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硬化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953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目前常用治疗方式有八类:①支持治疗;②肝炎活动期治疗;③口服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④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静脉输注血浆或白蛋白;⑤腹腔积液浓缩回输 用于治疗难治性腹腔积液,或伴有低血容量状态、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和肝肾综合征病人,以及各种原因所致大量腹腔积液急需缓解症状病人;⑥腹腔-颈静脉引流术;⑦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⑧肝脏移植手术。

由此可见,常用方法中并没有中药疗法,实际上目前也没有行之有效的中药方剂,无法通过调理和对症治疗、固本培元,无法去除肝硬化的病灶,因此,亟需一种行之有效、固本培元的治疗肝硬化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行气活血,软肝化淤、散热理气、固本培元功效的治疗肝硬化的中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药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见风青60份-70份、蛹虫草90份-100份、水蛭20份-25份、蜈蚣4份-6份、射干3份-5份、柴胡50份-60份、甘草10份-15份;其制备方法为:分别将上诉中药打研成粉末,搅拌均匀,密封保藏。

为了便于施药,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在上述原料中还可以添加五味子16份-24份, 芦荟16份-24份, 黄连5份-8份。

本药物的使用方法为:一日二次,一次2g,用温热红糖水送服。

上述技术方案中:

见风青,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消肿止痛,是本中药的主药。

蛹虫草,含有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和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份;同时具有扶正益气、改善呼吸系统、调节体内血脂、补肺益肾、提高免疫力、健脾安神的功效,有固本培元之用,同时促进主药发挥其作用,是本中药的辅药(佐药)。

水蛭,用于症瘕腹痛、蓄血、损伤瘀血作痛、痈肿丹毒等症,具有活血通络之功效,是本药的一味臣药。

蜈蚣,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药性猛烈,是其它药物的推动物,是一味药引。

射干,用于腹部积水,皮肤发黑,乳痈初起,是一味臣药。

柴胡,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是一味臣药。

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还用于中和蜈蚣猛烈的药性,防止冲煞,是一味辅药。

本发明药物不仅可对症治疗肝硬化,而且还能行气活血,软肝化淤、散热理气、固本培元,防止复发,疗效好、见效快。

本药物的使用方法为:一日二次,一次2g,用温热红糖水送服;疗效:15天一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内即见效,4-5个疗程可治愈。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见风青60克、蛹虫草100克、水蛭20克、蜈蚣6克、射干3克、柴胡60克、甘草10克,混匀后打研成粉末,搅拌均匀,密封保藏,得本发明药物。

实施例2,取见风青70克、蛹虫草90克、水蛭25克、蜈蚣4克、射干5克、柴胡50克、甘草15克,混匀后打研成粉末,搅拌均匀,密封保藏,得本发明药物。

实施例3,取见风青65克、蛹虫草95克、水蛭22克、蜈蚣5克、射干4克、柴胡55克、甘草12克、五味子16克、芦荟24克、黄连5克,混匀后打研成粉末,搅拌均匀,密封保藏,得本发明药物。

实施例4,取见风青65克、蛹虫草95克、水蛭22克、蜈蚣5克、射干4克、柴胡55克、甘草12克、五味子24克、芦荟16克、黄连8克,混匀后打研成粉末,搅拌均匀,密封保藏,得本发明药物。

实施例5,取见风青65克、蛹虫草95克、水蛭22克、蜈蚣5克、射干4克、柴胡55克、甘草12克、五味子20克、芦荟20克、黄连6克,混匀后打研成粉末,搅拌均匀,密封保藏,得本发明药物。

五组实施例的试验效果如下:随机选取15名肝硬化患者,按如下用法:一日二次,一次2g,用温热红糖水送服;疗效:15天一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内即见效,4-5个疗程可治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