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结构退化,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易引起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成为发生在我国老年人群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中表明,该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递增汪J,80岁以上高龄人群尤其严重,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等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更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症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的全身性骨骼代谢疾病。一般老年骨质疏松症多为原发性,是骨质吸收增多导致的,发病的患者骨量减少,骨骼微结构退化,脆性增加,会导致患者发生腰背疼痛,身高缩短等,极易引起骨折,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病因是缺钙,人体对维生素D及钙元素的吸收不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一般有疼痛、呼吸系统障碍、骨折、身长缩短等。其中疼痛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以腰背疼痛为主。常规西医药物治疗中,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抑制剂和骨矿化作用药物油J。双磷酸盐是一种运用较广泛的药物,其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达到抑制骨吸收的目的,降钙素通过与破骨细胞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细胞数量,阻碍其生长成熟,达到抑制骨吸收的目的。于此同时,降钙素还能够作用于神经中枢特异受体,镇痛作用明显。研究发现,西医药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危险,但不能够杜绝骨折的发生或者使患者痊愈。为了更好的治疗骨质疏松患者,联合治疗或者序贯治疗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防治是大势所趋。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骨痹”的范畴,病因是由各种原因引发的肾虚。《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明确提出五脏所主,其中肾主骨,肝主筋归J。骨骼的生长发育与肾息息相关,肾精气不足,则髓空骨软;肝藏血,充足的肝血才能使筋得到充分的滋养。多数患者时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未得到良好的治疗,且年老体衰弓I起。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为肝肾的调理。基本原则是补肾养肝、活血化瘀。
栀子苷(Gardenoside):CAS号24512-62-7,分子式C17H24O11,分子量404.37。【生物活性】泻下作用、利胆作用。【成分来源】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Syn.Gardenia florida)。
小花鸢尾根: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小花鸢尾Iris speculatrix Hance的根茎及根。9-11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镇痛;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疯狗咬伤;蛇伤。【原植物形态】 小花鸢尾 多年生草本,高30-40cm。植株基部围有棕褐色的老叶鞘纤维及被针形的鞘状叶。根茎横生,较粗壮,环节显着。基生叶剑形或条形,长10-40cm,宽3-8m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全缘;茎生叶3-4片,较基生叶短。花茎扁平,有苞片2,披针形;内含l-2花;花梗长3-5.5cm,花谢后弯曲;花蓝紫色或淡蓝色,直径5-6cm,外轮裂片匙形,有深紫色的环形斑块,中脉密具橙黄色须状附属物,内轮裂片披针形,倾斜;雄蕊3,花药白色;子房下位,3室,花柱分枝扁平,3分枝,花瓣状,先端2裂,边缘有齿。蒴果椭圆形,长5-5,5cm,直径l-1.5cm,先端有细长而尖的喙,熟时纵裂为3瓣。种子梨形,棕褐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镰叶瘤足蕨:为瘤足蕨科瘤足蕨属植物镰叶瘤足蕨Plagiogyria rankanensis Hayata[P.distinctissima Ching;P.adnata Bedd.]的全草或根茎。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辛;凉。【归经】入膀胱、肺、肝三经。【功能主治】发表清热;祛风止痒;透疹。主流行性感冒;麻疹;皮肤瘙痒;血崩;扭伤。【原植物形态】 植株高30-45cm。具直立或斜升的根茎。叶簇生,二型;营养叶柄长14-18cm,基部三棱形,有1-2对气囊体,向上略呈三棱形或半圆形;叶片狭长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7-25cm,基部宽8-11cm,一回羽状分裂;羽片纸质,15-20对,互生,长4-6cm,宽8-13mm,上下面均为绿色,渐尖头,向上微弯呈镰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上侧沿叶轴上延,下侧圆形,边缘近全缘或有齿;叶脉羽状,侧脉单一或二叉状。孢子叶叶柄长30-40cm;叶片一回羽状,长14-22cm,宽4-6cm;羽片15-25对,极度收缩呈线形,长5-7cm,宽2-3mm;侧脉通常二叉,伸至叶边1/2处。孢子囊生于小脉顶部,成熟时布满羽片下面。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1个原料药化学结构:
栀子苷(Gardenoside)。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制成该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栀子苷7-10重量份 小花鸢尾根3084-3100重量份 镰叶瘤足蕨2100-2200重量份。
优选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栀子苷8重量份 小花鸢尾根3090重量份 镰叶瘤足蕨2150重量份。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或滴丸。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与化学药或中药组成的治疗骨质疏松药物。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栀子苷7-10重量份 小花鸢尾根3084-3100重量份 镰叶瘤足蕨2100-2200重量份;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栀子苷、小花鸢尾根、镰叶瘤足蕨,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2%乙醇作为溶剂,在33.