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专用的呼吸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29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面罩,具体为一种儿童专用的呼吸面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健康也越来越看重,现在的孩子经常会因为生病而要去医院,呼吸面罩是医院经常会用到的医疗器械,呼吸面罩,又称为复苏面罩或者麻醉面罩。呼吸面罩适用于鼻子或嘴上,连接CPAP或双水平呼吸治疗以使用,目前市场上呼吸面罩大都为成人用,极少数的呼吸面罩适合儿童使用,往往这类呼吸面罩遮挡面积过大,遮挡了儿童的视野,极大的提高了儿童在于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并且与人体面部皮肤紧密接触,呼吸面罩使用的材质十分粗糙,这对于儿童来说十分难受,不利于儿童患者的病情恢复。单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儿童专用的呼吸面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童专用的呼吸面罩,通过采用极简的两点式头带,且提供了全方位的视野空间,解决了现有的呼吸面罩材质粗糙、遮挡面积过大和过于笨重导致儿童面部不舒服的问题 。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童专用的呼吸面罩,包括头带、卡槽、左头带、搭扣、后束带、后束带卡扣、右头带、面罩护垫、螺纹口、万向轴环圈、通气孔、弯头、软管和万向轴,所述头带包括左头带和右头带,所述左头带一端设置有搭扣,所述左头带通过所述搭扣与所述右头带固定连接,所述左头带和所述右头带上都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后束带卡扣固定连接,所述头带通过所述后束带卡扣与后束带连接,所述左头带与所述右头带的一端端部与面罩护垫固定连接,所述面罩护垫一端设置有螺纹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罩护垫通过所述螺纹口与万向轴环圈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轴环圈一端与弯头连接,且所述弯头上设置有通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弯头一端与软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管尾端设置有万向轴。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极简的两点式头带,极大的减小了儿童面部与面罩的接触,降低了儿童使用时的不适与抵触感,并且提供了全方位的视野空间,降低了儿童的恐惧感,质量轻便,头带与后束带十分柔软,使得儿童患者得面部自在舒适,提供360°无阻力旋转,有效防止管路拖拽,保证了舒适性,柔软边缘设计,温和贴服面部,减少压痕与不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头带;2、卡槽;3、左头带;4、搭扣;5、后束带;6、后束带卡扣;7、右头带;8、面罩护垫;9、螺纹口;10、万向轴环圈;11、通气孔;12、弯头;13、软管;14、万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童专用的呼吸面罩,包括头带1、卡槽2、左头带3、搭扣4、后束带5、后束带卡扣6、右头带7、面罩护垫8、螺纹口9、万向轴环圈10、通气孔11、弯头12、软管13和万向轴14,头带1包括左头带3和右头带7,左头带3一端设置有搭扣4,左头带3通过搭扣4与右头带7固定连接,左头带3和右头带7上都设有卡槽2,卡槽2与后束带卡扣6固定连接,头带1通过后束带卡扣6与后束带5连接,左头带3与右头带7的一端端部与面罩护垫8固定连接,面罩护垫8一端设置有螺纹口9。

面罩护垫8通过螺纹口9与万向轴环圈10固定连接,使得面罩护垫8与通气软管连接更加紧密。

万向轴环圈10一端与弯头12连接,且弯头12上设置有通气孔11,弯头12使面罩护垫8与软管13之间的连接更加平滑。

弯头12一端与软管13固定连接,且软管13可以任意调整角,在使用根据实际情况有利于对气瓶进行移动。

软管13尾端设置有万向轴14,万向轴14有利于呼吸面罩与气瓶的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时,先将后束带两端的后束带卡扣与头带上的卡槽连接上,将头带的两端安装进面罩内,通过螺纹口使得面罩与软管连接,将头带带上,调节后束带来将头带固定在头上,一切准备好后,软管与气瓶连接,打开气瓶即可实现对患者的治疗。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极简的两点式头带,极大的减小了儿童面部与面罩的接触,降低了儿童使用时的不适与抵触感,并且提供了全方位的视野空间,降低了儿童的恐惧感,质量轻便,头带与后束带十分柔软,使得儿童患者得面部自在舒适,提供360°无阻力旋转,有效防止管路拖拽,保证了舒适性,柔软边缘设计,温和贴服面部,减少压痕与不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