90份

丹参90份

淫羊藿90份

川牛膝90份

红藤60份。

本发明药物具有滋阴补肾,舒肝通脉的功能。能治疗中老年人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失眠、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症。本发明所述复方中药制剂,经多次组方实验,符合中药组方配伍规律,复方制剂中各药物相辅相成,能全方产生作用,对脑动脉硬化症及其所引起的脑血不足、脑梗塞、脑力衰退、老年痴呆症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又无明显毒副作用。全方主次分明,配合得当,能改变眩晕、头痛、记忆障碍及睡眠障碍等临床症状。经临床试验证明疗效较好,总有效率93.0%,其中:显效38.0%,有效,55.0%,尤其对以气阴不足型疗效最好,显效率和有效率都达到了5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发明的内容作出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有以下重量份:

益母草180份

红花180份

墨旱莲90份

丹参90份

淫羊藿90份

川牛膝90份

红藤60份制成。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有以下重量份:

益母草250份

红花250份

墨旱莲150份

丹参150份

淫羊藿150份

川牛膝150份

红藤120份制成。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有以下重量份:

益母草180份

红花180份

墨旱莲90份

丹参90份

淫羊藿90份

川牛膝90份

红藤60份制成。

临床实验结果证实:

患者情况:10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症状为头痛头昏、眩晕耳鸣、失眠健忘、纳呆、多梦、口干目涩、神疲乏力、手足麻木等,舌质大多红、舌苔薄白、脉沉细.其中肝火上亢型27例;痰疾互阻型17例;气阴不足型30;肝肾精亏型26例。

治疗方案;每个患者每天给本发明胶囊剂6粒.分三次口服,14-1.5天为一疗程。服药前、服药途中和服药结束,由专人接诊、检查和随访指导,并将病情记入观察表,疗程结束作出疗效评价。

治疗结果:1、疗效标准:显效-,一大部分症状消失;有效一一各种症状有好转,无效一一症状无改善,

治疗2周后疗效结果如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防治脑动脉硬化症的针对性强,见效快,疗效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