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8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3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60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8,滤过,药液通过LD605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18%乙醇溶液洗脱LD605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1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3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59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3,滤过,药液通过HP1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溶液洗脱HP1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优选的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栀子苷8重量份 小花鸢尾根3090重量份 镰叶瘤足蕨2150重量份;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栀子苷、小花鸢尾根、镰叶瘤足蕨,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2%乙醇作为溶剂,在33.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8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3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60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8,滤过,药液通过LD605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18%乙醇溶液洗脱LD605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1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3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59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3,滤过,药液通过HP1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溶液洗脱HP1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或滴丸。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与化学药或中药组成治疗骨质疏松药物。
药物组合物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栀子苷8g 小花鸢尾根3090g 镰叶瘤足蕨2150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栀子苷、小花鸢尾根、镰叶瘤足蕨,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2%乙醇作为溶剂,在33.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8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3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60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8,滤过,药液通过LD605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18%乙醇溶液洗脱LD605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1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3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59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3,滤过,药液通过HP1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溶液洗脱HP1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2: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栀子苷7g 小花鸢尾根3100g 镰叶瘤足蕨2100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栀子苷、小花鸢尾根、镰叶瘤足蕨,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2%乙醇作为溶剂,在33.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8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3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60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8,滤过,药液通过LD605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18%乙醇溶液洗脱LD605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1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3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59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3,滤过,药液通过HP1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溶液洗脱HP1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3: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栀子苷10g 小花鸢尾根3084g 镰叶瘤足蕨2200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栀子苷、小花鸢尾根、镰叶瘤足蕨,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2%乙醇作为溶剂,在33.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8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3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60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8,滤过,药液通过LD605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18%乙醇溶液洗脱LD605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1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4%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3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59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3,滤过,药液通过HP1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溶液洗脱HP1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4:片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246g,加入淀粉230,混匀,制粒,干燥,加微晶纤维素103g,硬脂酸镁5g,混匀,压制成1600片, 即得药物组合物片剂。
