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病毒性食管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124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食管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病毒性食管炎致病微生物是疱疹病毒,主要症状系胸骨后异物感或胸骨后疼,吞咽疼和吞咽困难,偶有食管出血。轻微感染多无症状。内镜检可见食管远端有小疱、大小不一的钻孔样溃疡,基底有明显充血、水肿,黏膜变脆,触之易出血。溃疡处活检示急性或慢性炎症,可见巨细胞核内包涵体及早期活检组织进行病毒培养为阳性。3~4周后疱疹病毒补体结合试验1:64为阳性。食管双重对比钡透可见散在、多个浅表溃疡。

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都是具有高度活性的广谱抗病毒药物,能抑制疱疹病毒多聚酶,对HSV食管炎均有明显疗效。大多可在1周内收效,但大的溃疡的愈合及被覆上皮的修复则需要较长时间。疗程一般2~3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病毒性食管炎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病毒性食管炎的中药,是由中草药青竹标、秋海棠根、水晶花、麻花、树葱、桑蠹虫、龙葵根、蟹壳、女娄菜、迎春花叶、红鸡踢香、铁篱巴果、多刺绿绒蒿、绣球防风、铁藤根、水伤药、小叶石楠、大对经草、虎掌草组成。

单剂药量为青竹标10 g、秋海棠根15 g、水晶花5 g、麻花5 g、树葱15 g、桑蠹虫5 g、龙葵根15 g、蟹壳15 g、女娄菜10 g、迎春花叶10 g、红鸡踢香8 g、铁篱巴果15 g、多刺绿绒蒿8 g、绣球防风8 g、铁藤根15 g、水伤药5 g、小叶石楠10 g、大对经草8 g、虎掌草8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青竹标:去瘀镇痛、润肺止咳,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麻木、支气管炎、百日咳;秋海棠根:活血化瘀、止血、清热,主治跌打损伤、吐血、咯血、痢疾、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淋浊、喉痛;水晶花:驱风理气、活血散瘀,主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胃痛、咳嗽、干血痨、跌打损伤、疮疖肿毒;麻花:祛风、活血,主治风病肢体麻木、遍身苦痒、妇女经闭;树葱: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痈疮疖肿、汤火伤;桑蠹虫:活血、祛瘀、通经,主治劳伤瘀血、血滞经闭、腰脊疼痛、崩漏、带下;龙葵根:治痢疾、淋浊、白带、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蟹壳:破瘀消积,主治瘀血积滞、胁痛、腹痛、乳痈、冻疮;女娄菜:活血调经、健脾行水,主治月经不调、乳少、小儿疳积、虚浮;迎春花叶:治肿毒恶疮、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红鸡踢香:驳骨散积、消肿止痛,主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铁篱巴果:去瘀生新,主治吐血、疗痔疮;多刺绿绒蒿:活血化瘀、镇痛,主治跌打损伤;绣球防风:破血通经、明目退翳、解毒消肿,主治妇女血瘀经闭、小儿雀目、青盲翳障、痈疽肿毒;铁藤根:祛瘀活血、除风湿,主治内脏出血、风湿、跌打;水伤药:行气破血、消肿、解毒,主治经闭、劳伤、疔疮;小叶石楠:行血活血、止痛,主治牙痛、黄疸、乳痈;大对经草:活血调经、止血止痛、利水消肿、除风湿,主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出血、小便不利、蛇咬伤;虎掌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主治喉蛾、痄腮、瘰疬结核、痈疽肿毒、疟疾、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草药配比:青竹标10 g、秋海棠根15 g、水晶花5 g、麻花5 g、树葱15 g、桑蠹虫5 g、龙葵根15 g、蟹壳15 g、女娄菜10 g、迎春花叶10 g、红鸡踢香8 g、铁篱巴果15 g、多刺绿绒蒿8 g、绣球防风8 g、铁藤根15 g、水伤药5 g、小叶石楠10 g、大对经草8 g、虎掌草8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