实施例5:胶囊的制备
取实施例2药物组合物223g,加入淀粉410g,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胶囊1700粒,即得药物组合物胶囊。
实施例6:滴丸的制备
称取聚乙二醇 6000 220g水浴(80℃)加热煮熔,加入实施例3药物组合物13g,充分搅拌均匀,以液体石蜡为冷却剂,置玻璃管(4*80cm)中,冷却温度为6℃,滴口内外径为7.0/2.0(mm/mm),滴口距液面为2.7cm,滴速以每分52滴为最佳条件,用棉布吸干滴丸表面的冷凝剂,即得药物组合物滴丸。
实验例1:治疗骨质疏松的试验研究
1.材料
6个月龄雌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20~260 g,购自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生产许可证号:SCXK(滇)2005-0008]。药物组合物为自制,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批号20170911。阿仑膦酸钠片由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为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购自美国Lunar公司。DM4000B型莱卡高级显微摄影系统为德国LEICA产品。HPIAS一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由同济大学千屏影像工程公司提供。
2.地塞米松诱发大鼠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模型
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剂量为1mg/kg,3次/周,共10周,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的维持: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大鼠继续递减给予地塞米松,1mg/kg,2次/周,共6周,以后1次/周至实验结束。对照组于相应时间点注射生理盐水。
3.大鼠分组
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10周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分为以下组别,10只/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5、10、20 mg/kg药物组合物组和2 mg/kg阿仑膦酸钠片阳性对照组。
4.给药途径与方法
药物组合物和阿仑膦酸钠均悬浮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中。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按1ml/100 g体质量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1次/天,连续90 d。药物组合物药液、阿仑膦酸钠药液均以1 ml/100 g体质量灌胃给药,1次/日,连续90 d。每周称体质量1次,根据体质量调整灌胃量。
5.取材
末次给药后2 h,摘取两侧股骨和第二、三腰椎(L2~L3)。将左侧股骨和L2用浸有磷酸盐缓冲液(PBS)的纱布包裹后,4℃低温保存,用于检测骨密度。右侧股骨和IJ3置10%中性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以备骨组织病理学与形态计量学的检测。
6.股骨和腰椎骨矿物质密度(BMD)检测
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分别测量大鼠左侧股骨和L2的BMD。
7.股骨和腰椎骨形态计量学检测
分离右侧股骨及L3,置于5%硝酸脱钙液中,脱钙5 d。股骨脱钙后沿股骨头中央切开,取股骨头1块;L3脱钙后从椎体中部切出腰椎1块。所有骨组织经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包埋。用Leica RM 2145半自动组织切片机进行组织切片,切片厚3~4斗m。苏木素一伊红(HE)染液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细胞成分、染色特征以及有无病理变化并进行记录。于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上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1)骨小梁计数;(2)骨小梁表面积百分率(%):以视野中骨小梁面积占视野面积的百分比表示;(3)平均骨小梁宽度:每个视野测10个宽度,求平均值(斗m);(4)平均骨小梁间距:每个视野测10个宽度,求平均值(恤m);(5)骨小梁节点数:即单位视野中骨小梁交汇点的数目;(6)骨小梁游离末端数:即单位视野中骨小梁断端的数目。
8.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LSD方法。
结果
1.对BMD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及椎骨的BMD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10、20 mg/kg药物组合物和2 mg/kg阿仑膦酸钠均明显升高股骨及椎骨BMD(P<0.05,P<0.01);5 mg/kg药物组合物对股骨及椎骨BMD均无明显影响(P>0.05)。与阿仑膦酸钠组比较,10 mg/kg药物组合物升高股骨及椎骨BMD的作用较弱(P<0.05),20 mg/kg的药物组合物对股骨和椎骨的BMD作用与阿仑膦酸钠相当。
2.对股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股骨的骨小梁计数、骨小梁宽度、骨小梁节点数和骨小梁表面积百分率显著降低,同时骨小梁分离度和骨小梁游离末端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仑膦酸钠片组骨小梁计数增多,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表面积百分率显著增加,骨小梁间隙距离及小梁游离末端数减少,骨小梁节点数增加。5 mg/kg药物组合物可增加骨小梁表面积百分率、骨小梁间距和骨小梁节点数(P<0.05),对骨小梁计数、宽度及游离末端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10、20 mg/kg药物组合物均明显增加骨小梁计数、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表面积百分率,增多小梁节点数、减少骨小梁间隙距离和小梁游离末端数(P<0.05);药物组合物呈剂量相关性改善股骨形态计量学参数。20 mg/kg药物组合物对骨小梁宽度、骨小梁节点数及骨小梁游离末端数的作用弱于2 mg/kg的阿仑膦酸钠(P<0.05)。
3.对椎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与地塞米松模型组比较,5 mg/kg药物组合物上述对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10、20 mg/kg药物组合物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椎骨的骨小梁计数、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表面积百分率,增多小梁节点数、缩小骨小梁间隙距离并减少小梁游离末端数(P<0.05)。阿仑膦酸钠片组椎骨的骨小梁计数、骨小梁宽度显著增加,骨小梁表面积百分率明显增大,骨小梁节点数增加,小梁间距和骨小梁游离末端数均减少(P<0.05)。10 mg/kg药物组合物对骨小梁表面积百分率及小梁节点数的作用弱于2 mg/kg的阿仑膦酸钠(P<0.05)。